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于需求不断增加、技术有所突破,总体看来,玉米收获机市场2004年呈现出不温不火、平稳上扬的态势。天津市农机局副局长胡伟认为,玉米收获机已由过去的政府“要我买”,转变为用户的“我要买”。这种变化预示着玉米收获机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
柳琪 《农机市场》2008,(7):34-37
30年前,黑龙江省赵光机械厂引进第一台乌克兰牵引式玉米收获机。至2007年,我国玉米机收率仅有6.8%。与小麦的81%、水稻的45%机收率形成鲜明反差。除了历史的、宏观政策的、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之外,从市场方面来说,主观原因之一是生产企业没有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种植习惯、产品品种、农艺、收获习惯等对市场进行细分,不能进行精准化的目标营销,以刺激农民的需求。 2005年前,企业多实施大众化营销,挖空心思地想制造出适合所有市场的玉米收获“万能机”。至今没有一家造出如小麦收获机“新疆-2”一样,具有普适性的玉米收获机。生产厂家只有根据需求多样性.对市场进行细分,按照市场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目标市场的产品,着眼目标市场营销,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作者根据不同的市场特征,把玉米收获机市场细分为东北、西北、黄淮海、西南、南方等几个市场,在对各市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营销方法和建议,相信对各企业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罗晓 《农机市场》2007,(7):28-29
随着我国小麦全程机械化的基本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重点转向南方水稻栽植、收获和北方玉米收获机械化。今年国家取消了对市场趋于饱和的小麦收获机的补贴。持续3年热销的小麦收获机上半年骤然降温。相比之下,符合中国国情的玉米收获机开始成为市场开发的新亮点。国产玉米收获机制造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可能爆发的玉米收获机械市场争夺中挺立潮头.赢得主动呢?  相似文献   

4.
胡伟 《农机市场》2001,(11):21-23
我国玉米收获机的发展将会有一段时差孕育期。现阶段仍处于开发期,这个市场还需要培养和引导,这个热潮中包含了许多小麦收获机热的“余热”,而不是真正的“自热”,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提高,还需要加大推广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5.
柳琪 《农机市场》2008,(12):39-40
2008年玉米收获机发展状况 2008年是玉米收获机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强力拉动下快速发展的一年。预计全年销量超过15000台,比2007年增加30%以上;玉米机收面积超过4400万亩,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约10%。2008年玉米收获机市场有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2011年在国家巨额农机补贴资金的强力拉动下,农机市场整体需求仍旧延续着放量增长的势头,但在经过连续几年的高速发展,许多品类产品保有量巨增,市场饥饿感消失,需求出现疲态,还有一些产品销量出现了大幅下滑,但玉米收获机产品仍旧是热度不减,继续保持着供需两旺的发展势头,尤其是自走式玉米专用收获机产品,在各大厂商历经数年的市场潜心培育和国家补贴政策的倾斜支持下,2011年出现了量的突破,预计全年销售量15000台,在与背负机、两用机的竞争中实现了“完胜”,说明专用机的良好的适用性和光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庄浪 《农机市场》2012,(9):25-26
据统计目前国内从事玉米收获机制造业务的生产厂家不低于250家,其中山东省就有150家左右,众多的企业进入市场,给这个原来就很喧嚣的市场增加了更多的人气,在企业扎堆竞争的作用下,玉米收获机市场培育提前完成,玉米收获机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长,尤其是效率更高的专用机产品需求量在不断攀升,今年上半年国内自走式玉米机销量就达到了6500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三倍,在拖拉机、小麦机等产品量价齐跌的情况下,玉米收获机仍在上演着火箭般增长的神话,有专家甚至预言说玉米收获机的需求爆发期今年就要来临了.  相似文献   

8.
楚峰 《农机市场》2009,(3):10-12
1998年,郭玉富从建筑行业转投农机行业,创建了天津富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康”)。11年中,郭玉富带领富康人潜心研究玉米收获机械,在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的技术创新方面一次次赢得了行业同仁的掌声和农民朋友的认可。11年来,富康开发研制的多个型号的玉米收获机闻名于中国农机行业。11年,富康引领了玉米收获机械的技术潮流,但在市场的开拓方面却秉承了一个“稳”字,极具研发能力的富康并没有唯利是图。  相似文献   

9.
刘得 《农机市场》2014,(9):23-26
<正>也许是喜欢吃玉米的原因,自从入行以后,笔者就一直对玉米收获机产品情有独钟。在农机行业发展的这十年黄金期,陆陆续续写了不少于二十篇关于玉米收获机产业及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文章。在进入农机补贴后市场的今天,玉米收获机行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里笔者对玉米收获机当前行业运行情  相似文献   

10.
《农机市场》2013,(10):63-63
9月29日,山东常林农装公司“沭河”谷丰玉米收获机现场演示会在辽源市白泉镇举行,辽源市农机部门负责人及当地农民、经销商共有160多人参加。农装公司市场部部长马兰奎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公司发展情况及玉米收获机产品性能,伊通德信祥农机销售公司经理孙克介绍产品销售政策后,对“沭河”谷丰4YZP-2和“沭河”谷丰4YZP-2D两种产品玉米收获机进行现场演示。  相似文献   

11.
罗晓  程科 《农机市场》2008,(10):33-34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玉米收获机行业掀起新一轮热潮,吸引众多企业争先恐后介入。面对风起云涌的玉米收获机企业“入市”,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农机制造企业,怎么面对行业发展浪潮?中国一拖(洛阳)收获机公司扬帆逐浪、涉水“入市”玉米收获机械行业,或许能对一些企业有所启迪或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产经     
《农机市场》2008,(3):18-19
时风 打造中国“人民轿车”;国际油价突破109美元 国内油源再度告紧;2008水稻机械市场有望回暖;山东巨明“和谐号”玉米收获机成功下线;哈萨克斯坦取消或大幅降低部分农机进口关税;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玉米收获机“已经具备了扩大推广应用的条件”,这是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农业装备分会2006年组织全国15个企业21种机型玉米收获机,进行生产考核测评做出的结论。可以说,2006年是我国玉米收获机进入基本成熟阶段的标志。测评中,可靠性指标方面首屈一指的是天津富康农业技术开发公司研发的背负式玉米收获机。  相似文献   

14.
《农机市场》2013,(9):62-62
日前在山东省博兴县召开玉米收获机新产品演示会上,巨明集团展示的8种玉米收获机新产品和1种青贮饲料收获机受到与会经销商的一致好评。其中,巨明集团新研发的新三行、新四行玉米自走式收获机,以其新颖的工艺设计和高效的作业效率,受到不少用户的青睐。截至目前,在一大批新机型投放市场的带动下,巨明集团的玉米收获机订单总量已近5000台,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杜银时 《农机市场》2011,(10):54-54
近年来国家开始加强对玉米联合收割机的补贴力度。为了跟随市场形势,满足用户需求,能够快速稳步的成长,走好这条新的竞争路,争当玉米联合收获机市场的新宠儿,时风农装公司正为即将到来的玉米收获期积极准备着。  相似文献   

16.
早期从研发“小联合”而在行业颇有名气的“河北收割机厂”,改制为“藁城市收割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箭王”公司)。在全国小麦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而玉米收获机产品全面成熟的今天,北中国玉米机收大会战的号角即将划破夜空,“双箭王”玉米收获机将成为一支独特的方面军。“双箭王”公司也将从此进入玉米收获机时代。  相似文献   

17.
<正>话说玉米收获机市场,从2015年开始"三连跌",到2017年跌入谷底,全年仅销售3.4万台玉米收获机,还不及2014年一半的销量。终于在2018年,玉米收获机市场开始触底反弹,再迎春日,全年销量小幅上扬,共销售3.6万台玉米收获机。而勇猛机械作为玉米收获机行业的排头兵,近几年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始终能够保持稳健的发展姿  相似文献   

18.
玉米机收有机器选型、不对行收获、可靠性、提高作业量、攻克春玉米这五大问题。现在我国玉米机收可以说已经“过五关”。在这“后四关”的“闯关”中,天津“富康”玉米收获机做出了首屈一指的业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收获机械化水平的逐年提高,联合收割机市场保有量也在逐年增加,使得单机效益逐年降低,由于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较低,很多用户对小麦、水稻型收割机进行改装收获玉米(称之为玉米籽粒收获机)来增加收益。由于各生产厂家在推出玉米籽粒收获装置时没有相应配套的说明书来指导用户进行安装与调整,因此造成一些用户最初收获效果不是很好,并且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摸索才能够达到农户的收获要求。所以笔者:在这里根据多年经验,简单介绍以下玉米籽粒收获机的常见故障,并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柳琪 《农机市场》2009,(3):21-22
对全国来说,2008年是玉米收获机械行业快速成长的一年。虽然遭遇了原材料成本剧增、人力成本增加、燃油价格飞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下,在第一年实施玉米收获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强力拉动下,玉米收获机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年行业销量超过15000台,玉米机收面积超过4400万亩,比2007年增加30%以上,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接近10%。2008年玉米收获机市场有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