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近代中国海关的殖民化过程中,关税税则税率制订权逐步丧失,使帝国主义列强得以从中对海关加以操纵并为其利用,为其侵华政策服务;同时中国海关也完全成为列强进行殖民掠夺和侵略的工具,成为凌驾于中国主权之上的独立王国。  相似文献   

2.
由于早期受西方教育的经历,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英美等西方列强抱有理想主义的好感。希望以英美为师,外交方面更希望在革命中模仿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手段,向英美等西方列强求助,在不触动帝国主义国家的既得利益基础上得到他们的同情及帮助。辛亥革命受帝国主义国家干扰并失败以后,孙中山先生逐步认识到西方列强的本质,此时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给他带来了新的革命思路。他提出了"联俄"的外交政策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张,从而实现了在外交思想上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3.
洋行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特有的社会现象,作为外国人在华经营的商业机构,它伴随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而孽生,又伴随列强在华特权丧失而消亡。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的通商口岸,曾经吸引了几百家外国洋行在此落户。依仗资本优势和不平等条约的保护,洋行在这里将触角深入到中国腹地,搜刮内陆地区的物产,其中毛皮原料是主要的大肆掠夺的物品之一。几十年里洋行掠走的毛皮数量惊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皮革业和毛纺织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州城区西南角,有一个面积仅0.3平方公里的椭圆形小岛,绿树掩映使之像一块翡翠镶嵌在珠江岸边,她就是建国前英、法等国在广州的租界——沙面。租界,是近代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基地。1857年英法侵略者盯上了沙面。1861年9月3日,广东官员劳崇光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租约,从此,沙面成为我国最早的租界之一,甚至在入口处树立起“华人与狗不准进入”的牌子。此后,包括英国、美国、法国、日本、德国、荷兰、葡萄牙、丹麦、瑞典、伊朗、阿富汗等19个国家相继在这里兴建了领事馆、银行、洋行、教堂、学校、旅馆和住宅等建筑。…  相似文献   

5.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面对拮据的国家财政状况,希冀通过改革税制体系,增容税源,缓解财政压力。然而,囿于政治、军事等诸多因素,南京国民政府能自主决策的课征税源十分有限。恰逢国际局势的变化与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中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改订新约和关税自主运动。南京国民政府借助革命的巨大威力,经过与帝国主义列强长达数年的反复交涉,最终实现了“协定关税”到“部分关税自主”的征收转型,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列强长期对华的关税壁垒。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随着西方列强在东南海疆的蚕食,极大地刺激了中华民族海权意识的觉醒,具体表现在清代前期中国权意识不断增强和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海权意识的全面觉醒。  相似文献   

7.
赫德本为近代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他利用其职权,创办近代中国邮政,推行一套半殖民化邮政制度,并借此干涉中国内政,为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与掠夺服务。  相似文献   

8.
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指标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中国迈入WTO的大门,中国市场必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迎接世界列强的挑战。因此,研究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是当前至关重要的问题。从产业的角度入手探讨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与分析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黄金刚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1):后插5-后插6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虽后期遭受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但不可否认,清代初期开疆拓土,兴修水利,多次减免租税,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并出现随后的"康乾盛世".所以,对清代经济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张研的《清代经济简史》(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一书探究清代经济发展脉络,为我国当前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张,并从必然性、途径、原则等方面论述了政治权力的法治化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践中,江泽民又大力推动了我国政治权力的法治化进程。这对于依法规范权力运行,实现中国政治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汪幸福 《新智慧》2008,(3):I0006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与英帝国主义发生过两次“鸦片战争”,但很少有人知道19世纪中叶,中英还打过一场“樟脑战争”。  相似文献   

12.
邱旭瑜  尹婷 《新智慧》2006,(7):18-19
权力黑洞 在中国古时候,财主与皇帝以下的大臣和官吏都被称作老爷。承袭这一古老的权力“老爷”模式,现在企业的老板往往不把自己当商人而是当作权力的象征,很多人开办企业往往是追求权力梦想破灭后的无奈选择,所以导致很多人把企业当作衙门来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东亚的权力等级体系进行了分析,同时主要分析了东亚权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影响。本文认为,东亚这一区域层级体系发生了权力转移现象,权力主导国由日本转向中国,日本在权力转移后处于极为不满意状态,而美国也相对加大了对中国的遏制力度。本文指出,权力转移对东亚各国的战略选择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在全球层级体系内只是出现了权力变更,因此,这些影响并非全是实质性的。本文认为,中国在权力转移后及崛起中,应该承担起东亚主导者的角色,正确进行国际定位及利益界定,以维护东亚地区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以帝国主义各国忙于欧战而无暇东顾来解释本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空前活跃的传统说法是无说服力的。军阀们以权谋私才是根本原因。北洋军阀既是近代工业的破坏者、摧残者,又是近代工业的参与者、保护者。卑劣的贪欲滋润了近代工业的花朵。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是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政治民主而斗争的世纪。只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才彻底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建立了最能体现全体人民意志,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的民主政治,并把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强大统一的大国。中国其它的任何党派从来没有也不可能肩负起这一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政治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公民社会的崛起,导致阶层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因而公民对公共权力机关特别是人大制度的回应机制也提出了新的需求。那么,公共权力机关应如何回应这一需求呢?重构人大代表责任体系无疑是解决这一课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晚年最重大的变化之一,是彻底认清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并且全方位地谴责和批判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的经济和文化侵略。他指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造成了中国财富外流和人民贫困,而文化侵略则弱化了某些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孙中山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谴责和批判,有助于消除当今社会上某些人对西方强国的糊涂认识。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是中国摆脱外国列强奴役,走上民族独立的世纪;是中国摆脱落后,走向民族复兴的世纪;是中国摆脱思想束缚,不断进行思想解放的世纪。纵观20世纪的中国,有三次思想解放对中国历史进程具有重大影响的: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相似文献   

19.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代一百余年间,外国列强通过各种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了扩张性、掠夺性的资本侵略,其中外债作为资本侵略的重要手段,它一方面促进了封建社会的解体,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又加深了中国的殖民化,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总结和研究中国近代借用外债的结果成败及其经验教训,可以使我们在过去的历史中得到启发,这对于我国今天的利用外资具有一定的鉴戒意义  相似文献   

20.
特别保障措施特点分析与中国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别保障措施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实施对象的选择性实施要件下降、磋商优先性减弱、实施程序简单、实施期限延长、出口限制更严、贸易补偿缺乏、丧失了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惠等方面;中国已经成为特别保障措施的受害国,未来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针对中国产品实施特别保障措施。对此中国要积极应对,运用法律,培养人才,转换中国出口贸易结构,提高外贸出口质量和贸易利得,积极利用“灰色区域”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