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卓 《特区经济》2009,(7):17-20
本文以中国加入中日韩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国家的经济指标时间序列(1980~2007年)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假定条件下我国经济贸易主要相关影响要素,从而进行了经济动向分析,为我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卓 《特区经济》2009,(9):13-15
本文以东盟加入中日韩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为研究对象,在假定条件下通过对相关国家的经济指标时间序列(1980~2007年)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东盟五国经济相关影响要素的相关系数,进行经济动向分析,为东亚各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政策提供实证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认为: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贸易具有进口替代、出口创造和进口引致效应.本文通过分析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欧贸易的效应后得出: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对华出口创造效应强于进口引致效应,与日本对华FDI的贸易效应相反.对此,笔者通过比较欧盟、日本对华投资特点加以解释,以为中国调整FDI政策促进经济良性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卓  王博 《特区经济》2010,(3):18-19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一直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如何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探讨贸易效应的新内涵是该领域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相关国家的经济指标时间序列(1980~2007)进行了回归分析,找到了既定条件下韩国经济贸易的相关影响要素,为结盟成员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提供了经济动向分析。  相似文献   

5.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认为: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贸易具有进口替代、出口创造和进口引致效应。本文通过分析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欧贸易的效应后得出: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对华出口创造效应强于进口引致效应,与日本对华FDI的贸易效应相反。对此,笔者通过比较欧盟、日本对华投资特点加以解释,以为中国调整FDI政策促进经济良性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日本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及其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日本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其化工产业及其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1985~2008年的日本相关数据,制度性量化指标量化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以及估计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对人力资本吸收程度、技术吸收程度以及日本经济增长的影响,结论发现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越高,人力资本吸收速度越快,技术吸收速度增加对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  相似文献   

7.
美国实施反倾销贸易政策的动因与绩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美国反倾销贸易保护活动特征的分析,探讨了美国实施反倾销贸易保护政策的动因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强度,并对其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表明,反倾销贸易保护措施的实施往往受到利益集团的牵制,对一国整体福利来说并不一定有利。因此,在全球竞争中,为提高贸易效率,各国应建立更加开放的贸易体制。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拓展贸易引力模型对非洲两大重要区域经济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与西部非洲经济共同体(ECOWAS))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进行了评估和对比分析。区别于传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文章将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分为贸易创造效应、出口转移效应和进口转移效应,并考察了两个共同体成员国的重叠身份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显示:一方面,SADC和ECOWAS经济一体化均促进了区域内贸易的增加,并且产生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另一方面,SADC和ECOWAS的总贸易效应均高于模型预期,说明两者的经济一体化通过贸易显著地促进了成员国的福利,但是前者的值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拓展贸易引力模型对非洲两大重要区域经济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SADC)与西部非洲经济共同体(ECOWAS))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进行了评估和对比分析。区别于传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文章将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分为贸易创造效应、出口转移效应和进口转移效应,并考察了两个共同体成员国的重叠身份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显示:一方面,SADC和ECOWAS经济一体化均促进了区域内贸易的增加,并且产生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另一方面,SADC和ECOWAS的总贸易效应均高于模型预期,说明两者的经济一体化通过贸易显著地促进了成员国的福利,但是前者的值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大国间地缘政治博弈和相互制衡使国际局势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区域性冲突与摩擦时有发生。在全球化趋势下,国际政治冲突如何影响国际经济正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相关文献不断涌现,但深入的实证分析并不多见。作者基于2000—2015年中日政治关系与经贸往来的月度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结构突变检验与国际贸易中的引力模型,对国际政治冲突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中日政治冲突对中日贸易产生了破坏效应,冲突级别越高,破坏效应越大,但这种破坏效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第二,中日政治关系紧张还导致中日双边贸易部分向第三方国家转移,具有贸易转移效应,而且对中国的贸易转移效应要明显大于对日本的贸易转移效应。该研究不仅揭示了长期以来"政冷经热"与"政冷经冷"之争的根源,而且可为中国如何应对国际政治冲突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1.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是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密切关系也备受关注。本文将日本的主要贸易伙伴分为四组,实证分析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发现: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是贸易互补型的,其对日本的进出口贸易具有明显的长期促进作用;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引起其贸易顺差的一个重要因素,日本对美国等对日贸易逆差国的直接投资扩大了其与这组国家的贸易顺差;日本对NIEs、中国等的直接投资并不是导致日本产业空心化的主要原因。实证结论在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带动出口贸易、减少贸易摩擦以及在对外转移产业时避免国内产业空心化等方面为我国的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日本和韩国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外资主要来源地,双边贸易和投资日趋活跃,经贸关系不断深化.分析日本、韩国对华产业转移对我国贸易和我国对日、韩两国出口贸易所产生的效应,能够更好地指导中日、中韩经济合作实践,促进双边经济合作发展.实证分析表明,日本对华产业转移与我国贸易之间为互补关系,韩国对华产业转移和我国贸易之间则为替代关系.日、韩两国通过产业转移对华投资促进了中日、中韩出口贸易的增长,其中中韩出口贸易受到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东北亚区域一体化受到广泛关注,对于国内经济陷入困境的日本来说,适时地参与东北亚经贸合作可以缓解经济危机并为复苏本国经济提供新的途径.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日本在东北亚地区的商品贸易进行分析,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阐明日本与东北亚经贸合作的特点并对日本在东北亚经贸合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2-2010年中国进出口数据,利用混合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中国当前FTA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参与FTA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明显,而贸易转移效应较少;中国参与FTA明显推动了中国出口,而对进口影响因伙伴国不同而有所差异;FTA成立时间越长,体现出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越明显;FTA的贸易效应与伙伴国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FTA伙伴国地理距离越近,贸易效应越明显。中国应选择经济互补性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的国家缔结FTA,逐步扩大区域经济合作的地域范围,建立更广泛的区域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技术创新和贸易强国,美国和日本技术创新绩效与贸易结构的优化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并导致贸易竞争力的较大反差。本文借用固定市场份额法,对美日两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技术创新的产业分布和出口市场份额变动的结构效应进行分解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两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技术创新产业选择方向出现了明显的不同,从而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的转换出现了较大差异,美国结构成功转型,贸易竞争优势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日本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转型一直在摸索阶段,结构升级的缓慢是日本贸易竞争优势有所下降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全球贸易分析(GTAP)一般均衡(CGE)模型,就TPP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潜在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估。研究结果表明,TPP实施后,在贸易转移效应和美洲及亚洲纺织品服装区域性生产贸易网络(RPTN)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对美国、日本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主要为加拿大)市场的服装出口将大幅减少;中国纺织品一定程度上可以享受越南和亚洲地区TPP成员对进口纺织品需求增加而带来的额外出口机会,但也将面临日本纺织品贸易转移效应的冲击;日本加入TPP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负面影响巨大。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对于我国广大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了解TPP生效后出口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家层面贸易、产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葛飞秀  杨晓龙 《新疆财经》2011,(5):61-65,72
区域经贸合作已成为各国协调贸易政策的主导力量,尤其在2000年以后,区域经济自由化的发展对区域贸易效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就FTA贸易效应的研究方法及其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以便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郑云 《世界经济研究》2005,(12):69-73,78
本文首先运用Panel Data测算了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FDI技术外溢效应, 然后分析了两地区人力资本、经济开放度、R&D以及不同类型的FDI(来源于香港、澳门和台湾的 FGI和来源于欧盟、美国、日本的FDI)对技术外溢效应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不同地区的FDI具有不同的技术外溢效应,各地政府应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以获得更加显著的技术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19.
日本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及结构表明了该国服务贸易获取动态利益的能力,同时反映出一国服务业及服务贸易的发展程度、发展阶段及各部门不同的竞争优势。文章分析了日本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总体情况以及日本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商品结构、质量结构和区域结构,得出日本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总体发展水平较高,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结构合理的结论,并由此得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自从2009年国务院出台支持海西经济区发展的意见之后,海西经济区的经济受到较大的影响,其中对外贸易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为了了解海西经济区的对外贸易现状,分析国家出台发展意见后对海西经济区对外贸易发展是否存在刺激作用,会产生怎样的贸易效应,文章选取了海西经济区国民生产总值(GDP)与进出口贸易数据等对海西经济区的对外贸易现状、贸易竞争力指数,以及政策出台前后对外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海西经济区在国务院支持海西经济区发展意见出台后对外贸易存在创造效应,海西经济区的贸易总量也是呈上升增长的趋势,对外贸易竞争力指数也保持在水平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