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国私募股权的发展态势已经成为全球亮点,规模和速度都位居亚洲前端,并且政府直接参与投资和管理的程度较高,本土私募股权投资与管理队伍正迅速扩大,外资投资者仍占非常主要的地位.本文首先对私募股权投资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对截止至2013年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其趋势变化的原因,指出我国私募股权市场的缺陷.以此为基础,对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以便更好理解私募股权行业发展的规律,促进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上海国资》2007,(12):83-89
如果说2006年被中国的经济界誉为"并购年"的话,那么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并购可以用"深刻"两个字来描述。外部法律和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对并购内部交易的进一步规范,A股股市的高涨,私募股权在并购交易中的活跃,以及外资并购引发的种种争议,给2007年中国的并购抹上了鲜亮的一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私募股权基金发展迅速,随减持新规和再融资新政的出台,其治理和投资模式愈加规范。私募股权基金通常投资于非上市公司的权益性资本。其后通过并购、IPO等渠道退出获利。投资标的的选择和价值评估尤为重要。修正市盈率法对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标的进行估值,是基于市场法进行改进,考虑了参照企业的非流通股的影响、宏观变量因素以及标的所处行业的影响等。使用更加灵活,增强了标的估值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江咏  朱剑锋  魏娜  杨凯 《上海国资》2007,(12):89-91
如果说2006年被中国的经济界誉为"并购年"的话,那么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并购可以用"深刻"两个字来描述。外部法律和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对并购内部交易的进一步规范,A股股市的高涨,私募股权在并购交易中的活跃,以及外资并购引发的种种争议,给2007年中国的并购抹上了鲜亮的一笔。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股权分置改革这个新的背景下,分别站在外资和上市公司两个角度对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的正负面效应加以分析.在后股权分置改革时期,我国上市公司在面对外资的并购活动时,既要充分发挥外资并购的正面作用,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要努力避免外资并购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使外资和我国上市公司通过并购达到"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程鹏 《中国经贸》2008,(24):139-140
本文在股权分置改革这个新的背景下,分别站在外资和上市公司两个角度对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的正负面效应加以分析。在后股权分置改革时期,我国上市公司在面对外资的并购活动时,既要充分发挥外资并购的正面作用,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要努力避免外资并购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使外资和我国上市公司通过并购达到“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关于完善我国外资并购监管法律制度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红 《南方经济》2001,(10):27-29
外资并购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一种新方式。由于我国外资并购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国家难以有效规制外资并购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明确国家对外资并购监管的领域及其实施监管的实体标准是对外资并购实施监管的核心,也是外资并购立法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晓涛 《特区经济》2008,(11):258-259
本文分析了外资在制造业大规模并购对我国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提出了尽早完善我国外资并购立法、构建我国产业安全法律屏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外资并购规模逐步扩大,国企、民营企业都成为外资并购的主要对象,跨国公司通过并购实现竞争优势在国内的延伸,并购的主要行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外资并购在我国产生了垄断、产业安全以及机会主义行为、削弱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等问题,其中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是导致外资并购诸多问题的根源。必须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对外资并购的反垄断、产业安全影响等的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10.
积极发展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浩兵 《天津经济》2007,(11):26-27
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以其在境内募集人民币资金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并最终在境内市场上市退出的优势,既规避了外汇管制、外资企业并购境内企业的限制,又为国内资金拓宽投资渠道,是适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制度形式,也是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新热点、新趋势的研究,结合目前重庆市自身发展特点、环境条件,研究制定了重庆市私募股权基金发展战略,旨在促进重庆市私募股权基金的快速发展,进而促进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相似文献   

12.
高一田  高帅 《特区经济》2010,(5):101-102
私募股权基金是一种创新型的投资工具,用于对非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私募股权市场已是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的发展尚属初级阶段,在实践与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和障碍。目前的经济形势与资本环境又给私募股权基金带来了新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薛洁 《特区经济》2011,(1):130-131
私募股权基金是金融创新和产业创新的结果,对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的发展尚属于初级阶段,在实践中存在许多障碍,本文提出应从法律法规、退出机制、监管体制、资金来源等方面进行创新,以促进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现状与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玉美 《特区经济》2010,(5):107-108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金融服务形式,私募股权投资在世界各国高风险却具潜在高收益项目的发展中起到过特别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吸引了众多外资私募股权投资的同时,本土私募股权投资正在以势不可挡的态势发展起来。本文在分析当前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特点及制约因素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监管、培养专业人才及健全退出机制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刘晓峰 《特区经济》2011,(4):114-115
私募股权投资,主要是指投资于非上市股权,或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近年来,中国作为亚洲最有前途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得到了众多国家大型投行的青睐。虽然私募股权投资在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机遇,但是由于政策法规不完善等因素,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还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简要介绍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基本运行原理和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于亮 《特区经济》2014,(2):112-1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财富迅速增长。在此宏观背景下,私募基金发展迅速。私募基金作为重要的民间投资力量,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与此不相协调的是,当前我国私募基金仍存在政府监管宽松,操作不透明,内幕交易频发、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等诸多问题,无疑这严重损害了基金持有人的利益。私募基金在取得丰厚利润的同时也蕴藏着极大的道德风险和财务风险,亟需引起高度重视,提出相应对策规范私募基金市场。  相似文献   

17.
对私募股权投资后管理的内涵、私募股权投资家与企业家的委托代理问题、私募股权投资后管理的动因以及私募股权投资后管理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金融机构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基金"——基于案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金的基金(FOF)是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的主流趋势。FOF在分散风险、投资顶级基金、接近目标市场等方面具有优势。文章通过对国内外金融机构投资FOF案例的研究,分析了FOF与其他私募股权投资形式充分整合的必要性,认为金融机构应当结合自身优势与特点构建包含FOF在内的私募股权投资体系,并就投资与监管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孙亚辉 《特区经济》2011,(9):123-125
本文运用战略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市场定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私募股权基金在投资管理和运行机制方面具有优势,而在组织模式、人才、资金来源和市场认可度等方面还比较落后。因此,私募股权基金应该实施SO战略,即发挥企业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将其业务定位于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和产业重组业务。  相似文献   

20.
朱文  毕秋香 《特区经济》2011,(3):119-121
根据2006~2009年连续4年的融资结构数据,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融资选择与"啄序理论"相反,即先外源后内源融资。在外源融资上,它们几乎不采用债券融资,偏好于商业信用、短期借款和股权融资;在内源与外源融资的选择上,总体上则更偏好于外源融资,且利用短期融资工具能力远强于利用长期融资工具的能力。同时,基于股权融资效应分析,实证得出股权融资对民营上市公司的业绩有负面影响,进而提出改善其融资结构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