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创新型人力资本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姚树荣 《财经科学》2001,3(5):10-14
本首先根据人力资本的异能性将企业人力资本分为一般型,专业型和创新型三类,然后在综合企业绩效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企业绩效理论,认为创新型人力资本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但对我国国有企业而言,制度对创新人力资本又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实现国有企业绩效的战略性改进,必须着眼于创新能力的培育与提升,营造有利于创新人力资本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2.
牛建中  林杰 《经济师》1998,(4):52-53
国有企业改革应着眼于现代企业领导制度的建立●牛建中林杰企业领导体制是企业领导组织的制度模式和领导方式,是企业管理体制的核心,是企业各项管理体制中的一项根本制度,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有利于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国企改革未取得应有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未首先从宏观的层次上对国有经济的布局进行战略调整,而在微观层次上却又要求所有国有企业都按照竞争性企业模式进行改造。 以前我国的国企改革主要着眼于微观层次上,试图搞活每一个具体的企业。“放权让利”式的改革不可能真正搞好国有企业,因为它是在不改变企业制度基本框架的条件下进行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致力于实现企业的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国有企业仍然没有根本的好转。这表明以前的单纯的微观层次上的改革无法解决国有企业的难题,必须首先从整体…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关键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正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阶段。江泽民同志今年的几次讲话和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围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都特别强调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方向。本文认为,国有企业建议现代企业制度,有三个关键问题是实际工作中必须明确的。第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概括为两点:公司是法人企业;公司是由一个法人治理结构来管理的。第二,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地法人财产权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相适应,建立工资协商制度是国有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市场经济是市场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而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市场主体.因此,国有企业的活动必然受市场经济的固有本性所制约,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搞好国有企业的工资协商制度,不仅可以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经济迅速发展,而且可以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工资协商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略论国有企业组织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和深入,无论在战略性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布局和结构方面,还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等方面,都已取得重大进展,三年脱困的目标也已基本实现。然而,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国有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是一项奠基工程,无疑它是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但国有企业改制并不能代替企业组织管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管理创新也是一重大课题。管理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本文拟从企业组织和管理角度对国有企业组织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组织转型进行探析,以期引起人们对国有企业管理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无疑,这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董迎 《经济论坛》1996,(9):10-10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须明确国有企业的经济职能董迎当前,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低下,面临生存与发展的考验。要改变这种状况,根本的出路在于深化改革。此外,我还认为,在整体推进的配套性改革中,还应着眼于国有企业经济职能的定位,进而有针...  相似文献   

8.
冀县卿 《生产力研究》2004,(11):171-172
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轨迹说明表明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治理的基本逻辑思路。在此基础上文章从产权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企业治理效率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企业是分工演进的一种重要后果,其实质上是一种劳动力市场的契约。企业的剩余权作为企业家活动的一种间接价格,将交易效率极低的企业家活动卷入分工,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分工和经济发展。企业家活动是企业效率的保证,企业家的剩余收益权又是企业家活动的保证。企业家剩余权得不到保护是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而保护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剩余收益权是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关键。为了保护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剩余收益权,必须推进市场化进程,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及进行全面的社会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0.
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有企业只是政府“附属物”,企业缺乏发展活力,改革开放初期实施的放权让利改革是国有企业内在“放活”动力机制下的必然选择,而经济利益如何在国家与企业、员工之间合理分配成为改革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难题.国有企业持续盈利、经营者与员工“创富”动力推动公司法人制度产生,但国有企业“创富”改革过程中重效率轻公平、社会责任有所缺失等问题在全社会引起较为强烈的反应.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改革,以“促和谐”为新的动力,减少深水区改革的阻力与内耗,才能解决国有企业使命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企业与员工持续全面发展等事关和谐社会构建成败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