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马上 《北京房地产》2002,(10):15-17
1、什么是农转居人员? 我国实行的是两种土地所有制:城镇土地国家所有,农村土地由农村集体组织所有。建国以来,因国家和单位建设需要,经政府批准后,征用农村集体土地用于城市建设,并将因土地减少而富余出来的农民转为城市居民,由征地单位对转居达到就业年龄的人员安排工作或给予补偿自行就业。因此,农  相似文献   

2.
城八区房管局、房改办,各有关单位: 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在丰台区试点的基础上,其他城近郊区也相继出台了本市农转居人员购买安置住房实施办法,现将执行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农转居人员和安置住房的认定 本通知所指农转居人员是指本市行政区内因国家或单位建设需要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所形成的农转居人员,农转居人员的安置住房是指征地过程中拆除农转居人员的自有  相似文献   

3.
解决征地过程中的失地农民补偿安置问题,应该把保障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作为最低目标,在征地补偿制定过程中,尽量多考虑失地农民利益,应该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征地补偿安置政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天元区在发挥土地资源优势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在城郊集体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补偿标准补偿范围偏低偏窄、征地收益分配不合理而导致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土地征收主体多程序不完备而导致操作不规范;失地农民安置方式单一而导致社会保障不到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主要途径是适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合理分配土地收益、严格规范征地行为、多渠道安置失地农民,着力构建失地农民的长效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建设征地补偿安置办法》(148号令)是在《北京市建设征地农转工人员安置办法》(1993年年16号令)的基础上修改制定的。在2002年开始修改16号令时,拟修改16号令制定出“北京市建设征地办法”,包括征地程序、征地补偿、征地农民安置等相关内容,即涵盖整个征地有关内容。但在2003年10月,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有关征地范围、征地程序等问题需要重新论证,所以主要针对征地补偿和安置等方面问题制定了《北京市建设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其中有一部分程序性规定,但主要是为了与征地补偿安置的问题进行配套。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中,大批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而成为了失地农民.就现阶段我国的实情,失地农民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农民就业观很难有根本性转变,就业困难,生活质量下降;政府补偿形式单一,社会保障覆盖面窄、水平低.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现今征地制度还存在缺陷,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所以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必须要建立新型就业培训机制,构建政府主导型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以厦门市2005年以来为解决失地农民安置而实施的"金包银"工程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其发展现状,探讨被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研究发现,"工有其业"已成为被动城市化进程中解决失地农民安置问题的真正难点,尚需更多综合有效的配套措施,以帮助失地农民积累起能够在城市生存与生活下去的资本,最终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被大量征用,许多农民成为失地农民,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已为政界和学界所关注.笔者在对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以江苏、浙江两个典型省份为例,总结两省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从而为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障失地农民权益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祝良才  江鹏 《民营科技》2011,(10):137-137
从土地征用的概念和性质出发,讨论了我国征地补偿和安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征地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完善征地有关的法律规定,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才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土地征用存在的问题,从而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提高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罗丹 《民营科技》2008,(3):75-75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地通过征用变成城镇建设用地的数量不断增加,速度不断提升,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一个又一个城中村的形成,不仅由此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产生了倍受关注的“失地农民问题”。试图通过分析我国征地制度及失地农民安置补偿的现状,揭示失地农民问题的实质,并通过对国外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方法和国内现有的解决失地农民的各种尝试进行分析,论述了其具体内容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相较于上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与职业能力,且普遍存在强烈的城市融入欲望。故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考察职业能力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的促进作用,需考虑社会资本作为新型社会关系在其中的调节效应。本文构建社会资本调节下职业能力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促进机理的理论假设模型,借助问卷调研进行计量分析,验证相关假设。结果显示,职业能力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的促进作用及社会资本对职业能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的调节效应均显著。鉴于此,应采取积极对策增强职业能力,优化社会资本转化渠道,提升社会资本水平,加速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促进其向市民转化。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变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系统模式研究了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网络重构过程,指出随着谋生方式由农业生产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进城农民工正在逐步建立起以业缘关系为基础的新的社会纽带,并使之成为其社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由进城农民工一手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正在成为他们在城市生活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本.  相似文献   

13.
就业能力对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恩立 《城市问题》2012,(7):96-102
就业是民生之本,提升就业能力可为改善农民工的城市生存发展处境提供基础性条件,进而影响其城市居留意愿。本文基于对上海市1026份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这一群体就业能力因素对于其城市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业能力的五个核心指标中教育程度、就业服务享有、社会网络以及职业类型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城市居留意愿,而工会参与因素影响不显著;传统变量中只有婚姻状况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显示,适恰的就业能力支持政策将既有助于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职业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其留城意愿、促进我国持续稳定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新城区建设呈加速发展态势,使城市发展获得质的飞跃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失地农民问题非常突出.目前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主要依靠经济补偿、社会保障为主,很难实质性地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本文以洛阳市洛南新区为例,对失地农民创业者特征、创业项目、创业融资、创业绩效和创业环境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自我创业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有效路径,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示范效益,但失地农民在创业的过程中,存在着创业环境不完善、创业项目层次不高、创业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为此,应该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自我创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5.
崔少鹏 《价值工程》2014,(14):229-230
"三农"问题是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问题,其根源在于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和经济发达省份,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随着农村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进城务工行为日趋显著。在此背景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综合素质和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早日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企业和社会都需要将工人作为"资产"来培养,而不能仅仅视为"资源"来消耗,以适应"新型蓝领"不断变化的就业诉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进程的协调关系.认为,改革开放前的30年是不发展的协调;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是发展中的初步协调;现在应着力解决走向成熟协调的十个突出问题:建立最低工资制;八小时工作制;劳动环境和劳动保护;农民工住房;农民工养老保障;农民工医疗;农民工培训;农民工子女教育;工资拖欠;进城交通成本.本文还认为,我国大多数农区大多数农户,其所经营的农业实际早已破产.为什么规模庞大的中国农业还能维持再生产?为什么规模庞大的中国农民还能维持生计?主要靠2亿多农民进城做工和在乡镇企业做工.他们给农户每年带来约一万亿元的收入,支撑中国农业和农民生活的真正秘密正在于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已经开始具有全面建设较低水平社会保障制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既不是供给过剩,也不是需求不足,更不是增长过快,而是分配不公.其根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经济增长初始阶段要素占有的不公.只要初始阶段要素的占有存在问题,不论增长的过程是否公平,最后的结果一定是社会结构的失衡.而一旦失衡的社会结构被锁定,再分配的社会成本就会极其巨大.其中,空间要素占有的先天不公,决定了居住在城市的公民和居住在乡村的居民在参与经济转型、分享经济成长所有机会的不公.城市土地是财富积累的主要手段,尽可能地将城市土地在经济增长的初始阶段平均地分配给全体公民,是避免社会分配失衡的主要途径.依靠市场,并不能自动实现城市土地初始所有权的公平分配,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为居民提供基本的住房,则是政府少数几个最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与失地农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化的视角对当前失地农民问题进行了重新解读,提出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本质在于城市吸纳能力与农村劳动力的释放规模之间的失衡,并在此基础之上详细剖析了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统筹城乡发展内涵介绍,结合重庆市为统筹城乡发展所做的土地改革探索,分析了重庆市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改革、"地票"制度建立及农村土地交易所创设、农民转市民农村集体土地退出与利用探索对于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重庆市在土地改革上的探索为确保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顺利推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最后提出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土地改革要以充分保障农民权益为前提,土地改革的重点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