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我国近海捕捞能力已经大大超过了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海洋渔业资源面临竭危险。因此,加强渔业资源管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已成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分析了我国近海洋业资源衰退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和保护渔业资源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洋渔业管理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守民 《渔政》2004,(2):10-11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渔业开始逐步恢复生产,直至70年代中后期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渔业的发展才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渔业的发展,坚持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坚持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和开放,更得益于“依法治渔、依法兴渔”的发展战略以及中国政府保护渔业资源和环境的坚强决心。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渔业法制建没和对渔业实施监督管理,加强渔业行政执法队伍和执法手段建设,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强对渔业资源和水域环境的监测和科研工作,加强对水生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管理工作,积极开展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从渔业资源和渔船生产情况探讨渔政管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虎 《渔政》2009,(1):25-27
国家自1995年实施伏季休渔以来.加大了对渔业的管理力度,渔业资源状况有所好转,但形势不容乐观。现就烟台市的渔业资源和捕捞渔船生产情况.分析目前渔政管理现状。  相似文献   

4.
张世东 《渔政》2006,(2):25-25
渔业资源是发展渔业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渔业资源保护工作的实际效果直接关系到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渔业生态环境,其影响持久而深远。我市内陆水域面积170万亩(不含鸭绿江流经我市233公里的面积),内陆水域渔业生产在我市渔业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几年,内陆水域渔业捕捞强度和渔业资源再生能力的矛盾日渐突出,捕捞产量急剧下降,渔获物的品种越来越少,个体越来越小,传统的名贵品种很少在渔获物中出现。渔民对渔业资源的恢复感到无望,部分渔政人员对此也失去了信心。就目前情况看,渔业资源的保护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渔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实施给我国渔业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为了合理开发和保护渔业资源,提高渔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必须加强对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的经济学研究,为此首先要了解目前国际上的研究进展。本文回顾了世界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的演变和经济学界对渔业资源管理制度的研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对于渔业资源连带性流失的研究目前相对较少,因为渔业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不好衡量,但是此问题在现实中又是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本文提供了一种级差模型对渔业资源连带性流失价值进行模糊评价,对于研究渔业资源的相互影响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来稿摘登     
来稿摘登必须解决渔业资源浪费问题山东省文登市渔监站王祖山李寿岩资源是发展经济之本。海洋作为二十一世纪新的经济增长基地,渔业占居着很大比重。然而,我国目前渔业资源浪费现象极为突出。其表现一是不合理的捕捞,二是水产养殖业缺乏科学的管理。首先看捕捞业。虽然...  相似文献   

8.
我国江海渔业资源衰退及保护现状扫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中国现有水生生物2万多种,具有保留物种数量大、生态系统类型齐全等特点。但近年来由于水域污染、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导致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大量水生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针对目前中国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捕捞生产效益下降的严峻形势,今后中国将继续完善海洋伏季休渔、长江禁渔期等现有禁渔区和禁渔期制度,并在珠江、黑龙江、黄河等主要流域及  相似文献   

9.
渔业资源是我国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不收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性质的资源税费,使由于渔业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开发和有效的保护,使由于渔业资源条件差别带来的级差收益不能得到合理配置,也使我国水产品的价格结构和税收结构产生扭曲现象。开发利用渔业资源不收资源税费造成的严重后果越来越明显。 一、渔业资源税费的性质。在我国目前的价格水平和管理体制下,使用自然水面、滩涂和近海渔场的生产者,通过捕捞和养殖水产品实现其价值,在目前水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市场  相似文献   

10.
鄱阳湖渔业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了鄱阳湖渔业资源的现状,分析了渔业资源存在的优势以及目前对其利用的不合理现象,并进一步从渔民思想的“惯性”、保护资源政策的落实情况、资源开发缺乏整体规划等方面分析了不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深层次原因,文章的最后提出了保护鄱阳湖渔业资源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1.
综合治理渤海恢复渔业摇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是我国的唯一内海,总面积7.8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曾是我国经济鱼虾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育肥场,黄海、渤海和东海北部的重要渔业资源有40%在这里产卵,历史上被誉为“鱼虾的摇篮”,在北方沿海经济发展和渔民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渤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主要经济鱼类不能形成渔汛,沿海渔民生产和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渔业经济严重滑坡。尽快恢复渤海渔业资源,充分发挥渤海在渔业生产和渔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文在深入了解南海渔业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冲突分析模型,对南海渔业资源开发的争端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要保持南海争议区渔业资源开发的稳定均衡,中国和周边国家在南海争议区主要采取不作为或者各自开发渔业资源.同时,论文指出共同开发应该作为南海渔业争端的一个过渡期或者一种手段.中国与周边各国进行共同开发是为了维护海洋权益的最大化,但在时机成熟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中国应当考虑实行单独开发.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1957—1995年的东海区渔业统计资料,应用schaefer’s剩余产量模型,对东海区渔业生态系的生产力和目前的资源状况、资源利用程度、适宜捕捞强度,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东海区渔业资源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目标种资源利用过度,非传统经济鱼种资源尚有潜力;底层鱼类资源利用过度,中上层鱼类资源尚有潜力。目前的捕捞强度已远远超过了适宜捕捞强度。最后,提出了实现东海区渔业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南极海域辽阔,渔业资源丰富,科学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南极渔业资源至关重要。文章以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从捕捞物种、捕捞能力、磷虾产业等方面对南极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17-2020年南极海域渔业资源捕捞量持续上升,南极磷虾仍是主要开发利用的南极渔业资源;我国南极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活动起步较晚,核心技术积累不足,与挪威等国家技术差距较大,磷虾产业链亦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此,对我国参与南极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是吸收借鉴国际优秀实践,坚持南极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国内外合作,提升南极磷虾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三是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南极渔业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安庆市望江县武昌湖渔业资源及其综合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武昌湖的自然地理条件、渔业资源优势、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威胁等方面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武昌湖渔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和航运等巨大综合效益的宏伟工程,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峡库区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我国许多珍稀特产鱼类。但是库区蓄水后,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变对渔业资源造成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加强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势在必行,人们要树立“增强保护意识,珍爱渔业资源,维护健康库区,促进人水和谐”的观念,促进渔业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工放流增殖是把人工培养的生物种苗投入适宜的渔业资源水域,达到提高该水域的渔业资源量和改善该水域渔业资源结构的目的。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工放流发展较快,据有关资料表明2004年,全国共放流鱼类、对虾类、贝类等共计近200亿尾(只),渔业增殖放流资金共投入约1.5亿元,内陆流域放流数量约135亿尾(只),放流资金投入9107万元。农业部和环保总局2004年度《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人工增殖放流成为渔业部门实施渔业生态环境生态修复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2005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近日在长江口石洞口水域拉开帷幕。渔业资源是自然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鱼儿离不开水,水中也不能没有鱼。”科学规范地开展自然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山东省沾化县海洋与渔业局按照省政府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的要求,全面启动全县渔业资源修复行动,再造渤海“黄金渔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发展生态渔业,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和加强渔业资源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增城市渔业生产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