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新金县养虾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从1980年到现在历经了试养、推广、开发三个阶段,养虾面积由352亩发展到33,611亩,已形成初具规模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九年间对虾累计产量13,832吨,产值21,563万元,出口总量3,684吨,创汇总额2,674万元,已成为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但是,这一产业在发展中有喜也有忱,近几年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不可轻估,如不认真解决,养虾业将有衰落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刘奇 《中国农村经济》1989,(6):41-42,55
河北省唐海县(由柏各庄农场建制成立的县)自1985年以来,以市场为导向,利用沿海滩涂资源优势发展对虾养殖,1987年出口对虾6670吨,获全国对虾养殖“规格、单产、效益”三个第一,创汇2915万美元,占全县创汇总值的93.3%,被农垦系统评为1987年十大创汇农场第1名。1988年养虾面积由3.5万亩扩大到5.1万亩,平均亩产由397斤增长到432斤。平均规格12.8厘米,全部达到出口标准。  相似文献   

3.
射阳港乡是射阳县沿海滩涂上围垦的新兴乡镇,总面积12.7万亩,总人口7000人。1984年建立江苏省经济开发区,1989年撤区建乡。1998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4000元。射阳港乡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产业的农业乡镇,1992年前以对虾养殖闻名全国。1992年总产达1480吨,列江苏第一,为国家创汇600多万美元。1993年对虾遭受毁灭性病害后,射阳港乡积极调整养殖结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河蟹育苗、养成,创造了新的增长优势和新的特色。初步建成了以交易市场为龙头,育苗、暂养、成蟹养殖为框架,各种生产技术服务相配套的产业化格局。  相似文献   

4.
<正> 曾数年饱受虾病肆虐的广东省对虾养殖业,现已逐渐走向康复,并不断得到发展。目前,对虾养殖已成为广东海水养殖业的佼佼者。至去年底,全省已发展对虾养殖面积达4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12万亩,占全省海水养殖面积的16%,但产值却占全省海水养殖的30%以上;去年对虾总产量达4万多吨,比上年增长38%,占全国对虾总产量3成以  相似文献   

5.
1、西半球对虾养殖1997年西半球的对虾养殖产量为1982万吨(鲜重),这是该地区养虾历史上最好的一年,比上年增加15%。厄瓜多尔是西半球量大的对虾养殖国。1997年养虾产量约为13万吨,价值8亿美元,占西半球养虾总产量的66%。厄瓜多尔有18万...  相似文献   

6.
<正> 海南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高位池养殖对虾先进技术,促进对虾养殖业高产高效。去年全省高位池养殖对虾面积200多公顷,收获对虾1650吨,平均亩产量达1086斤,比传统养虾模式产量提高9倍。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虾养殖业始于60年代,近30年来发展迅猛,1992年全国养殖面积达220余万亩,总产量在20万吨以上,但从1993年开始,因大规模爆发流行性虾病,养虾业损失惨重,直接经济损失达上百亿元,对虾出口锐减。1997年以来,进口国对虾需求量不断增长,已出现供不应求局面。我国对虾与墨西哥棕虾、圭亚那白虾齐名。这3种虾被誉为"世界三大名虾",对虾的主要消费市场在欧洲、日本和美国等地。早在80年代初,中国对虾就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80%出口到日本,仍供不应求。到80年代末,国际市场对虾年需求量增加到40万至50万  相似文献   

8.
产业现状 江都区罗氏沼虾养殖起步于1992年,当年引进6万尾罗氏沼虾苗在原吴堡镇进行试养获得成功,取得亩产49公斤的好成绩,调动了养殖者的积极性,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产量和效益不断提高.201 2年全区养殖面积3.5万亩,占水产养殖总面积15.6万亩的22.4%,罗氏沼虾总量13000吨,占全区水产养殖产量4.5万吨的28.9%,罗氏沼虾养殖产值4.6亿元,占渔业产值12.5亿元的36.8%,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罗氏沼虾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苗种繁育、饲料加工、罗氏沼虾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广西一直是对虾养殖业的重灾区,成功率一路走下坡,去年平均成功率仅有10%。广西作为对虾养殖面积30余万亩、产量约23万吨的养殖大省,其养殖前景似乎岌岌可危。最近,随着早造虾养殖临近结束,不少养殖户反映今年的虾比去年更加好养,成功率有所提高。广西早造虾能否扭转颓势,有所起色,这也是行业里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10.
<正> 养殖面积仅占江苏省19%的赣榆县,由于采用了健康养殖模式,今年起捕对虾1750吨,占全省总产的44%,刨下历史最高纪录——这是笔者从18日在赣榆县召开的江苏省对虾养殖复产现场会上获得的消息。有关水产专家据此指出:作为沿海养殖业支柱产业之一的中国对虾复兴大  相似文献   

11.
奉贤水产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虾为主的水产养殖经营格局,确立了在上海养虾业中的领先地位和我区农业中的一业特强地位,并成为上海水产业和奉贤农业中的一项优势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但随着养虾业的不断发展,奉贤区水产养殖规模和生产总量已趋于过饱和而超过了水质的承载能力,同时又随着郊区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和我区规划调整,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部分生产水面陆续退出了水产养殖,因此水产养殖发展空间已越来越小,由此引发了许多纠纷和矛盾,出现了许多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一、开拓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河北省柏各庄农场十里海养殖场拥有养虾池1.5万亩,固定资产991万元,正常年景年创利税1500多万元。该场从1985年建场以来,到1989年一直采用高功能、高成本养殖方式,其中1986年到1988年曾经连续3年获得总产、亩产、对虾规格、效益、创汇5项指标的  相似文献   

13.
小龙虾,即克氏原螯虾,已成为当今世界淡水产品最红火的消费品种,在国内外市场备受青睐,供不应求。小龙虾养殖与加工已逐步成为我国许多地区出口创汇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成为种养殖业中农民增收见效最快的亮点产业。我省是全国小龙虾的主要产区,也是最主要的加工出口基地。特别是我省首创的科技成果“虾稻连作模式”亩产虾150kg,亩平增加纯收入1000元左右,增收效应明显,为加快加工出口发挥了助推作用,为小龙虾产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据调查统计,2005年全省出口龙虾1、2万t,价值7000多万美元;今年l一7月,加工出口1.58万t,创汇5565万美元,约占全国出口份额的75%。小龙虾产业作为我省渔业经济的重要特色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日益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状况我国的对虾养殖业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七十年代后期,由于人工育苗技术和养成技术的突破,八十年代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到九十年代初全国建成了240多万亩的虾池、年育苗能力1000多亿尾的育苗室,年产对虾20多万吨,年创汇5亿美元以上,成为整个海水养殖业中养殖面最广,发展速度最快,产值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东沟县地处黄海北岸,海岸线长93公里,沿海滩涂36万亩。1979年开始小水面试养对虾,经过几年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对虾的总产、单产、规格、商品率和经济效益均居全国首位。1984年全县对虾养殖面积5万亩,产虾2,415吨,精养面积平均亩产155斤,最高达720斤;12厘米以上的优质虾占总产量的88%;收购对虾2,289吨,商品率94.6%。加工出口无头虾1,066吨,换取外汇1,0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6.
文登市今后虾池养殖结构调整的新思路是即按照宜虾则虾、宜鱼则鱼、宜蟹则蟹、宜贝则贝的原则,实行“两压两增一控制”:压缩对虾养殖面积,增加鱼、蟹、贝类养殖面积;压缩粗养面积,增加精养面积;严格控制缢蛏养殖面积。争取用2~3年的时间,将全市043万h虾池中虾、鱼、蟹、贝的养殖比例调整到1∶1∶1∶1,实现四个01万h养殖结构,彻底改变以中国对虾养殖统领全局的现状。对虾养殖,要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期实施,一步到位的原则。加大虾池改造力度,全面实施对虾养殖“二次创业”工程,到2005年,全市形成01万h高标准对虾养…  相似文献   

17.
日前,笔者来到"中国对虾之乡"赣榆县宋庄乡养殖示范区,看着不时蹦出水面已长到8公分,通体透明的大对虾,负责人张永兴欣喜地介绍说:"今年我们乡1.1万亩对虾已有8000多亩实现虾蛏混养,大大降低对虾发病率。预计头茬虾起捕500吨不成问题。仅年头投放的200吨蛏苗一项年底就能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哩!"像宋庄乡的虾农一样,在赣榆县海头、城东等乡镇,当地养殖户纷纷将螠蛏引入虾塘养殖。到目前,该县螠蛏养殖水面已达到1.5万亩,年可创产值3000余万元,成为江苏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螠蛏养殖区。赣榆县有3万亩虾塘,当地农民在长期实践中发现螠蛏与对虾混养,既调节水质又抑制虾病。作为一种高档食用贝类,螠蛏养殖每年只需播苗一次,靠吃对是残饵即可自然生长,养殖成本低、效益高。纯对虾养殖塘亩产80公斤,产值4000多元;虾蛏混养塘亩产值则达到8000元  相似文献   

18.
<正>由于养虾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对虾养殖业越来越受到气候、环境、病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池塘养殖的各种病害频发不断,其中暴发性流行病主要集中在梅雨期和台汛期,这两个气候的变化已经成为该地区规模化养虾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9.
自1993年中国大陆大面积发生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以来,科技人员和养虾业者就开始了对该病的防治研究与试验,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途径,如渗水养虾、井水养虾、蓄水处理后养虾等不同的养殖方式,加强苗种质量中检测和苗种的选用,加强饲料质量管理、饲料的投喂,以及水质控制、药物的使用等,使中国的对虾的养殖产量大幅度提高,走出了对虾养殖的低谷。但对虾疾病仍然是养虾业发展的最大障  相似文献   

20.
捕捞对虾季节刚过,我随同省农垦水产养殖公司经理去东沟县四个国营农场的对虾养殖场,了解今年对虾销售和明年对虾养殖安排情况。此行,我们还专程访问了兴龙农场养虾专业户汤光祖同志。一见面他就高兴地对我们说,“由于我掌握对虾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进行科学养虾,1984、1985连续两年创高产,多获利。1985年产虾2828斤,比1984年的2520斤增长12.2%。1985年产值15,850元,比1984年的13,000元增长21.9%。1985年盈利10,340元,比1984年的10,OOO元增长3.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