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丙诚 《中国外资》2009,(14):47-47,49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和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我国一直沿用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对自然资源进行的是掠夺式开发,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眼前与局部利益的现象十分普遍.使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生态平衡失调、林草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生态恶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前车之鉴,我罔政府已清醒地认识到环境治理得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作为我国“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的重要指导方针。“环保局”升级为“环境保护部”正说明了中罔政府对环境问题的特殊重视。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和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我国一直沿用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对自然资源进行的是掠夺式开发,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眼前与局部利益的现象十分普遍,使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生态平衡失调、林草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生态恶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前车之鉴,我国政府已清醒地认识到环境治理得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作为我国"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的重要指导方针."环保局"升级为"环境保护部"正说明了中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特殊重视.  相似文献   

3.
李传国 《浙江金融》2006,(10):63-64
循环经济是人类在反思以往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道路的基础上.为缓解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而作出的抉择.其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环境和资源约束正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发展中的环境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们日益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面临着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问题。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经济所必须重视的解决的问题。税收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各国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所运用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因此,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而完整的环境税收制度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解决经济与环境矛盾的根本方法,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税收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人类现代化进程中,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的挑战日益严峻。由此,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必修课”。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昂贵的资源环境代价。要保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加强节能减排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绿色经济”是一个形象的表述,包含着环境友好型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循环经济的取向和特征。经济增长本来的目的,应当是增进人类福利,这是人本主义立场的必然逻辑,但幸福、福利有短期和长期之分、局部和全局之别,可持续与不可持续之异。为短期的、局部的利益而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是牺牲了人类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是与绿色经济取向背道而驰的非人本主义的虚幻增长。我们可以把人本主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环境友好型的、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称之为绿色经济模式,或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试论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的局限性.引发出经济能否持续增长以及经济社会是否协调发展这一问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是世界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一般说来,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有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主旨是协调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资源的发展关系,寻求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可持续发展即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下的动态经济均衡,也就是引入时间变量后私人损益与社会损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面临资源与环境的严峻挑战。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另一方面资源使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闪此.我国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建立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作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成为了人类发展的首要任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随之产生,其基本思想也已经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并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国已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积极寻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由于税收政策作为调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杠杆,能对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解决起到直接有效的作用,所以把生态税收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优势工具,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温室气体排放量逐渐增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状况逐渐恶化。所以,大力推行低碳经济,变成了解决气候变暖和生态污染问题的可靠路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资源的巨大压力,为了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制定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2.
韩洁 《财会学习》2018,(22):1-2,4
当绿色与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世界趋势,我们越来越重视可持续的发展,同样这也渗入了生活和研究的各个领域.但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日益恶化的现状,我们不得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建立财务管理框架来指导实践活动.鉴于此,本文站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创新地融入环境、生态要素,从财务管理的本质、目标、逻辑起点、假设和财务管理内容方面,并对未来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理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之付出的环境成本代价正成倍递增。面对如此窘境,采取何种方式来控制环境成本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有必要在该领域做进一步的深人研究,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成本控制的有效路径,以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丽水生态立市战略看金融支持生态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水市作为全国地级生态示范区.如何促进丽水市发展生态经济的示范作用.将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为此,本文试以丽水市为例,深入分析当地发展生态经济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着重从银行信贷支持方面,如何发挥优化资金配置作用.加大对当地发展生态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快实施具有丽水特色的生态经济建设步伐.并且通过丽水市生态经济建设的示范效应.为探索我国类似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翀 《财会学习》2015,(7):10-12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关乎全民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却持续恶化。以雾霾为代表的环境危机受到我国人民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单靠行政力量已难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施相关财税制度改革,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工业化的特点及其环境代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百余年的工业化进程中,东北地区基本上采取了传统工业的发展模式,即依靠掠夺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东北地区成为全国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工业化的环境代价问题,积极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17.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迫使人类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约束的今天,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走绿色复苏之路,无疑是各国抵御金融危机时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在伊春召开此次高层论坛,其目的就是要共同探讨金融如何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如何推动“绿色经济“发展,避免在经济复苏过程中城市特别是传统资源型城市继续付出污染加剧、生态恶化的沉重代价。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改善十几亿人口的生活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大量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为特征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我国环境污染形势非常严峻.污染总体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环境污染带来的年度损失超过1380多亿元,相当于当年GNP的2—3%,生态破坏带来的年度损失超过5000多亿元。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199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  相似文献   

19.
张卜泓 《上海保险》2013,(10):5-7,12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环境污染事件的高发期,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追逐GDP增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利益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性扭转。“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保护”的情况在不少地方仍然存在,导致了“企业污染居民受害-政府负责-国家买单”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江西工业发展经历了多年高速增长,土地、矿产、能源、水电等资源供给不足,工业污染环境问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总体水平不高、市场竞争环境不够规范等问题逐渐显现。"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工业稳定快速发展将面临严峻考验。因此,在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条件下,工业经济发展更要注重和强调资源节约及永续利用、不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