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旅游行业是个实践性和创新性很强的行业 ,随着其深入发展 ,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虽然旅游业竞争的形式多种多样 ,但归根结底都将涉及旅游人才的竞争。西部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 ,也是发展旅游业前景最为广阔的地区 ,面对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 ,旅游教育对西部旅游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与传统的旅游教育方式相比 ,利用远程开展旅游教育在西部地区更具有优势。本文试图通过对旅游学科及远程教育特点的分析 ,初步构建西部旅游远程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洛阳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对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旅游项目与旅游产品单一无特色等问题也逐渐暴露。鉴于此,应采取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创新旅游项目,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等策略,以此来促进洛阳旅游业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部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区域经济具较强的贡献力,使其在经济中的产业地位日渐突出,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本文选择西部地区12省区2001-2017年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在分析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总结该地区旅游产业的作用。结果表明:发展现状方面,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较快、旅游产业地位提升、旅游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作用方面,旅游产业是西部地区支柱产业、旅游产业是西部地区生态产业、旅游产业是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产业。最后,分析总结,提出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   总被引:85,自引:2,他引:83  
马晓京 《旅游学刊》2000,15(5):50-54
随着西部旅游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民族旅游开发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给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本文分析了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消极影响,探讨了西部民族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5.
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经济基础薄弱、社会文化素质低,决定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应独辟蹊径。本文通过对经济欠发达旅游开发区特征、瓶颈问题、开发途径的研究,推导出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式,并提出西部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宝馨 《山西旅游》2005,(2):39-39
为加快我省贫困地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步伐,省旅游局认真贯彻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启动西部旅游人才助学工程。经过与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联系,并进行协商,争取了西部助学工程在我省开展招生工作。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随着旅游消费需求聚焦美好生活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文旅康养新业态应运而生,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山西省文化旅游康养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禀赋高,同时区位优势、气候优势明显,但由于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缺乏专业人才等原因,产业融合程度不够,优质资源未能转化为优质产品。因此,对山西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文章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出发,在对山西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动山西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山西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在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的目标,就需要从农村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充分挖掘农村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和自然风光优势,以农村旅游产业开发作为发展思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农村旅游产业开发是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加强农村旅游产业开发与布局,能够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一位汽车产业的老总说:“我不认为中国‘入世’后将与狼争斗,而应该把‘狼’改为‘浪’才对!” 中国拥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明,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只是方兴未艾,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拥有一大批在世界上具有独特性与垄断性的旅游资源,如:莫高窟、兵马俑、丽江古城等等,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还要靠旅游支柱产业的有效运作。 中国的旅游业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时起步的,已成为最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据统计,世界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近年来一直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快一倍以上,有人说“入世’将是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国家旅游局正组织各方面力量跃跃欲试,借此机会推进中国从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跨越。  相似文献   

10.
西部旅游开发战略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西部旅游开发已进入加速阶段,面临着加入WTO后的挑战和东部地区的激烈竞争,文章从战略高度对西部旅游开发战备进行概括,提出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空间布局等三大模式,即政府主导与企业化、主要是集团运作相结合的管理运营模式,三优(优势资源→优势产品→优势产业)转化的产品开发模式,以点带面的据点式与以线穿点的点轴式结合的空间布局模式,文章阐述了这些模式的内涵、意义和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1.
我国旅游资源富集,交通便捷,气候宜人,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人文优势、客源优势。为了挖掘现有旅游资源,推民俗文化,营造旅游民俗文化特色发展氛围,培育文化旅游产业,本文分析旅游民俗文化特色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拥有历史悠久的草原文化资源和丰富的冬季冰雪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是内蒙古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重要创新点和增长点,也是得天独厚的特色产业。借力冬奥会的契机,有效结合资源、地缘及草原文化等内蒙古特有的独特优势,不断改革和创新内蒙古冬季旅游产业是实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宏伟目标和将内蒙古"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的关键举措。应采取大力开发优势资源、结合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管理机制、塑造内蒙古旅游新形象是内蒙古冬季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13.
旅游投资在西部旅游扶贫中的效用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赵小芸 《旅游学刊》2004,19(1):16-20
本文基于发展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对旅游投资在我国西部旅游扶贫过程中的效用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从投资贡献(量)和投资效率(质)两个方面对西部地区的旅游投资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旅游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效用,在西部开发的大背景下具有存在的现实需要;在发展趋势上,投资效率因素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单纯数量因素的作用则呈现不断弱化的趋势,旅游扶贫政策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由此,本文提出了以提高旅游投资效率为核心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潜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果充分开发出来,足可以被旅游者誉为旅游天堂。 如何发挥四川旅游资源的优势,如何把四川旅游资源优势的可能性变为实际的现行性,如何把四川旅游资源的劣势变为优势,都是发展四川旅游业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具体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正确评价四川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评估其开发使用的现行性;③努力争取变  相似文献   

15.
<正>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融合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近年来,西部地区依托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在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的基础上逐步推动二者的融合。文章研究西部地区的文旅融合现状,发现西部地区依托于自身的文化旅游资源,叠加政策扶持,初步实现了文旅融合,但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创新性、人才匮乏等问题。结合现状,文章建议西部地区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拓展融资渠道,增强融合项目的创新性,加强人才培养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相似文献   

16.
资源型城市在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必然需要重新审视自身优势,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立足国内外主要资源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就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产业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树立城市旅游形象,开发旅游产业及品牌,加强对文创产业的融入,实现旅游经济结构的升级,提升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扩展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而构建包含旅游资源要素的旅游业增长模型,通过选取14类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各类资源的价值权重,测算出全国和各省历年的旅游资源综合指标.对各省旅游增长的因素分析发现,各省旅游增长方式可分为资本驱动型、劳动驱动型、旅游资源驱动型以及多要素组合驱动型等7类.其中,旅游资源驱动型省份主要位于西部地区,资本贡献大的省份大多位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为考察各省旅游增长方式是否“因地制宜”,文章构造并测算了反映旅游资源相对禀赋的比较优势指标,将各省划分为旅游资源禀赋高、偏高、偏低、低4类.以旅游经济增长的旅游资源贡献率和旅游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在全国排序的差值,衡量各省旅游资源利用与其旅游资源禀赋的适宜性,将各省划分为旅游资源依赖过度型、旅游资源开发过度型和旅游资源利用合理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省旅游经济增长和旅游资源开发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体育与旅游两大产业呈高速发展之势,并且逐渐实现了融合,进而形成了体育旅游这一新兴产业,并且已经成为了各地区发展的重点,但城乡结合部在发展该产业时还受到区域经济、内外部等多项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开发资源时需要具有针对性。本文就以环巢湖区域为例,详细分析了该地区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优势及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资源开发的策略及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王丹 《西部旅游》2023,(3):71-73
<正>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把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兴旺,实现乡村振兴,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文章通过梳理分布在河南开封乡村的红色文化资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整合旅游资源、构建人才团队、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服务设施等建议,以期提升开封红色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地理学研究成果始终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为中国旅游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中国旅游地理学者在此进程中形成了突出影响,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的支撑下,旅游业是将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凭借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成为落后地区摆脱贫困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旅游多维减贫效应的测度和分析,有助于更加精准地识别贫困,进而研究旅游发展对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多维减贫效应。交通运输系统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其要素的变动对旅游发展及多尺度旅游空间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新时期交通影响下旅游空间格局的演化、旅游影响区域的差异、旅游交通空间行为等的研究,可以为旅游交通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和工作重点,旅游地理研究实践须与国家需求有效结合,来拓展广阔的学术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