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荷兰农业的现状和地位西欧小国荷兰,国土面积总数为4.15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仅有3.4万平方公里,人口1560方,人口密度为459人/km2。全国有农业用地200多万公顷,其中耕地89方公顷,占农业用地的44.5%,牧场106万公顷,占农业用地的53%,其他5万公顷,占2.5%,人均占有水平比我国人均数还低,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然而,一个资源贫乏,人口小国,现在却成为世界著名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大国。在欧盟,荷兰是仅次于法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在世界,是仅次于美国、法国的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从农产品进出口额看,…  相似文献   

2.
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日益恶化、人口日益剧增,是地球人类共同面临的三大威胁.对于中国,危情更甚:过去的半个多世纪,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水土流失面积占了1/3,再加上天然就无法居住区占去1/3,而人口从6亿多增至13亿多,导致中华民族的陆地生存空间减少超过1倍.衡量人均资源的两个重要指标人均占有耕地和淡水分别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和1/6.广东上述危情甚上加甚:人均占有耕地不足全国平均数的1/2,人均拥有各种能源资源不足全国平均数的1/20,所需能源94%要靠省外调入或国外进口.……  相似文献   

3.
日本国土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1995年耕地面积51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3.6%,人均耕地仅有0.04公顷。山地约占80%,耕地分布较分散,斜坡地占的比重较大。因此,分布在山上的小块梯田在耕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耕作,特别是机械化作业有较大影响。日本属于海洋性温和气候,比较适合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尤其是水稻。除北海道外,基本上一年都可种植两茬作物。另外,由于日本的土地肥力低,再加上坡度大、雨量多,土壤肥力流失严重。正是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就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顺利地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白城市委一届五次会议提出了——在经济总量再造一个白城的目标和任务。现在,就如何实现总量突破,整体推进,兴市富民这一宏伟蓝图,作一下透视。一、"再造一个白城"的提出和理论依据理由之一,适宜的区位优势。白城位于吉林、黑龙江、内蒙3省区的结合部。平齐、长白、白阿、通让4条铁路和图乌、长白、平齐3条公路交汇贯通;大安港抵珲春直至俄罗斯勃塞图和扎鲁比诺港。其中,铁路年运量900多万吨,客运量1030万人次;大安港水运吞吐100万吨。理由之二,资源比较丰富。全市总面积25711km~2,居全省第二位,占全省的13.7%;人均占有土地1.3公顷,分别占全省、全国人均占有土地的1.7倍和1.54倍。据1990年详查,全市实在耕地80万公顷,人均0.42公  相似文献   

5.
开展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环保投资(支出)对比分析,可以为明确我国环保投资(支出)规模能否满足阶段性需求提供重要参考。文章选取处于相同时期的中国与欧盟地区、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中国与波兰,围绕环保支出和环保固定资产投资情况,针对相同统计口径,开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2~2013年,我国环保支出占GDP的比例平均值为1.14%,比基本越过治污高峰的欧盟28国平均水平(2.15%)少1.01个百分点。中国污染治理设施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平均值为1.3%,比欧盟成员国平均值少2.5个百分点。2013年中国环保支出占GDP的比例为1.21%,比人均GDP大致类似的波兰相同发展阶段(2004年)占比低0.53个百分点,污染治理设施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比波兰相同发展阶段低3.4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正> 安徽淮北地区土壤脊薄,农业现代化水平低、经营粗放、农作物产量水平不高、在省内和全国都是低产区。但是,淮北地区是省内唯一的大平原。人少地多,土地辽阔,有耕地3,304万亩,占全省耕地的49.3%。人均耕地1.83亩,比全省人均耕地1.42亩多O.41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因此,我们既要看到淮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差的一面,又要看到它的优势和发展生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334.0万公顷,其中,玉米的播种面积为3811.6万公顷,占比高达33.63%.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3.5万吨,其中,玉米总产量22458.0万吨,占比为36.14%.全国粮食单产5482.9公斤/公顷,同比提高1.8%,其中,玉米单产为5891.9公斤/公顷,比全国粮食单产量高409公斤/公顷.数据表明,玉米在我国粮食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均耕地0.1公顷是世界人均耕地的44%,现在的人均耕地比1952年减少40%以上。我们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应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我国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0.12公顷,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草场资源人均占有量0.33公顷,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0%。我国淡水资源非常贫乏,只有世界淡水总量的80%,人均占有量不足21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人均水资源排在世界第110位。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民承担的费用和劳务仍然很重,在少数地方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据农业部对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缺西藏)的统计,1990年农村人口在定项内的村提留、乡统筹费人均是41.15元,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7.88%,比国务院规定的5%高出2.88个百分点,人均比1980年增加了4.05元,增长了0.2个百分点;同期,农民人均还承担16元的社会性收费、罚款、集资、摊派,两项合计,已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10.95%。1991年,农村人口在定项内的村提留、乡统筹费人均是44.55元,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7.94%,比1990年上升了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更好地促进无锡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今年3月份对澳新农业进行了考察,感到澳新农业尤其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值得借鉴和学习。一、农业发展资源丰富,优势明显澳大利亚是一个以农牧业、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的国家,盛产羊、牛、小麦和蔗糖等农产品。澳洲的农业占GDP的比重高达70%,农业生产优势明显:一是地域辽阔,人均耕地面积多。全国总面积76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000万人,每平方公里平均2.3人;全国农牧业用地约4.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3%,农业人均农牧业用地27公顷,人均耕地面积近3公顷。二是适宜耕种…  相似文献   

11.
一、促进西部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实现存量资源的优化重组 一个明显事实是,广大西部省区不仅在经济总量上在国民经济整体中所占比重明显偏低,而且人均占有的工业化资源也比东部地区相去甚远。如工业化程度最低的贵州,人均占有的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分别只达全国平均水平的41.69%和42.16%,人均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竟分别只达全国平均水平的26.48%和30.63%。这  相似文献   

12.
我国耕地面积人均不足1.4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比上年度末的18.31亿亩净减少460.2万亩。说明我国目前人均耕地只有1.39亩,不足1.4亩。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报告显示,全国31个省(区、市)土地调查面积中,农用地98.58亿亩,占69.1%;建设用地4.85亿亩,占3.4%;未利用地39.17亿亩,占27.5%。2006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387.8万亩(其中当年建设占用耕地251.0万亩,比“十五”年均建设占用耕地减少24%,往年未变更上报的建设占用耕地136.8万亩);灾毁耕地53.8万亩;生态退耕509.1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60.3万亩。这四项共减少耕地1011.0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  相似文献   

13.
一、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的对立统一 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最新公报显示,全国耕地面积19.5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0.106公顷(1.59亩),仍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而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时期广东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日益恶化、人口日益剧增, 是地球人类共同面临的三大威胁。对于中国,危情更甚:过去的半个多世纪,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水土流失面积占了1/3,再加上天然就无法居住区占去1/3,而人口从6亿多增至13亿多, 导致中华民族的陆地生存空间减少超过1倍。衡量人均资源的两个重要指标人均占有耕地和淡水分别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国以来,中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目前,中国有耕地22亿亩,人均耕地1.8亩,是世界人均耕地的1/2,1996年粮食总产量4900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08公斤。2030年前后,是中国人口的顶峰时期,有可能突破16亿。16亿人口,以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需要6400亿公斤粮食。即使耕地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到2030年仍然有22亿亩耕地,但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1500亿公斤粮食,难度是不小的。  相似文献   

16.
九十年代我国农业发展的技术经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因素。我国平均每人占有耕地1.7亩,只相当于世界水平人均占有量的1/4,预计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将达到13亿,耕地面积将由现在的20.5亿亩减少到19亿亩。人均耕地面积将减少到1.5亩。我国耕地不仅数量有限,质量也较差,优质良田仅占22%,中低产田占78%,总耕地中有59%缺磷,23%缺钾,14%磷钾俱缺,耕层较浅的土地占26%,土地板结的占12%,故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并没有很大的自然资源优势,纯属资源高强度约束型。  相似文献   

17.
侯书屏 《经济视角》2000,(12):36-37
白城市洮北区三合乡宝山村,共有5个社,355个农户,总人口1182人。耕地面积678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57公顷。连续几年,宝山村农民人均收入在全乡名列前茅,率先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究其原因,那里活跃  相似文献   

18.
一、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的对立统一 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最新公报显示,全国耕地面积19.5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0.106公顷(1.59亩),仍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而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  相似文献   

19.
政经信息     
据对广东省30个调查市(县、区)256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首季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231.07元,同比(下同)增加125.21元,增长11.3%。增幅比上年同期高4.6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1%;人均现金支出1030.91元增长6.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现金收支步入良性增长通道,增速加快。  相似文献   

20.
杨明 《新经济》2009,(1):101-103
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日益恶化、人口日益剧增,是地球人类共同面临的三大威胁。对于中国,危情更甚:过去的半个多世纪,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水土流失面积占了113,再加上天然就无法居住区占去113,而人口从6亿多增至13亿多,导致中华民族的陆地生存空间减少超过1倍。衡量人均资源的两个重要指标人均占有耕地和淡水分别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和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