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有人说现在的文化是快餐,没有值得回味的经典。我说那是因为你自己贪图快、吃的全是快餐。  相似文献   

2.
《市场周刊》2004,(29):43-43
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在企业内部表现为摒弃什么、鼓励什么、反对什么、宣传什么等等,其价值观念是通过企业员工的行为活动来表达、来发展的,可以说,没有高素质的员工来执行和表达企业文化,再好的企业文化规划也是空中楼阁。毛泽东同志就曾经说过,世间人是第一个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任何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宝洁公司前董事长Mr.Dupree曾说:“如果你拿走我的资金、厂房及品牌,留下我们的人,十年内我们将重建一切。”这充分说明人的巨大创造力。  相似文献   

3.
温商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毅 《现代商业》2013,(15):279-280
温商文化在在改革开放后,对温州商人的创业、成长和成功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推动了温州由农业向工业社会发展,可以说没有温商文化就没有“温州模式”。文章对温商文化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温商文化的形成并对温商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王吉鹏 《中国电子商务》2007,(10):I0027-I0029
很多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时比较急功近利,试图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快速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一旦产生偏差,就认为企业文化太虚,没有实际作用。理性一点的就发出企业文化“看上去很美,说起来很甜,做起来很难”的感慨。  相似文献   

5.
品牌与人才     
没有人就没有品牌,自然也就没有品牌文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品牌就是人才牌,是人的思想与品德的汇聚。品牌文化则是品牌的“人化”,是品牌经营者和全体员工衷心认同和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良好的品牌文化都能够为人才提供一种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优秀的人才则能丰富和提升品牌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3,(10):22-23
每一个古镇都是苏州的历史印记和文化符号,古镇可以传承苏州历史文化,弘扬苏州的文化精髓,讲述苏州古镇背后的文化故事,同时打造苏州旅游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有文化还是没文化的经营者,现在都渐渐地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企业要发展,需要有一些能够把企业的未来“想明白、写明白、讲明白”的人。他们甚至认为:没有文化底蕴的企业,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没有精神支撑的企业,是不可能长久发展的。这就形成了企业文化情结热。  相似文献   

8.
刘曦 《消费导刊》2012,(9):150-150,155
丝绸不是一种简单的高贵产品,苏州大学的徐世清教授在接受《华夏地理》杂志采访时提到:“中国古代有4大发明,而如果要从文化上说对世界的影响,中国有四大文化产品:京剧、茶艺、丝绸文化和瓷文化。”他说,“丝绸最大的优势,永远不可替代的优势,就在于它的品位,它的文化含义。”丝绸的高贵来自于其对文化的传承与积淀,  相似文献   

9.
李熙 《商》2014,(34):255-255
纵观中国文艺演出市场,虽然在开放竞争中逐步规范有序,但仍处于起步和培育阶段,尚不够完善和成熟。苏州作为一个文化历史资源深厚的城市,在文艺演出市场上的发展和探索也无法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需要通过对苏州演出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深度挖掘苏州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潜质,找出制约苏州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业化发展的因素,从而完善其演出市场体系。促进其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说中国没有品牌?并不是代表着我对前不久奥美全球总裁夏女士的中国无品牌论的赞同,是因为我对品牌的理解不一样。可能按照我的这个品牌标准,只能是这个结果。品牌不是商标,品牌也不是形象,品牌更不是“名牌”。品牌是与消费者建立起来的文化沟通关系,是生活与消费习惯形成的生活定势。只有一个产品的消费选择中有一种文化般的核心作用,它才是一种品牌的表征。  相似文献   

11.
明珠耀东方     
上海海派文化的特别之处,其实不在其地域文化形成之久远,恰在于其近新。中国从来就不是海洋国家,历史上建都城总是尽量远避海洋,遂有北京、南京,而不择天津、上海。上海曾经只是一个由苏州府管辖的渔村乡场,迄今为止才建镇建县七百余年。当年郑和七下西洋也都不是从上海启航的。严格地说,真正的上海人(本地土著)很少,今  相似文献   

12.
丁俊杰 《广告导报》2006,(12):86-86
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和前提。我们探讨文化创意产业,首先应该探讨文化创意人才的问题。没有人才的储备,再好的产业也难以得到发展;没有人才的文化创意,就没有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  相似文献   

13.
报业末路?     
《现代商业》2014,(22):42-45
自从始皇帝焚书坑儒之后,中国人就进入了一个文化坟场,任何年代、任一朝代,都把文化看成是核心统治的根本。因此,文化产业基本上不能说有什么具体的商业模式,没有自由、没有充分竞争的行业是不会有标准的,但这个畸形的行业依然还有市场规则。  相似文献   

14.
顾燕新 《北方经贸》2012,(10):34-35,40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苏州有幸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试点市。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苏州在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中走出一条新路子,通过采取发展规划城乡统筹、基础设施全面覆盖、文化资源合理配置、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城乡文化共建共享等有效途径,苏州实现了城乡之间文化权益同等、文化发展协同、社会文明同步,为全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伟大领袖毛泽东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对于企业而言,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企业。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企业故事承载企业文化,传递企业精神,是我们寻找的企业文化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16.
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是个饭馆儿就有座位。只是我们必须整明白,文化就是文化,座位就是座位。正像饭馆不能随便用“雅座”去泛指一般座位一样,我们不能随意用某种“理想化的企业文化概念”去泛指所有实际存在的企业文化。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或强或弱,或稚嫩或久远。再烂的企业也有其特定的企业文化。一个烂企业之所以烂,并不在于没有企业文化,而很可能恰恰是因为它所拥有的烂文化。  相似文献   

17.
我们可以从中国文化当中吸取养分,来解决中国组织的伦理文化问题;但在国际化的竞争平台上,需遵循统一竞争的规则。这就涉及到管理有没有普遍规律,也就是管理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产品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消费者消费行为日趋个性化的今天,文化营销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提供了新途径。苏州的优势资源正是文化,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文化苏州"的城市品牌形象,对苏州企业的营销实践发挥着积极的"晕轮效应",也成为企业营销创新的来源。本文在对苏州的文化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微观角度对苏州企业的文化营销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苏州丝绸文化旅游是为了弘扬丝绸文化,促进苏州旅游业的发展。目前苏州丝绸文化已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由于还存在文化挖掘不够深入、旅游产品不够丰富的问题,因此,需要从挖掘文化、丰富产品、加强营销等方面来解决问题,以促进苏州丝绸文化旅游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区别与联系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源与流的关系。先有文化事业,文化事业具备了条件而进行商业经营后则转变为文化产业。没有文化事业就没有文化产业,但文化产业又可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