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丽亚 《商业会计》2012,(16):34-36
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出台不只产生一种影响,而是产生一系列效应并最终影响"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稳定"的国家宏观调控目标。本文分析了我国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必要性和目前结构性减税的实施现状,提出了未来的税制改革就是要纠正现行税制中同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发生的偏离,让税收制度既能发挥组织收入功能又能对经济运行进行有效调节。  相似文献   

2.
高培勇 《中国市场》2012,(50):31-33
认为我国处在多重目标宏观经济的定位与选择中,这也正是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宏观经济政策的困境所在。宏观经济调控不可能像过去那样瞄准保增长、稳增长的目标即可,而要在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三个目标当中左右逢源。在此背景下,推进结构性减税的改革在广泛程度上获得认同。从结构性减税的规模与结构层面论证了结构性减税改革的具体措施。通过财政赤字的规模与减税和增支之间的分割来确定结构性减税的规模;采取减增值税来减间接税与企业缴纳的税,同时实施降低增值税税率、减税的需求与财政收入形势的现实相对接等措施来推进减税的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3.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此前结束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2012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  相似文献   

4.
结构性减税政策主要釆用不同的税收优惠(税收奖惩)来达到调控的目的,其调控更具有针对性、选择性、目的性及操作性,更加符合我国产业经济政策的要求。采用面板数据分析的方法实证研究了结构性减税对江苏第二三产业影响的效果,得出当前结构性减税政策对江苏省第二三产业影响效果较差和长期减税效果不明显的结论。并提出"探索采取自下而上方式由各省分别制订结构性减税的方案"、优化结构性减税的"减"、审慎结构性减税的"加"等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各国的结构性减税政策目标都是指向刺激经济增长的,其政策的直接目标不外乎鼓励投资、促进消费和提高就业率等.但各国的做法又各有异同.我国的结构性减税政策与发达国家的结构性减税政策相比,虽然有一定的共同点,但是存在的不同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结构性减税政策的不同之处可以被看做是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发展的主要借鉴点.  相似文献   

6.
石玉彪 《中国电子商务》2013,(17):204-204,255
“营改增”自2012年起在上海等省、市试点后,整体减税效应已经显现,但增值税扩围不等于减税,结构性减税是就宏观税负而言的。财税[2011]110号文明确了营改增的目标为:“改革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基本消除重复征税。”具体到企业,结构性减税实际上是有增有减。因此,作为电信行业,在试点改革实施前应提前制定应对预案,以迎接挑战、取得先机。  相似文献   

7.
实行结构性减税,结合推进税制改革,用减税、退税或抵免的方式减轻税收负担,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构建了符合中国税制结构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然后利用此模型模拟了中国近年来结构性减税对社会产出的影响,并利用反事实模拟选择最优结构性减税政策.本文发现,结构性减税并不总会提振经济,体现在:(1)增值税三次下调对社会产出均有正向作用;(2)个人所得税免征扣除额提高对社会产出有负向作用;(3)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免对社会产出有正向作用;(4)在相同减税总额下,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减税,对个人所得税增税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可以实现社会产出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结构性减税"一词,其含义是实施有增有减的税收调整政策。结构性减税的宗旨是减少实际纳税人税收负担,在投资、消费领域使企业和消费者更有能力,有助于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装备制造业是我国重要实体经济,税收制度的改革对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然资源的短缺和急剧恶化的环境问题,加之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快了中国政府和企业对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步伐.消费、出口的非平衡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与行业结构失衡是制约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障碍.调结构、促平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而结构性减税正是这一大背景下的可行政策选择.从目前情况来看,结构性减税将加快实施推进,其中调节居民收入结构、推进税制转型和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成为政策调节的主要目标.个税调整、增值税转型和资源税征收等税制新政将陆续实施.结构性减税将取代大规模投资成为宽财政的代表,并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实施推进.  相似文献   

10.
论积极财政政策中的税收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多方面分析 ,认为没有实施“减税政策”是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正确选择。并从如何认识当前世界性的减税浪潮着手 ,指出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中的税收政策取向 :当前不适宜大规模减税 ,应对税制进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 ,继续稳妥推进“税费改革” ,规范政府分配秩序。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月1日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多种商品进口关税下调、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新车船说法等多项减税新政正式开始实施。专家评论称,结构性减说每午都存提,今年的结构性减税以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为主要出发点,在减税的同时,更为注重税制改革、税制结构的完善,呈现出与往年不一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张蕾 《商》2012,(19):102-102
自2008年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刺激生产和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但企业和个人依然觉得税负很重,那我们不禁要深思,到底结构性减税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有无作用,这一政策在产业结构领域到底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来探讨这一问题.最后,结果表明结构性减税政策效果不显著,在此基础上分析相关原因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两年,结构性减税政策很多都是结合税制改革出台的,因此2010年的税制改革和结构性减税已成为我国"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我国应进一步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2017年,世界各大经济体掀起减税浪潮,我国也正在进行结构性减税。然而我国存在大量阻碍深化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因素,为使结构性减税效应进一步显现,将运用统计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剖析当前政策自身存在结构性失调问题,引发的财政压力大、顶层结构设计与政策执行存在偏差、基层机关执行力低、减税增负等众多次级问题。进而提出当下应该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以扩大税基,全面把握政策顶层设计的结构调节并结合当下发展现状和地区差异进行调整,加强对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监管,为当前结构性减税政策实行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和新一轮结构性减税政策顺利推行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按照这一部署,近期重磅政策不断。4月1日,四项增值税改革举措同时推出,形成了一套减税组合拳,预计可带来一万亿元减税额。4月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  相似文献   

16.
卢瑛 《财经界(学术)》2014,(30):259-259
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改革是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税制改革的重要事件。本文根据财税部门出台的有关“营改增”差额征税政策的相关规定,结合案例对试点企业怎样理解差额征税政策以及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进行分析,希望能在实务中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为了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我国在2019年实施普遍性、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制造业是该政策最直接的受益方,这一改革减轻了税费负担,提高了制造业的研发能力。本文以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运用格力近年的相关财务数据,分析制造业在减税降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发展和税收负担情况,找出减税降费在制造业中的效应体现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求更好地运用税收政策服务制造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10大减税     
盛立中 《商界》2010,(2):34-35
2010年1月1日,对于微型企业的税收减半政策正式开始实施,成为2010年结构性减税大幕后透露出的第一缕亮光. 目前,国家税务部门已经确定在2010年实施一揽子减税政策,以确保经济从保增长到调结构转型,包括继续上调个税起征点、实施对9级个税级距和级次的调整,以此来增加工薪阶层收入,同时还将对中小企业、服务性企业、高技术企业实施新的减税政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通过对几个国家税负水平的比较,得出中国税负水平较高,而福利较差,从而引出结构性减税实施的必要性。并针对中国近几年实施结构性减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现行的税收体制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形势存在诸多不和谐之处,实现当前税收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已经迫在眉睫。经过多年的不断实践与探索,我国近期推出了“营改增”的税收体制改革制度,“营改增”实际上属于一种结构性减税调整,其改革目标主要是通过结构性减税来逐步推动税收改革,最终减轻我国企业的实际税负,“营改增”政策改革对于推动我国中小企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当前“营改增”框架下,进行科学、合理的税收筹划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已经成为各大企业努力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