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2008年国务院批准了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从2009年11月1日起我国增值税将由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这是自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以来,税制改革的又一新突破。因此增值税相关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增值税是我国的主体税种,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增值税转型的改革,不仅有利于缓解重复征税问题,而且对完善税制,鼓励企业投资,  相似文献   

2.
增值税转型改革对煤炭企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菊芬 《魅力中国》2013,(13):63-63
增值税在我国的使用范围较广,在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增值税的使用也出现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因此,增值税的改革也随之而生。本文主要就增值税的转型改革来探讨对煤炭企业的相关影响,从增值税转型改革后的煤炭企业做深入的研究,以得出相关的结论,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相关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国本次增值税转型改革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进行统筹安排,虽然增值税转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国家财政收入,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本文以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地提出企业应对增值税转型的对策建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从目前种种迹象看,增值税转型与所得税改革已进入时间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公布2006年立法计划,8月即将开始审议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如果顺利,明年3月有望通过并实施,届时增值税转型有望一并推出,这是比较乐观的预计。说起来,增值税转型与所得税改革已是。喊叫”许久,但就是只见风,不见雨。往小了说,它的改革关系到企业的自身利益,往大了说,它的改革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可以这样讲,这两个税制改革称得上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增值税转型与所得税改革到底阻力在哪?如果改革要兼顾什么?为此,国内专家学者齐聚2006年度中国税收高层论坛热议增值税转型与所得税改革这一事关经济改革的大变革。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核心是在计算应缴增值税时,允许扣除购入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即“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转型后增值税征税范围中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主要是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准予抵扣的固定资产使用期限须超过一个会计年度。房屋、建筑物以及用于不动产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相似文献   

6.
孙玮 《中国经贸》2009,(6):79-79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增值税转型己成为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增值税的内涵及运行机理,并提出了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值税转型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莉 《北方经济》2006,(12):50-51
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启动新一轮的税制改革,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改革将是重要的一步。增值税转型,微观上看可以鼓励生产者的投资,为企业进行技术更新和改造提供动力;宏观上看,可促进基础产业和高新产业的发展,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着重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测算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实施增值税转型试点对财政及经济影响,进而阐述对增值税转型的拙见。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2006年到2010年期间,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所谓增值税转型,就是将中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自2004年7月1日起,先后在东北、中部等部分地区实行了四批改革试点。东北地区试点之初存在两大疑虑:一是怕对财政收入产生较人影响,导致财政“入不敷出”:二是担心加剧投资冲动,使已经过热的投资再被拉高。增值税转型改革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型增值税的弊端逐渐显露,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是我国税收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本文主要从增值税转型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出发,分析了我国增值税转型对电力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为应对此次增值税转型,电力企业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媛 《中国经贸》2011,(16):166-167
为进一步完善增值税税制,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国务院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此次改革有利于充分发挥增值税中性的优越性,促进企业技术改造,但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从微观层面运用面板三重差分模型(DDD)对增值税转型的效果进行了测算,发现增值税转型显著降低了劳动份额,并且显著降低了政府份额。为了探索其内在机制,基于收入分配的视角,进一步分析发现增值税转型对劳动份额存在两方面的效果,一是增值税转型降低政府份额,政府份额下降有利于增加劳动份额。二是增值税转型加剧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实证研究发现第二种效果大于第一种效果,最终降低了劳动报酬。研究补充了增值税改革的经验,为2015年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政策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维模 《特区经济》2009,(4):109-110
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因此本文在对增值税类型及改革实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我国增值税转型背景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增值税转型的全面实施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增值税的改革。我国增值税制度的改革可以分别从增值税转型和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来着手。 1.实行增值税转型。所谓增值税转型是指将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在这一转变过程如果维持现行税率不变,初步估算,增值税收入一年要减少 700亿元左右,这要财政全部承担下来,是难以承受的。但如果要保证增值税收入不减少,税率在原有税负水平上提高 6个百分点,在当前市场需求不足、价格难以较大提高的情况下,势必会增加企业的负担,企业也是难以承受的。因此,增值税转型不能采取“一揽子”方式,而应考虑采取以下两种…  相似文献   

14.
王云香 《魅力中国》2013,(26):79-80
在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完成后,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随之提上日程。本文拟将从增值税扩围改革的背景分析入手,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形势,充分阐述了增值税扩围改革的必要性.交通运输业属于生产性服务行业,所以文章主要以交通运输业为例,详细解析扩围改革过程中面临的纳税人划分标准、税率的确定标准、增值税征收范围以及发票管理这四大技术问题,最后对扩围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朱丹 《特区经济》2005,(7):159-160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04年9月14日联合下发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若干问题的规定》,从而正式拉开了讨论已久增值税转型改革序幕。虽然此次增值税转型改革是以在东北地区的试点为开始,但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也是可以预期的。本文以增值税  相似文献   

16.
于滨 《中国经贸》2010,(10):178-179
本文在对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回顾及实践效果分析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会计核算的影响变化,特别在对固定资产的处置方面与原生产型增值税的区别,具体在固定资产的购进、清算及视同销售等环节的影响进行了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月1日,我国进行增值税转型改革,由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改革改重要的一个影响是固定资产的计价及核算发生了变化.文章就新增值税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作了解读,并对新增值税条例的影响及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此次转型改革,财政收入预计减收超过1200亿元,这必将成为中国历史上单项税制改革减税力度最大的一次。文章主要回顾了我国增值税开征及转型的主要历程,并对转型所带来的积极和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扩大了增值税的抵扣范围,这对企业来说是一大利好,但对财政收入则是直接减少税收。本文主要从企业、财政收入和就业三个角度分析了增值税转型对珠三角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未来增值税改革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增值税制转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玮 《山东经济》2004,20(1):43-45
我国目前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选择,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其弊端日益显露,需要加以改革和完善,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本文对生产型增值税的实行动因、效果和缺陷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现有文献对转型本身研究不够的现实,着重分析了增值税转型中的难点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