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和丙烯酸(AA)等为原料,以蒸馏水为溶剂,采用前端聚合技术制备了丙烯酸接枝羧甲基纤维素超高吸水水凝胶。通过红外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引发剂、交联剂及CMC与AA的比率对前端聚合速率和水凝胶溶胀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条件对前端移动速率及水凝胶的溶胀率有重要影响,由前端聚合制备的丙烯酸接枝羧甲基纤维素的水凝胶具有超高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加入微凝胶进行改性后涂料印花黏合剂的使用性能.所合成的微凝胶可提高织物印花黏合剂触变性、流平性、膜的机械性能、牢度.微凝胶中交联剂、功能单体量和微凝胶在黏合剂中的比例等对其应用后织物的性能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水凝胶pH值对溶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aCl2为交联剂制备了一系列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水凝胶。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与海藻酸钠溶液的配比、交联剂的用量以及pH值对水凝胶溶胀率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pH值时水凝胶的红外谱图。结果表明,pH=1.0、3.0时,水凝胶收缩,而pH=5.0、7.4、9.0、13.0时,水凝胶溶胀随pH值增高,其溶胀率增大。当两者配比为1:3,pH 9.0时溶涨率最大。同时,红外谱图证明,水凝胶的pH敏感行为是氨基和羧基基团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热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壳聚糖(PVP/CS)水凝胶,利用红外光谱和电镜扫描对复合水凝胶进行表征,并讨论了交联剂用量、PVP加入量及CS加入量等主要条件对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S 0.2 g、PVP 0.3 g和甲醛1 m L时合成的水凝胶溶胀度超过300%。p H敏感性测试表明,当p H=5时复合水凝胶具有最大溶胀度。温度敏感性测试表明,在55℃时复合水凝胶具有最大溶胀度。抗菌性实验证明,PVP/CS水凝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无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PVA—KOH—H20体系碱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为基质,添加适量碳酸丙烯酯(PC)做增塑剂来提高性能。利用X一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技术分析、交流阻抗谱和循环伏安法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电解质以无定形态为主,含极少量晶相,PC的适量添加可以降低电解质膜的结晶度增大无定形区域,从而提高室温离子电导率,当PVA:PC=3:I(质量比)复合电解质膜的室温电导率最高可达4.41x10-2S/cm,同时电化学稳定窗口也满足使用要求(相对于不锈钢电极,其电压稳定窗口为3.5v)。  相似文献   

6.
用水性醋酸丁酸纤维素(CAB)改性羟基丙烯酸树脂,通过接枝改性,制备了满足水性金属闪光涂料要求的羟基丙烯酸树脂,介绍了CAB改性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合成方法和原理,并且对不同单体及不同工艺条件合成的树脂对金属闪光涂料的银粉排列定向,底色漆抗回溶性等性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夏伟 《大众商务》2009,(12):37-37
多功能可降解液态地膜是以褐煤、风化煤或泥炭对造纸黑液、海藻废液、酿酒废液或淀粉废液进行改性,通过木质素、纤维素和多糖在交联剂的作用下形成高分子,再与各种添加剂、硅肥、微量元素、农药和除草剂混合制取获得。其创新点有三:一是以秸秆为原料,既解决了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难题,又达到了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二是以秸秆为原料生产的可降解液态地膜具有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8.
以硝酸铝和硝酸锶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与微波法相结合制备SrAl2O4∶Eu2+,Dy3+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同时研究了烧结温度、硼酸的加入量以及激活剂铕和镝的比值等条件对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H2作还原气氛,烧结温度为1200℃,H3BO3的加入量为6wt%,激活剂铕和镝的比值为1/2.0时,性能最佳.SrA12O2∶ 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在水和光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l(OH)3白色沉淀和表面层的乳白色固体薄膜.  相似文献   

9.
磁性复合凝胶由于是一种典型的环境敏感水凝胶,它能通过磁场来调节其刺激响应性能。这些凝胶通常将磁粒子均匀分散在凝胶网络中,在磁场作用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凝胶能伸长、收缩或弯曲。磁性复合凝胶在人工肌肉、酶或细胞的固定、生物分离、药物控制释放和传感器等方面有许多潜在的用途。文章综述了磁性复合凝胶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同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两种及以上高分子的共混改性,是提高材料性能的简便而有效的方式.本研究以魔芋葡甘聚糖(KGM)和甲基纤维素(MC)按不同配比共混制膜,探讨其混溶性,并对共混膜结构进行初步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KGM/MC以9:1混合时,膜的透明度、断裂伸长率、水溶性较高,吸湿率较小,阻油性较好.特性粘度法、傅立叶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KGM/MC为部分相容体系,配比为7:3的共混膜达到最大相容性,KGM/MC分子间氢键网络增强,产生新的结晶区,膜的拉伸强度因而最大.通过添加适量明胶和甘油可改进其热封性和可塑性,可望作为可食可降解材料应用于方便面油料的包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