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夫妇俩在政工战线工作近30个春秋。我们都非常渴望在自己行业有一份指导工作、倾吐心声的围地。1985年《企业文明》(《原政工研究》)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煦的春风破土而出了。十度春秋,十载风雨。我们从相识、相知到相伴;从读者、作者到编者;带着求知的渴望,求索的态度,求实的精神与《企业文明》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我们都离开了兵工企业,但我们把《企业文明》杂志社当成"娘家",刊物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读者评刊     
当我们奉献首期《企业文明》给新老读者不久,便收到了大量热情洋溢的读者来信,畅谈读后感。在此摘其武汉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鲁超美:收到贵刊今年第一期,有春风拂面之感。《机电兵器政工》更名为《企业文明》,标志着贵刊正由单一的政工领域向企业两个文明的高、深领域拓展,证明贵刊以弄潮之勇立于改革大潮头的决心。为此深得企业各方人土欢迎。湖南衡阳轴承厂周林峰:更名后的刊物在保留原有优点的基础上,更具特色。《企业文明》融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为一体,令人眼界开阔;所辟栏目既耐读、管用,又给人  相似文献   

3.
在机械部、兵器工业总公司政工办和机械、兵器工业职工政研会的领导下,在各地通联站的支持下,《企业文明》杂志取得了很大成绩。《企业文明》的前身是《政工研究》、《机械电子政工研究》和《机电兵器政工》,创刊10年来,对我们湖北省机械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研会工作起到了较大的指导作用。刊物为湖北机械行业政研会的研究提供阵地,刊发了我们数百篇文稿;宣传湖北政工战线的好人好事;不惜拿出数十个版面介绍湖北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经验;为政研会提供十多次培训党政干部的机会和条件。同时,湖北省机械行业政研会也积极宣传、应用这个刊物,十年中的大部分年份中订购刊物数量都名列全国前茅。我们还配合杂志社的安排,积极开展企业介绍、参加竞赛、组织培训、推荐稿件。十年中政研会与刊物相互依存,相互宣传,风雨同舟,息息相关。政研会进步了,成熟了,刊物也进步了,成熟了;刊物名气大了,  相似文献   

4.
25年前,我在重庆船舶工业公司做宣传工作,担任船舶总公司、重庆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秘书长的时候,就同《企业文明》的前身《机械电子政工研究》打交道,并在他们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所以是《企业文明》的老朋友、老读者和老作者。25年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明》从即期起,成为了中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刊,成为主要以反映与推动中央企业党的建设、思想工作、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为已任的刊物。刚刚翻过的第七期,是《企业文明》出版的第200期。19年来,《企业文明》与时代同行、在变中求进。从兵器部的《政工研究》到机械委的《机械政工研究》,再到机电部的《机械电子  相似文献   

6.
我是《企业文明》的一个忠实读者,同时也是一个耕耘者。《机电兵器政工》更名为《企业文明》之后,更新更活更美更有特色了。翻开《企业文明》,婉如走进争芳斗艳的"百花园",芳香扑面而来。"卷首语"的高亢旋律,在"政工园地"里盛开"党的建设"的花朵。在"工会工作"的长河里,飘荡着热情奔放的"职工之声"。"改革涛声"浪漫"人物述林"的歌唱。"探索与研究"展示着"质量文化"的特色。微笑着步入"企业纵横",寻觅市场经济下的"企业文化"。从"社会瞭望"的舞台,看到"公共关系"的和谐美好。"管理方略"化作了新  相似文献   

7.
良师益友     
我和《企业文明》始终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十年来,她一直伴随着我,和我息息相通,指导着我的工作学习,成为我的良师益友。说她和我有特殊感情是因为我和《企业文明》有缘份。1988年8月,我受当时《机械政工研究》江明友、李祖荣二位总编的委托,代表刊物编辑部前往长春参加全国政研刊物首次期刊会。为了不  相似文献   

8.
对《企业文明》杂志,我始终怀有一种十分特殊的感情。说来也是有幸和有缘,我从事政工工作的时间与《企业文明》杂志正好同岁,都是十年了!而且我从踏上政工岗位那天起就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一直伴我成长,助我进步,成为我生活空间的一部分。1995年,对《企业文明》和我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企业文明》(原《政工研究》)十年更上新台阶,而我的工作和生活也从此翻开了新的  相似文献   

9.
我是1984年开始在湖北省机械厅工作的。第二年三月我从事湖北机械厅系统政研会的工作,同时也认识了《企业文明》(原名为《政工研究》)这本刊物。一直到今天,尽管工作岗位换了几次,但政研会的工作我仍在做,《企业文明》这位良师益友仍与我相伴。十度春秋,十度风雨,《企业文明》  相似文献   

10.
初识《企业文明》,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刚调到厂宣传处干企业报编辑的那当儿。现在回想起来,依稀记得贵刊名为《兵器政工研究》,由中国兵器工业部主办,是一本纯政工刊物。说实在的,在当时影响力还是挺大的。在那个年代还比较突出政治,因而每个企业都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我们厂(南京江南光  相似文献   

11.
面对海量媒体,我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理性读者,也是一位悄 无声息的写作者。说实在的,追忆起来,我对中国企业和企业文 化的辨别认识,最早是出于对《企业文明》杂志的美好印象和深 厚感情。自我1992年毕业谋业,这十多年来,凭心而论,我接 触到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类刊物并不在少数,而优秀的、令我 难以忘怀的刊物则是少之又少,而《企业文明》,就是这样的刊 物。在对《企业文明》的阅识中,在与编辑交流中,这些年来, 我逐渐体会到了《企业文明》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成熟, 对于企业管理水平的进步提高,对于企业员工精神文化导向,都  相似文献   

12.
元旦钟声,辞旧迎新。在1995年到来之际,我们《企业文明》杂志社全体员工,向热情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广大作者、读者,恭贺新年。《企业文明》杂志将立足于行业,瞩目企业的各个层面,服务于企业;致力于追求大视野、高品味和鲜明的特色;从办刊形式到内容,从图片到文字,做到在惯常间晓以事理,在宽泛里论以精深,在平实中琢以奇伟。并着力将人类优秀的文化以及东西方文明之长,嫁接于《企业文明》。她将展企业文明之风采,鸣改革开放之鼓乐,博采众长而自成一体。《企业文明》相对于《机电兵器政工》在内容结构上有大的调整,因而栏目设置是既克服又保留。卷首语不只是为了引导阅读,实质上它是一面旗帜、一只号角;探索与研究提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明》是属于企业干部们的杂志,尤其是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者的知心贴心朋友,每当捧读着散发油墨香味的"知心朋友",都激起我一番深沉的眷恋和温馨的回忆。我们最初相识在1985年。重庆市委党校首届大专班毕业之际,学了二年装了"满腹经纶"的我们第二小组学员(十几位来自兵器系统的宣传干部)在一起争论的总离不开"回厂宣传思想工作怎么做"的话题,理论上大的框架不争自明,一接触不定的"大气候"和实际的探索,谁都有一套,谁也说不服谁。"不管东南西北风,反正不能没政工"组长老徐这句口头禅,成了每次争论的句号。一天,老徐告诉大家:"据可靠消息透露西南兵工局将创办一个我们宣传思想工作者自己耕耘的杂志,诸位共思的问号、追求的句号自己去播种收获吧"。这就是我最初知道的《企业文明》,当时的刊名叫《政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明》是一本有胆识和气度的刊物.《企业文明》杂志偏居重庆山城,却能立足企业,胸怀国家,放眼世界,把中国企业的事,放到世界大格局中来考察,分析和研究,因而使《企业文明》有一个大视野.因此,《企业文明》不光发表研究企业,也发表研究国家和世界的文章,使刊物有了灵魂. 《企业文明》成为中央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会刊后,这是《企业文明》杂志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张伟 《公司》2002,(Z1)
谢谢你。真的。 谢你,是因为你看到了我刚刚写下的这句话,因此我知道.你此刻正关注着我们的变化。 从《销售与市场》的创业版,到《销售与市场》的合作期刊;从先前那本黑白印刷的《工厂管理》,再到你手中这本更精美也更有分量的全新刊物,我们正在经历着大跨度的变革—— 从这一期开始,原《销售与市场》下半月刊(创业版)的内容,将全部转入改版的《工厂管理》杂志上。在这个转移过程中,我们保留了原创业版的办刊团队、发行渠道、读者市场、作者群落,同时又整合了《工厂管理》多年形成的办刊和读者资源。一份大型创业·中小企业管理实战月刊,今日起开始强势出击!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明》杂志是培养我成长进步的"民间组织部",我的成长历程和与她交往的历程,有着许多传奇式的巧合。我与《企业文明》交往之前,在一家工厂当宣传干事,虽说在有关报刊上不时发表一些新闻报道,当时的理论素养与文字功底还不敢向理论刊物投稿。1989年在武汉的一次会议上,我结识了当时的副总编李祖荣同志,他针对我的胆怯,给予了热情的鼓励,于是我壮起胆子写了一篇反映企业停薪留职工状况的调查报告,发表在1990年6月的《机电兵器政工》上。这篇文章使我第一次跨进理论研究大门,我本人也因此从宣传干事调任工厂党委当秘书。1990年底,我被借调到省汽车总公司宣传部工作,虽然环境变了,可向刊物投稿的热情丝毫未减。1991年5月,一篇反映我公司广大干部学习焦裕禄活动的报道,又刊登在《机电兵器政工》上。1991年6月,我正式调进了总公司机关。1993年6月,湖北省委为庆祝建党72周年,决定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我写了一份反映  相似文献   

17.
我是《企业文明》的忠实读者,只要一谈起《企业文明》, 内心深处便油然而生亲切感。我由衷地感到,《企业文明》其政策性、理论性、实用性、指导性都很强,不仅是基层政工干部的好参谋,而且是广大员工的良师益友。第一,主题突出定位准。《企业文明》在拓展视野、深化功能、促进企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上是有远见的。《企业文明》从刊物命名到每篇文章,都体现了服务企业、教育员工的正确理念。立足企业文明、关注企业文明,是贯穿《企业文明》杂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明》杂志立足于行业,瞩目企业的各个层面服务于企业;致力于追求大视野、高品味和鲜明的特色;从办刊形式到内容,从图片到文字,做到在惯常间晓以事理,在宽泛里论以精深,在平实中琢以奇伟。并着力将人类优秀的文化以及东西方文明之长,嫁接于《企业文明》。她将展企业文明之风采,鸣改革开放之鼓乐,博采众长而自成一体。《企业文明》相对于《机电兵器政工》在内容结构上有大的调整,因而栏目设置是既克服又保留。卷首语不只是为了引导阅读,实质上它是一面旗帜、一只号角;探索与研究提倡在科学基础上的自由争论与大胆探索;调查报告坚持脚踏实地地讲真话、讲实话。班组建设、车间巡视、企业纵横、集团研究,将对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生产经营单位加以透视,揭示其组织机制与发展轨迹;人物述林则要让杰出领导、劳动模范、科技精英、能工巧匠等企业各路英豪竞展风采。党的建设、政工园地、工会工作、青工论谈、政研会建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世纪之初,我成了《企业文化》的新读者。按理说,新读者是没多大发言权的,但我着实为贵刊一连四期的“敬告读者”所感动,仿佛再不涂上几句着实对不住编者们的一片诚意。首先,我认为《企业文化》从刊物的定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企业管理》月刊和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节拍,度过了五个春秋,步入了九十年代,回顾五年来刊物新生的历程,我们欣喜地看到,该刊遵循推行现代企业管理、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的宗旨,本着为大众服务,为企业服务的初衷,着力从微观角度开掘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主题,帮助企业把握经营与管理的决胜契机,刊物向社会各界展示的多方面成功探索,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企业改革和经营机制的完善作出了开拓性贡献,其中不乏探讨推进商业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力作,这些文章向从事商业企业管理的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奉献了深刻的启迪,为此,它凝聚了一批优秀的作者,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它的宗旨在成就无不饱含刊名自身的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