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段利 《中国市场》2013,(34):167-168
由于文秘角色的特殊性,文秘工作对其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不仅可以培养,而且重在培养。本文在分析了社会、企业对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心理素质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的问题,在多种教育理论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套适用的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心理素质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
熊芊 《北方经贸》2013,(11):74-74,76
为了更加真实地了解浙江省民营企业对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准确掌握企业合格秘书人才的评定标准,就“浙江省民营企业秘书人才需求”课题组织了专题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对高职院校改革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四点建议: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浙江省民营企业的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应突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效性;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提升职业素养;以“课证联通、课赛融通”来强化职业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朝着专业化、科技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文秘专业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对该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培养职业性和专业性人才的主要平台,其对高职文秘专业商务礼仪的培养和客户关系管理的教育是影响未来文秘人才素质的关键,因此文章以商务礼仪的培养和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为研究重点,以期能够促进该专业人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秘书职业的发展,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多数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培养模式并未随着秘书职业的发展而作相应的调整,采用的仍然是学科型课程体系的培养模式.学科型课程模式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出现了教学与工作实践相脱节、所学非所用的反常现象.高职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模块化教学模式克服了这一缺点,文秘专业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更能适应职场的需求,从而改变学生所学非所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具有实际创新综合素质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加大,我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限制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新时期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人才竞争力。本文主要探讨市场营销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当下市场营销教学现状,针对性提出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阐述了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总体框架。基于企业人才需求,确定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在此基础上重构课程体系和专业核心课程,并构建课程体系的保障措施,以期为高职院校经管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沈惠惠  胡焱 《现代商业》2013,(6):287-288
为提高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竞争能力,顶岗实习已经成为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文章结合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订单班学生情况,探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订单班学生顶岗实习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和在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局限性,旨在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有效途径这一目标,为高星级酒店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高职商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是面向中小企业,注重培养学生办文、办事、办会等商务管理活动的综合职业素质。这些综合素质在实践中表现如何,是检验高职商务文秘专业教育的质量问题。本文结合2014届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大调研,联系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针对调研中反映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教育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卢俊莉 《商》2013,(9):263-263
酒店管理专业是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高职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的变化,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面临机遇与挑战。关注行业特点和要求,以职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强化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由于酒店行业人才需求的特殊性,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更针对酒店的需求来设置,而不是脱离实际的需求仅仅按照按原有的培养模式来培养专业人才,从而提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这对于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和高职教育工作者而言,也是必须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已经在我国的各大高校开设,但是开设这一专业的高职院校只有三十多所.相比于各大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不论是在就业能力方面,还是在实践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提升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与实践能力,就需要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入手.文章以此为研究内容,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来提出适合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党立群 《商》2015,(4):36
目前据市场研究资料显示,我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专业人才供应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也就是说我国现有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专业市场营销毕业生与对接企业人才的实际要求二者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裂痕。本文基于分析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在高职教学的地位现状,专业人才供给和需求的高职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为国内和地区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2.
《品牌》2018,(1)
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使高职院校会计类、财务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缺泛载体。如何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岗位胜任能力,是所有高职院校会计类、财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难题和必须破解的瓶颈。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创办会计服务公司的必须性和可行性的分析,认为高职院校创办会计服务公司是开展会计类、财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网络营销课程是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在未来工作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高职院校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地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基于此,本文对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更新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应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四阶梯实践教学平台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提高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应当有新思路:应当突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智能性、情商性、灵活性、创造性和成人性,应当强化实践教学,深化实践教学的改革,综合运用企业顶岗实习、课程实训、模拟实训、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实践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努力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既能满足企业营销岗位需要又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每家企业与社会各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这就需要从业者在各种场合下规范地使用礼仪,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秘书礼仪课程是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提高他们礼仪素养和综合素质.秘书礼仪具有着以下的特点:规范性.秘书礼仪是对人的行为举止的规范.差异性.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特别的礼仪.变化性.礼仪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时代在变化,人们的生活在变化,礼仪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秘书礼仪目的便在于培养专门的文秘人才,文秘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比其他专业的学生学习更专业的礼仪知识并且具备着更高的礼仪素养,以期在未来从事不同企业不职位时候可以满足岗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贾丽飞 《商业科技》2014,(22):125-125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要立足于社会的发展需求,应依据就业岗位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成为综合型高端技术人才。本文通过研究高职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提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岗位能力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是企业文秘人才的主要培养阵地,通过多次深入企业,了解企业文秘的工作实况,根据企业情况及时调整高职文秘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多种方法开展社会调研,获得了第一手资料。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高职文秘人才培养策略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已经成为我国实施“人才兴国”战略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如果培养一大批符合企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重大价值,然后就如何创新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段利 《中国市场》2014,(49):214-214
本文浅析了知识经济新时代下对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并对构建系统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