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经界(学术)》2007,(10):31-34
2007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7.78万亿元,同比增长17.06%,增长幅度比1季度末低0.21个百分点,比5月末高0.3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3.58万亿元,同比增长20.92%。2007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将依然强劲,央行回收流动性的任务依然艰巨。预计下半年信贷超速增长的势头不减,央行将继续使用数量型调控手段来回收流动性,此外央行可能继续提升法定准备金率,提高本外币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强对商业银行窗口指导等。  相似文献   

2.
2007年第一季度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6.41万亿元,同比增长17.27%,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低1.49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0.33个百分点。消除季节因素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季环比,折年率为18.7%。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9.81%,增长幅度比上年同期高7.14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2.33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2.74万亿元,同比增长16.68%。1~3月累计净投放现金315亿元,同比多投放875亿元。股票市场保持快速发展态势。第一季度投资者开户数新增871万户,是2006年全年新增数的1.7倍,股指和市场成交额创出历史新高。上证指数年初为2715.72点,第一季度末收于3183.98点,上涨468.26点,涨幅为17.2%。预计短期内央行将针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情况,继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定向票据,上次加息效应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3.
今年初,央行确定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调控目标为17%,新增贷款规模为2.6万亿元。而一季度末,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高达20.1%,广义货币供应量M2达到19.1%。针对一季度的金融形势,央行提出要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4.
数字     
龙腾 《华商》2013,(12):91-92
107.93万亿元 央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7.9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比上月末低O.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O.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2.48万亿元,同比增长9.4%,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5个和3.9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5.64万亿元,同比增长7.7%。当月净投放现金846亿元。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2001至今上证指数及深圳成指的走势以及2001-2009年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率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率之差、储蓄存款增长率间走势关系,旨在说明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率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率之差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趋势及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择中证500,货币供应量M0、M1和M2的2006年1月至2016年11月的月度同比增长率数据,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实证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现中证500和货币供应量M0、M1和M2存在着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7.
《财经界(学术)》2009,(4):94-107
2008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7.52万亿元,同比增长17.82%,增幅比上年末高1.08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3.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6.62万亿元,终止连续七个月的下降步伐,同比增长9.06%,增幅比上年末低11.99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O)余额为3.42万亿元,同比增长12.65%。  相似文献   

8.
徐慧璇  钱哲贤 《现代商业》2014,(24):223-225
本文采用2005年1月到2014年3月上证综指和以及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数据,运用格兰杰检验、协整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判断中国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同时分别考察熊市和牛市行情中,股市与货币市场的相互作用。本文认为,整体来看,中国股票价格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长期相互作用关系。但在牛市行情下,股票价格与M0间的相互作用不明显;熊市行情下,只存在股市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关系。股票价格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较大,而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财经界(学术)》2008,(6):60-74
2008年3月末,全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2.31万亿元,同比增长16.29%,增幅比上年末低0.45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1.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09万亿元,同比增长18.25%,增幅比上年末低2.80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95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04万亿元,同比增长11.12%。今年一季度净投放现金58亿元,同比少投放258亿元。年初以来,股票市场交易总体低迷,股指总体呈现震荡下跌走势。以沪市为例,上证指数年初为5272.81点,3月末收于3472.71点,下跌1800.1点,跌幅达34.1%。3月份,股票市场加速下行,月末上证指数报收于3472.71点,比上月末下跌20.1%。一季度,股票市场成交量萎缩,成交请5770.15亿股,同比下降38.24%。综合考虑内部和外部因素,预计央行在短期内加息几无可能,但资金面的情况不容乐观,且待外部市场稳定后,不排除央行重新启用利率工具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2月末,全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0.34万亿元,同比增长16.72%,增幅比上月末低1.73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2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25万亿元,同比增长21.01%,增幅比上月末低0.66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3.53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03万亿元,同比增长12.05%。在央行频繁上调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后,市场资金面目前仍然略显宽裕,但政策的累计效应将逐步释放,为防止调控政策的超调现象发生,今后在紧缩政策上央行或许会根据经济变化情况适时作出调整,密集的紧缩政策或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1.
今年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分别增长17%左右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6万亿元左右.均明显低于上年。  相似文献   

12.
叶檀 《商》2013,(3):9-9
由于中国广义货币(M2)位居世界第一,似成世界上通胀第一风险国。中国存在通胀风险,但未必不可控。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M2余额达到人民币97.42万亿元,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是美国的1.5倍。根据央行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央行资产规模在下降,说明中国在控制基础货币发放。截至2012年11月末,央行资产规模达到28.99万亿元,比10个月前的1月末,资产规模减少5100亿元。  相似文献   

13.
《财经界》2007,(10)
2007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7.78万亿元,同比增长17.06%,增长幅度比1季度末低0.21个百分点,比5月末高0.3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3.58万亿元,同比增长20.92%。2007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将依然强劲,央行回收流动性的任务依然艰巨。预计下半年信贷超速增长的势头不减,央行将继续使用数量型调控手段来回收流动性,此外央行可能继续提升法定准备金率,提高本外币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强对商业银行窗口指导等。  相似文献   

14.
王玉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2):105-107,150
利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我国静态和动态货币需求函数。结果显示: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与收入、利率、汇率、货币化程度、通货膨胀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我国可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且M1比M2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15.
当今,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一课题倍受研究学者关注。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吸收和借鉴相关研究方法,选取了1995年~2014年我国年度货币供应量(M1、M2)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分析的样本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来看,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有着正向影响效应。货币供应量M1和M2均为GDP的Grange原因,货币供应量M1和M2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实施冲击,短期时间里略有波动,但长期是趋于平稳,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国内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关系为研究对象,检验了货币供应量、存贷款利率、同业拆借利率等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基于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的实证数据进行分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数据期间内,货币供应量M1对股价变动的影响不显著,但M2和M3则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央行决定的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间接影响;银行间拆借利率对股价变动的影响则是显著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基本面判断(一)货币供应总量依然很充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规模决定了物价总水平,长期以来中国都存在货币超发的风险,为全球货币增长做出重要贡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M2余额达到人民币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是美国的1.5倍。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8.
元丹 《商》2012,(5):102-102
本文通过对我国2002年到2012年的MI、M2以及CPI的相关月度数据,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可以得出,货币M1供应量比货币M2供应量的变动对物价水平CPI的影响要明显,并且其影响时间更长,因此,对于控制物价水平CPI,可以通过调节M1和M2的供应量来加以调节,尤其是对M1的调控,更能起到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选取我国股改前后3年的利率、广义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中的M2和股票指数等经济时间序列为变量,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与现代计量经济技术,对比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调控效应,得出结论:全流通背景下,利率调控股票市场效果非常不理想;广义货币乘数调控股票市场效果非常显著,货币供应量M2调控股票市场效果一般,央行利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调控股票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商》2015,(9)
本文为解释社会融资规模是否能更好的观测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活动走向,选用货币供应量M2、国内生产总值GDP、社会融资总量、新增人民币贷款为样本数据,运用Eviews5.0计量经济软件分别分析了M2、社会融资总量、新增人民贷款与GDP的相关程度,并得出社会融资量的确优于新增人民币贷款,能够更好地解释经济的发展,但现阶段的货币供应量目标仍然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中的不可或缺的中间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