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辉 《产权导刊》2011,(5):40-41
会员制是指市场上的买卖双方不直接进行买卖,而是通过专业会员进场交易的一种制度安排。 北交所作为国务院国资委选定的中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首批试点产权交易机构,为了完善市场功能,规范国有产权转让行为,促进北京产权市场健康发展,自2004年6月起就开始实行会员代理交易制。  相似文献   

2.
所谓管理层收购(MBO),是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本公司的一种行为,通过收购使企业的经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近年来,在国有产权转让浪潮中,MBO突然在全国风生水起,主要缘于两大背景:一是民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创业者及其团队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加深和产权逐步明晰,要摘掉“红帽子”,实现企业所有者真正的回归;二是一些国有企业经营者在企业长期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地方政府为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周刊》2005,(16):20-23
4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首次明确提出四类企业国有产权不得向管理层转让,首次为中小型国有企业MBO制定了明确规定。这个规定的出台能解决争论已久的产权问题吗?产权不向管理转让是否就能有效避免国资流失,而管理的激励机制又如何体现?  相似文献   

4.
方翔 《产权导刊》2010,(8):49-51
《企业国有资产法》和国务院国资委第3号令、财政部第54号令的颁布实施,使我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逐步健全,国有产权交易行为逐步规范。但在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活动中仍存在许多不规范、不合法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卢栎仁 《产权导刊》2011,(12):71-74
50、产权交易凭证有什么作用?交易凭证必须载明哪些主要内容? (1)《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产权交易机构要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全过程进行审核,符合规定条件的,在产权转让与受让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产权转让合同并办理价款结算后,向交易双方出具产权交易凭证。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2005年4月14日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尽管在这部行政规章中,被社会高度关注的MBO这个敏感字眼,已被”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的提法所取而代之。但作为国务院国资委2005年出台的第一部行政规章,明确大型国企产权暂不向管理层转让;同时,明确中小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国有产权可以向管理层转让,但必须符合规定条件。业内人士称,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出台规范中小型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MBO)行政规章,意味着一系列监管国企管理层收购举措的开始。  相似文献   

7.
切实维护交易双方的合法利益,实际上也是产权交易听期望得到社会认同的“底线”公开发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是进场交易的起点,也是规范交易的基础。近日,笔者查询各地产权交易所网站,对有些企业国有产权转让项目的出让条件颇感不解。如“资产评估基准日到产权转让完成日,标的企业的经营性盈亏由受让方享有或承担”。意外发现这一  相似文献   

8.
李路 《珠江经济》2004,(4):82-85
“国有企业产权转让并不是所谓最后的免费午餐,而是规范运作的开始”。在谈到自2004年2月1日正式实施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时,产权专家黄少安教授说。该办法对国有产权转让行为的决策、批准及交易的操  相似文献   

9.
1988年5月武汉市体改委批复同意成立“武汉市企业兼并市场事务所”,全国第一家产权交易机构诞生,以此为标志,我国产权市场已经走过28年的不平凡历程。在发展中,得到过三次“福音”。第一次是2003年12月31日发布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规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进行”。进场交易,为国有产权规范转让提供了保障,为通过产权市场发现合格投资者、发现价格提供了前提。执行数年后,从全国来讲,基本解决了场外交易大问题,并由此带动了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进入产权市场交易(财政部令第54号,2009年),带动了人民法院委托评估、拍卖涉诉资产活动进入产权市场办理(法释〔2011〕21号、法〔2012〕30号),带动了中央文化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进入产权市场交易(中宣发〔2011〕49号、财文资〔2013〕5号),以及其他许多权益类产权的进场交易。第二次是2009年5月1日企业国有资产法的施行,确立了“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的法律地位,第三次就是中发〔2015〕22号文件的出台。  相似文献   

10.
沈立群 《上海国资》2009,(10):75-75
企业产权转让进场交易,产权交易市场的收费现状是.交易机构要收取交易手续费;交易实行委托代理制的,出让方、受让方还需分别向交易所经纪会员支付中介服务费。因而,产权交易市场的收费是什么性质?收费应当如何管理?此类问题始终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属企业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转让,以前主要参照3号令的规定执行,因此有些企业以法规规定不明确为借口不愿意进场公开交易。为加强和规范省属企业资产转让行为,确保国有资产在转让中保值增值,湖南省国资委于2012年7月下发了《关于加强省属企业实物和无形资产转让管理工作的通知》(湘国资产权[2012]159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规定省属企业实物和无形资产转让必须进场交易,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国资委严把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关口,加大产权转让进场交易管理,进一步完善产权管理制度,促进产权市场规范发展。2008年6月下旬,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在山东省国资委的指导下,根据制定的《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增资挂牌交易业务流程》,圆满完成潍坊亚星集团增资扩股项目,取得了国有增量产权进场交易方面的突破,为全国产权市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我国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程序,是对拟转让的产权必须进行资产评估,并且一般都把评估值视为交易底价.但真正的市场化交易,评估值不能等同于交易底价,而只是交易定价谈判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铮 《产权导刊》2012,(2):55-56
正根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转让万应当通过相关媒体公开披露有关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广泛征集受让方。而为了规范交易流程,防范交易风险,在项目正式挂牌前,产权交易机构应当对包括产权转  相似文献   

15.
规范企业国有产权流转是国资委成立之初就重点开展的工作,2003年发布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以下简称"3号令"),确立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进入产权市场的制度,开启了企业国有产权流转市场化的序幕。2003年至2012年,仅中央企业就通过京、津、沪、渝4家中央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试点机构完成产权转让9000余宗,转让金额超过4000亿元,进场交易在促进国有产权有序流转、调整结构、优化配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探索公有产权有效流转模式的重要尝试,实现了企  相似文献   

16.
袁永明 《产权导刊》2005,(11):46-47
随着<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规章的颁布实施,对国有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程序的规范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各级国资委监管的重点,程序规范问题正在得到很好的解决,但由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以企业评估值为基础确定转让价格,在目前国有产权转让市场交易相对不活跃的情况下,对国有产权的评估作价就成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保值增值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4月14日,国资委和财政部公布的《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可谓是决定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命运的风向标。这项首开记录,直言国有企业产权向管理层转让的规定,被业界普遍认为是十四万七千家中小国有企业MBO(管理层收购)的尚方宝剑。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我们习惯使用"企业改制"这一笼统的概念,而不使用"出售、转让、交易"这种市场术语?明明是将国有企业的产权卖给了管理层、内部员工或者社会投资者,改换了企业的出资人,也就是实现了企业产权的转让和交易,却忌讳说出售、转让、交易国有资产、国有产权,而称之为企业改制.原因就是企业改制的操作路径没有采用市场化模式.  相似文献   

19.
读了李保民博士《统一市场规范运作 阳光交易 健康发展一一在北方共同市场研讨会上的讲话》,又让我们感受到了战斗在一线的产权理论专家报国忧民的炽热情怀。李保民在讲话中指出:毫无疑问,经济发展和改革的中心环节一一企业改革,正处在一个关口和关键时期。突出地表现在产权置换和人员安置上,人员安置的前提是产权置换,产权置换的目的是安置人员。因此,改到深处是产权,产权制度改革离不开产权交易市场。他指出,国有产权交易转让,会涉及到企业的资产、债权债务、职工安置、企业后续发展、价格确定,特别是土地处理、金融债权安全、税务等多方面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如国资管理、土地管理、劳动保障、工商税务等,以及银行保险、中介机构协调配合,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不行,都会影响到规范操作和交易成功。因此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也要尽快出台。他呼吁建立开放、规范、公开、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在最大范围内促进各类产权的顺畅流转和优化重组,实现生产要素、经济资源的合理价值,促进产权、产业、所有制结构优化整合,实现不同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公开发布产权转让信息为起点的进场交易程序中,厘清转让方、意向受让方或竞买人等相关主体明确意思表示的行为性质及其法律责任,对规范交易主体行为,有效解决争议纠纷,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有市场规则明确,企业产权转让按照受理转让申请、发布转让信息、登记受让意向、组织交易签约的程序来达成交易,交易主体在这一过程中的一系列行为,从以订立交易合同为目的角度来审视,应当作出以下的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