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鑫钰 《生产力研究》2006,(2):63-64,130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势不可挡,面对美国以及世界各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变革,中国的金融业将如何面对国际金融巨头的竞争?文章就中国金融业如何借鉴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构建自己的混业经营体系作出了回答。  相似文献   

2.
郭慧琳 《经济师》2004,(10):219-220
伴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混业经营逐步成为国际商业银行发展的基本模式。从长远的发展趋势看 ,中国金融业必将融入全球竞争之中 ,我国的商业银行将面临着世界各国集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于一身的金融巨头的竞争 ,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实施混业经营 ,提高自身竞争力 ,适应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3.
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一直是世界各国在各自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的两种形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国家走上了混业经营的道路,并且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条件,在混业经营的前提下采取了不同的具体模式。中国的金融业相比其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面对金融全球化的形势,中国一直采取的分业经营形式面临向混业形式转变的必然趋势。对比”全能银行”模式和“金融集团”模式,提出我国金融混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1999年,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 《金融现代化法案》,废除了1933年制定的,一度成为各国金融立法模式和世界金融分业制度的鼻祖《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局面,开创了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新纪元。在此之前,以德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全能型银行早已实行混业经营。混业经营已成为当前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中国金融业作为国际金融业的一部分,应当顺应世界潮流,适应市场需要,尽早实行混业经营。 所谓混业经营,一般指同一金融机构可以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促进金融…  相似文献   

5.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燕  王娟 《经济师》2010,(9):196-197,199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兴起,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流。1999年11月4日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生效,标志混业经营体制将成为世界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但是我国还缺乏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的经济金融环境,贸然进行转换必造成混乱。因此必须营造一个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制度环境,混业经营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从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业经验看,混业经营将是我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由此,我国金融监管也必须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6.
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正式签署生效,标志着美国在世纪之交放弃分业经营模式进入混业经营的新纪元。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活动全球一体化趋势不断强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放弃原先的金融分业管制政策,致使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热衷于多元化经营并采取兼并收购等手段向其他业务领域渗透。伴随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可以预期,混业经营将成为国际上各国金融业经营模式发展的基本模式。从长远来看,中国金融业最终将融入全球竞争之中,与世界各国集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于一身的金融巨头进行角逐,中国金融业实现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体制变革是必然的,也是可能的。本文将结合美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混业分业经营的优劣比较及我国分业经营的现状分析我国金融业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杨薇 《当代经济》2006,(14):90-91
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正式签署生效,标志着美国在世纪之交放弃分业经营模式进入混业经营的新纪元.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活动全球一体化趋势不断强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放弃原先的金融分业管制政策,致使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热衷于多元化经营并采取兼并收购等手段向其他业务领域渗透.伴随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可以预期,混业经营将成为国际上各国金融业经营模式发展的基本模式.从长远来看,中国金融业最终将融入全球竞争之中,与世界各国集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于一身的金融巨头进行角逐,中国金融业实现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体制变革是必然的,也是可能的.本文将结合美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混业分业经营的优劣比较及我国分业经营的现状分析我国金融业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石磊 《时代经贸》2008,6(2):159-16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创新的层出不求,经营单一业务的金融机构已经很难能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混业经营已成为世界金融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金融业仍实行分业经营,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金融业必须要紧跟国际潮流,在充分分析国情的基础上,逐步走出分业经营,实现混业经营,以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应对国际挑战。  相似文献   

9.
浅谈我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创新的层出不求,经营单一业务的金融机构已经很难能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混业经营已成为世界金融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金融业仍实行分业经营,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金融业必须要紧跟国际潮流,在充分分析国情的基础上,逐步走出分业经营,实现混业经营,以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应对国际挑战.  相似文献   

10.
石磊 《时代经贸》2008,6(4):159-16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创新的层出不求,经营单一业务的金融机构已经很难能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混业经营已成为世界金融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金融业仍实行分业经营,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金融业必须要紧跟国际潮流,在充分分析国情的基础上,逐步走出分业经营,实现混业经营,以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应对国际挑战.  相似文献   

11.
从国际变迁谈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杰 《经济师》2001,(1):114-115
在国际金融领域,主要采用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两种模式,其涵盖了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在内的整个金融市场。过去,混业经营主要以德国为代表,分业经营主要以美、日为代表,而在金融一体化、全球化、自由化的浪潮冲击下,美、日等国从80年代开始,已逐步取消对混业经营的限制,趋向于混业经营模式,使混业经营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加入WTO日益临近,国内金融业也应尽早审视目前的分业经营模式,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加快金融改革步伐,以实现与国际金融接轨。本文主要就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分离与融合,探讨国内金融混业经营的…  相似文献   

12.
金融业混业经营是21世纪世界金融业发展的趋势。然而,我国现行有关金融法规规定,我国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实行分业经营与分类监管体制,商业银行在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这一体制在过去对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面对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国内经济金融情况变化和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体制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发达国家纷纷放弃分业经营模式,使得混业经营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加之金融全球化突出了全能银行的竞争优势,更加剧了这一趋势的发展。然而,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实行的是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分业经营与分类监管的体制。笔者认为,这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金融机构发展不规范、金融风险较大等特定条件下的正确选择。近年来,这种选择对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国也可根据已经变化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适时估新的抉择,以确保我国金融业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发展变化的分析,提出自己对国内金融业经营体制选择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金融监管技术及金融业自律行为的欠缺,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金融业分业 经营模式,银行不能经营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但是世界各国的金融业发展告诉我们,混业 经营将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金 融业也必将向混业经营发展。   一、 WTO推动了金融业混业经营   中国即将加入 WTO,中国金融业将融入世界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轨道,因此必须按照 WTO 制定的游戏规则进行运作。这中间,金融机构一定要按照国际成熟市场的经验,打破分业经 营的限制,逐步实现混业经营,在金融…  相似文献   

15.
混业经营: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我国目前实行的金融业分业经营与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相悖。面对加入WTO后的新形势,我国金融业应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和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采取措施实行混业经营,以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6.
厉敏萍 《经济师》2004,(11):225-225
混业经营是当前国际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我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也必须采取措施实行混业经营 ,以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7.
再有3年多时间,外资金融机构就可以按我国入世的条款,凭借其资本实力、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经营优势,同中资银行展开直接全面的竞争。面对日益紧迫的形势,理论界有人提出“打破银证藩篱,力促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主张。但目前开展混业经营的时机尚不成熟,但从世界金融形势看,银行混业经营已  相似文献   

18.
曹远征 《经济导刊》2002,(12):42-45
混业经营 大势所趋 进入20世纪80年代,分业与混业经营模式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化了。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全球化,金融业经营的区域范围和规模逐渐扩大,新的市场需求不断催生金融产品创新;另一方面,高新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金融业的内在风险管理能力和外在的监管能力。随着金融制度创新活动的深化,金融业出现了由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向混业经营、综合监管过渡的趋  相似文献   

19.
匡晖  涂月圆 《时代经贸》2012,(22):156-158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以及世界金融业的飞速发展,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世界银行未来发展的主要模式。但是,就目前我国银行经营模式来看,仍然是以分业经营为主,但已经朝着混业经营的方向发展,同时国家也对银行的混业经营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所以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探讨我国银行的混业经营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银行实施混业经营的必然性,并就如何加强我国银行的混业经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取决于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并随之变化。用辨证的观点分析中外金融业的一般演变史、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的未来走向,但是我们需要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由分业到混业的渐进式的金融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