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重组基本完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 12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召开会议,一致同意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进行重组,计划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现任理事会的职能转交给新的理事会。在这一次职能移交之前的最后一次会议中,理事会还一致同意发布一份公告,对理事会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了评估,并对委员会工作日程中的一些已取得进展的项目阐明了看法,建议新理事会对企业合并、贴现、财务业绩报告、保险业和采掘业、金融工具等领域继续努力;建议新理事会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重点考虑:研究和评论现有的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新的改进计划、基于股票支…  相似文献   

2.
吕跃金 《中国保险》2013,(11):47-50
2013年6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修订后的保险合同征求意见稿(以下称"2013意见稿")。2013意见稿发布的背景、与2010年征求意见稿及国际现行保险合同准则的主要差异,以及其对保险业的影响等值得研究和应对。  相似文献   

3.
石盛林 《金融会计》2010,(11):13-19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会计准则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有观点认为国际会计准则(特别是公允价值会计和金融资产减值会计)助推了本次金融危机的扩散和恶化。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会计准则的冲击,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启动了《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4.
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计价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适用于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其目标是规范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和相关披露要求。2004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该准则进行了修订,并自2005年1月1日生效,取代了2000年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第3号会计准则即为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该准则体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欧洲商业银行推行国际会计准则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全面推行了企业会计准则。由于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已经基本接轨,作为国际会计准则的发源地,欧洲主要商业银行推行准则的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007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瑞典Swedbank(瑞典四大商业银行之一)、Handelsbanken(瑞典资产规模第一的银行)和英国Barc1ays PLC(在伦敦和纽约上市)的考察,对以上三家银行推行国际会计准则的情况进行了充分交流,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6.
<正>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投资性房地产方面的准则。该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一投资性房地产》中的相关规定,体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精神。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引入有利于反映企业房地产的实际构成情况及各类房地产对企业经营成果的贡献情况。总体上看,新准则与2003年12月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规范基本一致,存在以下一些差别:  相似文献   

7.
公允价值会计:资本定义、预期损失准备及金融稳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前育:公允价值会计是新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的核心内容之一,完全实施公允价值会计是今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工作目标。鉴于国际会计准则的改变对银行经营和银行体系稳定的重要影响,英格兰银行的资深专家Patrcia Jackson和David Lodge系统研究了公允价值会计的演变和计量,及其对银行风险管理、银行监管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晓民  刘丽 《理财》2001,(9):25-26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于1973年,迄今为止共颁布了两类主要文件,它们分别是《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和《国际会计准则》。另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还于1997年成立了常设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常设解释委员会并颁布了准则解释公告,以准确解释和应用已颁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FrameworkforPreparationandPresentationofFinancialStatements)》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财务报表的目标;2基础假定;3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4财务报表的要素…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作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咨询委员会委员,去英国参加了该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现将会议的有关情况作些介绍,并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咨询委员会的建立 建立咨询委员会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IASC)改组计划的一部分。IASC是由英国、德国、美国等国的会计职业组织于1973年发起成立的,经过近30年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推动了国际会计协调。许多国家将国际会计准则作为制定本国会计准则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朱海林 《新理财》2003,(1):45-46
伴随着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而成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IAS)概念也将逐步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nd Reporting Standards,IFRS)所替代。就目前情况而言,原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发布的准则,虽然有时也称作国际则务报告准则,但习惯上人们仍称其  相似文献   

11.
国际会计准则变迁:动因、特征及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是一个独立的非官方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成立于1973年6月,其宗旨和目的是本着公众的利益,制定和发布财务报表所应遵循的会计准则,并维护其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和遵循.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在其漫长的发展变迁中曾先后经历了制定国际会计准则(IAS)、提高IAS可比性、制定核心会计准则以及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主要阶段,组织的名称也变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本文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为一种产权制度,将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包括修订和废除)与推行纳入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中,对国际会计准则变迁的动因、路径及特征给出一种制度经济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目前,会计准则领域最为瞩目的当属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Accunting Standards,IAS)了,作为国际会计准则的推行者,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IASC)功不可没,本文从IASC的发展背景,现状及未来三方面入手,介绍了LASC在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成立于1973年,其目标是制定和发布国际会计准则,促进各国会计实务在国际上的趋同。1989年4月,IASC委员会批准了一份名为《财务报表编报框架》的文件,并于同年7月发布。该概念框架在指导国际准则的制定及评价现有准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IASC于2001年重组成立了新国际会计准...  相似文献   

14.
《会计师》2005,(12)
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会计准则趋同会议近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是继10月初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举行的工作会谈之后的一次高层会晤。会后,双方达成了以下共识:第一,明确了双方对会计国际趋同的基本观点。建立和完善一套全球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第二,明确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本实现趋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进展予以高度评价和赞赏。第三,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希望中国对完善国际会计准则提供帮助。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希望在关…  相似文献   

15.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94年1月公布的E48征求意见稿为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确认提出的主要标准是:相关的所有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全部转移。1995年6月,由于人们对E48中提出的对金融工具进行确认和计量的标准存在着争议,因此,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的第32号国际会计准则为《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而确认和计量部分则被搁置下来了。直至1999年3月才补充颁布第39号国际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在第39号准则的第27、35、57段中,则对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的标准予以改变了…  相似文献   

16.
金芬 《会计师》2013,(9):7-8
2011年5月12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为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我国财政部于2012年5月25日发布了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征求意见稿。但是从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其应用程度仍然较弱。文章针对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广泛应用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2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终止经营》的征求意见稿,对照国际会计准则,不难看出我国在准则制订过程中借鉴了国际上的一些做法.为了加深对这一准则的理解,本文就其与国际会计准则(IAS35)的一些异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丹  郭武平 《中国金融》2006,(11):42-44
随着多项新订及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的颁布,特别是于2005年开始生效、与银行业最相关的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IAS32)和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准则修订版的出台,国际会计准则实施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已成为各国银行业监管当局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目前正在推进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财政部于2005年8月25日发布了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制定基础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并要求自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和拟上市的商业银行范围内试行,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在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上率先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2月21日,国际会计准则管理委员会宣布对新委员的任命,中注协刘仲藜会长当选国际会计准则管理委员会委员。国际会计准则管理委员会,又称“国际会计准则基金会托管委员会”(Trustees),负责管理和监督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工作,主要职责包括制  相似文献   

20.
2005年6月16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正式发布了《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的修改:公允价值选择权》。该准则修改实施后,将会把公允价值选择权的应用限制在符合特定条件的金融工具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