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余言 《四川改革》2002,(12):42-42
最近,有关媒体报道,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推出《限制债务人高消费令》:被限制的单位和个人,在未完全偿还债务之前,不得在宾馆、饭店、夜总会、桑拿浴室等场所消费;不得使用轿车和报销乘坐飞机、出租车以及使用无线电话的费用,每月只能向职工发放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费,不得发资金或其他物品,变相提高待遇;财务状况每月定时向人民法院申报,并随时接受审计。违反上述禁令的,一经发现或举报查实,法院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个人、单位及法定代表人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另据报道:首批被限制高消费的21个对象包括质量技术监督分局、镇政府等政府机关和7名当地知名的大老板及他们的企业,质监分局的一辆桑塔纳率先被法院扣押。  相似文献   

2.
两年前,王某向刘某借200万现金做生意,借款到期后王某说没钱可还,刘某起诉,法院判决王某还钱。判决生效后王某仍未还钱,刘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查明王某名下没有财产,无法强制其还钱。刘某表示,据朋友反映,王某其实是把财产转移了,本人每天出入高档消费场所,还不时出去旅游。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限制其高消费。  相似文献   

3.
广东巨星影业公司总裁邓建国因欠巨债不还、违反限制高消费令乘坐飞机参加活动时被拘留。社会上对有清偿能力但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形象地称之为“老赖”。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赖”成为法院执行难的代名词,无论无意还是故意,邓建国成为诠释“老赖”的最新样本。  相似文献   

4.
林倩倩 《魅力中国》2014,(12):307-307
民事诉讼法中的执行和解制度在民事司法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制度有效的缓解了司法实践的压力,同时也极大的发挥出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运用。执行和解的产生和履行必然会对执行程序产生影响。随着新《民事诉讼法》的颁布,民事执行和解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民事执行中,对相关人员适用惩罚性措施是保证民事执行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体现民事执行强制性的重要标准。我国民事执行中规定了众多惩罚性措施,这些措施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规定的不完善,以及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民事执行中惩罚性措施应用现实还未发挥出最大作用,需要在法律规定层面以及实践操作层面同时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6.
张黎晖 《魅力中国》2011,(8):128-129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实施法律的关键又在于执行。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阶段。法律质量并不总是尽如人意,现实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着严重的执行难的问题,当事人及利害相关人的利益并不总是能够得到应有的保护。可喜的是我国的立法机关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对法律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令人瞩目的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尤其是该法第204条的修改引起了法学界的普遍关注。在这里我们便以此为契机探讨一下我国的民事执行复议制度。  相似文献   

7.
张金娟 《发展》2010,(2):106-106
民事执行权是将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付诸于实施,以实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由于我国法治根基比较薄弱,因此出现了“执行难”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问题,首先必须对民事执行权明确定性,然后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完善我国民事执行权法律制度,以求对解决“执行难”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民事执行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执行人员不履行职权、滥用职权、甚至枉法执行等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侵犯了当事人的权益,降低了审判机关的社会威信。因此,检察院对民事执行的监督则被专家、学者一再提出,希望通过这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来改变民事执行中“执行难”、“执行乱”等问题,本文就检察监督的依据以及实施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邓建国赖账被拘广东巨星影业公司总裁邓建国因欠巨债不还、违反限制高消费令乘坐飞机参加活动时被拘留。社会上对有清偿能力但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形象地称之为"老赖"。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赖"成为法院执行难的代名词,无论无意还是故意,邓建国成为诠释"老赖"的最新样本。  相似文献   

10.
强制执行是一个实体问题与程序问题交错、多部门法重叠、各种利益和矛盾冲突、最后对决的领域。许多关于民事执行权的观点没有把握住民事执行权强制性的本质特征,混淆了“民事执行权”和“民事执行程序中的权力”这两个不同的概念,错误地把民事执行程序中存在的权力统称为民事执行权。民事执行权是强制权,具有行政权的属性;执行裁决权是判断权,具有司法权的属性,两者在部门和人员的配置上应当彻底分离。  相似文献   

11.
酒店业是旅游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是一个提供高档服务、高消费的场所,消耗的资源多.废物的排放量大,是一个典型的污染大户。酒店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调整管理战略.重视环境管理.实施绿色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12.
杨博 《魅力中国》2010,(6):138-138
多年来,民事执行“难”问题严重困扰着人民法院和部分当事人,并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执行难”让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护,也损害了国家法律的尊严。本文分析了“执行难”的原因,同时提出自己对于应对执行难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在民事执行理论研究中,民事执行权的构造似乎已有定论,但事实并不尽然,民事执行权构造理论和民事执行体制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矛盾与冲突,需要进一步深人研究并给出答案。  相似文献   

14.
当前民事审判执行的检察监督制度存在着两个问题,即理论观念上分歧和立法上缺陷。民事审判执行的检察监督符合正义的司法理念和权力制衡原则,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补充和完善立法的缺陷,而不是用立法的缺陷去否定宪法的精神和法律原则。  相似文献   

15.
吁请立法限制赖债者的高消费行为·陈佳“欠债还钱”是中国的千年古训,然而,近年来人民法院在经济案件执行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现象:一些被执行人实际上有履行能力,但表面上向法院喊穷,暗地里却隐藏、转移、变卖财产,使生效的裁定得不到执行。另一方面,这些赖债者又...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经济案件的调解和判决难以执行,严重困扰着人民法院的执法活动。由于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能及时兑现,有的群众称法院的调解是“空调”,判决是“白判”。这既不刮于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国家法律的尊严和人民法院的威信,阻碍了民事、经济关系的正常流转,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对“执行难”问题的成因及对策进行深入探讨,是当前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执行难”的成因执行难的成因是多元的,但总的讲主要有以下几点。(-)执…  相似文献   

17.
刘璐 《老区建设》2014,(24):42-44
民事保护令制度是防治家庭暴力的有效的事前救济手段。目前我国虽然选取试点法院签发民事保护令,但是也存在没有在全国推广、没有独立的诉讼启动程序、种类少、没有系统制度等问题。未来我国应完善反家庭暴力救济制度,构建适应我国实际的民事保护令制度,并对其实体内容及程序作出具体完善的构建,以保护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闫旭明  范锋艳 《魅力中国》2013,(26):306-306
新修订的民诉法第23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法院的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人民检察院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基层法院的执行活动是执行检察监督的重点,强化民事执行监督是多元化监督格局下,基层检察院实现工作格局调整、改变工作薄弱环节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国家计委调控生资市场的措施1.继续严格控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特别要控制住银行对此项投资的贷款.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特别要严格控制高级写字楼、高档宾馆、花园别墅、高消费游乐设施的兴建。2.执行“限产、压库、促销”方针,解决企业资金拖欠问题,调整产...  相似文献   

20.
法院民事强制执行是一项独立的司法制度,对维护生效法律文书的权威性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强制执行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的因难和挑战。为此,本文从分析法院民事执行工作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法院民事强制执行的困难及原因,提出了应对民事执行工作面临挑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