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辉  韩巍 《经济研究导刊》2010,(14):201-202
卡波提创作的非虚构小说(non-fictionnovel)《冷血》是奠定新新闻主义(new joumalism)文学流派基础的经典之作。《冷血》使卡波提成为美国最著名的作家。卡波提在《冷血》中运用了新闻性与文学性巧妙结合的新新闻主义创作手法。在这部作品中,卡波提把新闻报道和虚构小说的写作技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卡波提创作的非虚构小说(non-fiction novel)<冷血>是奠定新新闻主义(new journalism)文学流派基础的经典之作.<冷血>使卡波提成为美国最著名的作家.卡波提在<冷血>中运用了新闻性与文学性巧妙结合的新新闻主义创作手法.在这部作品中,卡波提把新闻报道和虚构小说的写作技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人物话语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作品在呈现人物语言和思想的过程中经常使用多种不同的引语形式。居斯达夫·福楼拜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在小说表现技巧和创作手法中所体现出来的现代意识,构成其作品现代性的重要部分。本文试图通过法语中四种引语的形式和作用,表现福楼拜在转述人物话语时所采取的丰富形式。  相似文献   

4.
姚保兴 《时代经贸》2011,(24):58-59
《猫城记》是老舍创作生涯中最奇异的作品,作品以寓言的形式,表现出作者对国民性、对革命的独立思考。无处不在的忧患意识,深刻强烈的批判意识,以及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作品具有独特的现实性和悲剧性,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讽刺小说。  相似文献   

5.
《爱与死》是武者小路实笃的代表作,小说以细腻的手法表现了爱情与死亡的博弈。《伤逝》是鲁迅唯一一部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小说,讲述的是自由恋爱成功之后的婚恋悲剧。以武者为代表的白桦派所提倡的人道主义思想对鲁迅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主人公原型及作品的异同点,进一步探讨了其蕴含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作者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6.
作为莫泊桑代表作之一的《米龙老爹》,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爱国主义者米龙老爹的英雄形象,通过对米龙老爹机智勇敢、视死如归、仇恨侵略者的思想性格的描写,表现了法国人民英勇抗战、维护民族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艺术美体现在:通过冷静客观的描叙含蓄地表现出主观倾向;以逼真的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倒叙的手法运用;双重人称叙述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于展绥 《开放时代》2002,(1):132-136
《中国一九五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深刻地体会到语言的“物质性”以及它巨大的力量并在文本中成功地展示了它。实际上,《中国一九五七》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文本形式的创新性:它是一部真正运用语言学理念创作完成的小说。在整部小说中,“语言”本身(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物、情节)成为文本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所运用的比喻、象征及其独特的“双重视野”等艺术手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分析了小说的艺术价值。通过有理有据的论证,我们不难发现作家的风格自成一体,作品内涵深刻,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9.
金振科 《城市建设》2011,(7):110-113
本文从杨延宝先生40年代的重要住宅作品——延辉馆出发,通过对其设计手法的分析,深入探索作品中所包涵和暗示的几个主要的现代建筑思想和理论:透明性、容积规划、空间四维分解、材料与空间的要素式匹配,结合图示分析,探究这些思想在本作品中以及当今其它一些主要建筑师的作品中的不同表达,期待通过类比的方式获得对本作品的多重理解方式。  相似文献   

10.
纪实摄影是以纪实的手法能动地反映人类的生存状态、社会生活和探索人文精神的一种摄影形式."纪实摄影"的意义在于照片中主题内容所表现的社会价值,一张纪实摄影作品中若是没有了主要的视觉表现语言,其作品自身也就没有灵魂可讲,当然也就不存在社会价值了.因此,准确的把握纪实摄影作品的社会价值已经成为纪实摄影发展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1.
通感手法在我国古代诗歌作品中也早已出现,唐代诗人李商隐诗歌中通感手法的运用便比较突出。诗人运用通感手法对同一事物作不同角度的体味和展示,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拓宽了诗的审美途径。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小说突破了传统小说创作的限制,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表征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巴塞尔姆《玻璃山》通过隐喻手法的运用,揭示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中的表征及其隐喻意义,实现了对文学传统的解构与颠覆,让读者领悟到文学隐喻的真正含义,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深刻主题和内涵。  相似文献   

13.
宋颖 《经济研究导刊》2010,(32):185-186
叙事节奏对小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历来备受小说家的关注。侦探小说《白衣女人》在叙事艺术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作者威尔基·科林斯通过对这四种不同叙事速度类型的审慎而又有技巧的交叉使用,使小说的叙事速度产生快慢的对比与变化,从而使其作品叙事具有张弛、徐疾、紧松的节奏,更有效地凸现了其作品中的各种冲突。  相似文献   

14.
《推销员之死》并不是一部单纯的现实主义作品,阿瑟.密勒在该剧中成功地、广泛地使用了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手法,充分地揭示了人物心理。密勒在将人物心理外化时运用了多种技巧,既有传统手段也有现代手段,并有自己的创新,展现了他在揭示人物心理方面高超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5.
针对山水图绘与园林空间之间多重结构性关联,通 过路径、构图与视觉3组模式解析搭建兼顾绘画与造园的分析 框架。以北宋时期3幅经典山水立轴为例,系统梳理其形式结 构与文本素材,总结出提示性路径、层化的山体、连续运动 视点3组绘画中的模式,并与园林实例进行关联性验证,提出 迂回编织布局、空间分隔与渗透、“反衬式”布景3种“绘 画-园林”的空间转换方法。在概念层面,并置引介中西方绘 画与空间分析法,形成2种话语体系间的互证与互补;在认知 层面,重构绘画-空间解读的视角;在方法层面,论述由绘画 映射至空间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5,(11)
布宁是知名的俄罗斯文学家,曾著作《安东诺夫卡苹果》《乡村》《霍多尔》等多篇著名小说,在他的众多文学作品中,庄园气息一直若隐若现地贯穿于其中。布宁作品中所出现的庄园主题主要是受到了儿时生活环境的影响:他出身于破败的地主家庭,父亲留下的唯一财产——庄园,成为了唯一伴随他童年生活的乐园,那一花一草、庄稼林地给他的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文章对布宁创作中的庄园主题进行分析,深入解析贯穿其作品当中的庄园主题。并试图把俄罗斯庄园文学中的文化生态思想有效地应用到我国文化生态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思考中。  相似文献   

17.
文学巨匠詹姆斯·乔伊斯是意识流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其精湛的文学修辞手法也是不可磨灭的。在其短篇小说《死者》中,高超的象征手法运用烘托了小说的主题思想,使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成为西方社会的缩影,这些象征分别包括人名及地名的象征,结构象征,景物象征,修辞象征和死亡象征,人物角色象征。  相似文献   

18.
戴维·洛奇在校园小说《换位》中综合运用多种叙事技巧,通过对叙事角度的灵活多变营造妙趣横生的喜剧情境。小说采用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以多维的叙事眼光,运用娴熟的反讽笔调,为作品的喜剧效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陈曦 《经济研究导刊》2014,(21):265-266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积极并恰当运用非言语交际,有助于捕捉对方有用信息,促成谈判成功。但是非语言交际涵义同各国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国际交往中具有双重性。研究非语言交际特点、内容、差异,研究如何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有效运用非语言交际手段,结合各贸易国文化背景,在时间和空间上构建谈判成功的非语言交际过程、形式,以期得到良性沟通。并得出结论,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商务人员,取得辉煌的谈判成绩,必须正确理解各国文化背景及其差异,入乡随俗,排除文化优越感,摒弃误解非语言交际导致的贸易损失,达到国际商务谈判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十七年文学显得有些沉寂,备受冷漠。然而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十七年文学中的革命英雄传奇小说运用民间传统,叙述革命的故事,建构历史的神话,曾经在文坛上以主流自居。在当代语境下重读革命英雄传奇小说,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语境,发现潜藏在作品背后的某些文学规律及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