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共宁波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于5月24日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宁波的决定》,力争到2016年成为国家级生态市;到2020年进入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率先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奇在会上讲话。会议指出,建设美丽宁波是发展所需、民心所盼,必须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最大实事,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美丽宁波。把美丽宁波建设融入实现"两个基本"目标、建设"四好示范区"的全过程,进一步推动形成"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生态环境是永续发展的基本要素"、"生态品质是普惠共享的民生福祉"、"生态建设是全民参与的社会工程"这四种共识,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发展生态文明,努力以生态之美、环境之美彰显宁波之美。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被赋予了全新内涵。深圳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于2014年颁布实施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深圳的决定》及其实施方案用于指导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强化体制机制保障"作为美丽深圳建设的制度保障和路径选择。本文通过解读国家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内涵及要求,总结深圳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深圳在新时期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中共十八大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在广西努力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建设"美丽广西"的大背景下,文章在分析广西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完善政策法规,强化科技支撑,加大执法力度,加强交流合作,统筹城乡环保等措施,进一步推进广西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丹 《理论观察》2014,(7):70-72
"中原兴则中华兴",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将是从根本上体现中国整体发展的一个标志,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原经济区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原经济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生态意识薄弱、经济粗放增长、科技相对落后、区域法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推动中原经济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树立现代生态价值观、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同时促进生态科技发展、加强生态制度建设,为中原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确价值导向、良好经济基础、有力科技支撑及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5.
陈利幸 《宁波通讯》2013,(23):31-33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文明形态和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作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委“坚持生态立省方略、加快建设生态浙江”和宁波市委“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宁波”的决策部署,立足北仑开发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6.
近日,奉化市政协围绕市委作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举办了“开发‘山上奉化’建设生态人居”的论坛。宁波市委政研室、奉化市发改局、规划局等单位同志从不同视角,对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前瞻性、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使我们对着力构建具有奉化特色的生态城市发展体系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生态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生态文明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必须以维护人类经济利益为前提。生态文明的建设不能离开人类经济的发展,而人类经济的发展在现阶段必须实行人的生态化转向。具体我们可以从硬约束和软约束两方面着手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进程中后发展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成为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这些地区普遍存在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传统发展模式盛行、产业结构不合理、政府考评机制偏颇等问题。后发展地区应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强化生态文明政策措施,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谋求"绿色崛起"。  相似文献   

9.
李姣 《改革与开放》2012,(4):32-33,35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决定制约着其它关系.深入挖掘和论述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国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邹军 《老区建设》2011,(13):33-36
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环境保护,是党和国家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全县人民永远享有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生态、一流的环境目标,将"生态立县,绿色崛起"作为发展的战略定位,积极探索县域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路子,着力提高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群众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为兴国跨越赶超发展创造更加优越的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11.
谢霞 《宁波通讯》2013,(10):54-61
4月,浙江省水利厅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向水利部提出关于申请将宁波市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请示;5月,在宁波市委正式出台的《关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宁波的决定》中,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被列入其中。依水而生,因水而兴,可以说是宁波这个临港城市发展繁荣的内生特质。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对全局的影响将更为重大,地位愈加凸显。市委、市政府在两个月内如此频频出拳,也正好印证了这一事实。要打造"美丽宁波",水利必先行。然而,在全球气候变化及我国进入资源瓶颈期越来越显著的经济转型期的背景下,要建设水生态文明显然并不轻松。如何克服困难?有哪些有效的应对措施?对百姓意味着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市水利局局长张拓原。  相似文献   

12.
《宁波通讯》2005,(10):54-55
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作出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宁波市委十届四次全会作出了《中共宁波市委关于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决定》,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已成为余姚市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重大课题。近段,我们对余姚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13.
张望 《宁波通讯》2013,(5):54-54
自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来,各地推动文化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相继出台,宁波也于2011年底通过《中共宁波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文化强市的目标。文化产业进入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理念所具有的生态观,应该是兼容平衡与发展两种取向,既符合人类利益,又符合生态规律的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体现了我国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一,这是我党生存理念的新发展,也是纵览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一贯坚持的战略。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重大生态屏障是城市生态的生命线,是城市全方位发展的基础性保障,是宁波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区域环境承载力提升的现实所需和必然要求。宁波重大生态屏障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想是构筑"四屏五廊多区"的市域重大生态屏障体系,推进"四屏"建设和功能提升,治理优化五大生态走廊,加快建设城乡生态功能区块,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全覆盖、多层次、立体化的生态安全网络。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一直坚持实施生态省发展战略并大力推进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黑龙江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工作,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保障机制,健全组织领导保障机制、完善法治监督保障机制、构筑基础设施体系保障机制、构建生态文化体系保障机制、强化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创新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为打造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实现美丽龙江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了一个创新性的制度,就是“划定生态红线”。这一决策,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无论是红线划定还是红线的守住,要成为全社会一体遵行的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规范,还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本源—衍生—发展”为研究思路,归纳了国内学者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研究成果。首先,围绕代际公平、生态红利等研究,厘清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本源。其次,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衍生研究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双碳研究、环境规制、生态价值补偿机制、应对人口发展问题等方面,阐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的重大问题。最后,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可以从理论创新和量化分析两个点突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及相关研究的深化,有助于释放更多生态红利。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全新的文明,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而达到的一种全新的文明建设形式,更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本文通过对公民生态文明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