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立军 《中国质量》2005,(12):83-84
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于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后在日本和西欧得到推广和发展,70年代末来到我国,为广大有识之士认识并推广.随着时间的推移,全面质量管理有被人们淡忘或束之高阁的迹象,因此,有必要讨论全面质量管理在新时期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很幸运的是,中国的全面质量管理是和改革开放同时开始并且同步进行、同步前进的。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当时称作TQC的全面质量管理被引入中国。虽然不能说此前中国就没有质量管理,但那时的质量管理仅仅是检验的质量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相差甚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门逐渐打开,思想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3.
QC小组活动真正形成一种企业质量管理方法的起源是日本,并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一度成为一些企业质量管理的主流。的确,QC活动是企业职工贡献技术和管理进步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企业,群策群力更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由于QC活动始于企业管理基础薄弱的70年代,因而开展QC活动的PDCA循环一直是QC小组活动的标志。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后,绝大部分企业内部和外界的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贯彻ISO 9000标准所带来的改变);这样一来,对企业全体人员开展QC活动使用PDCA循环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需要了:而应用SDCA(标准、实施、检查、总结)的循环,则是加强和改进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途径,它可以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以企业的文化标准为载体,着力于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为企业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连续适应市场经济目标的保证基础注入生机和活力。下面就如何在企业开展SDCA循环QC小组活动的原则谈谈本人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徐波 《电子财会》2005,(5):8-10
六西格玛管理法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脱胎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人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A&;#183;V&;#183;费根堡姆在1956年提出了“全面质量控制”(TQC,Total Quality Control)的概念,这一理论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并且,日本人根据自身特点将其加以提高,发展出了“全公司的质量管理”(CWQC,Company—Wide Quality Control)。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使日本公司的竞争力大幅度提升,日本产品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而日本也一越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司迫于日本公司的竞争压力,开始向日本公司学习质量管理,后来他们把TQC改称为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5.
吴士权 《质量春秋》2009,(10):13-21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质量管理日益为各行各业所重视以来.建立既能够实现质量目标,达到顾客满意.又使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得到有效控制的质量管理体系逐渐为发达国家所关注和实践。从70年代后期起.国际标准化组织专门成立了TC176技术委员会.旨在吸取各国成功的管理经验.尤其是在借鉴了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管理标准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改进管理方式 应对80后管理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如何管理单位里那些80后的新一代就业群体,成为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80后已逐渐成为企业员工队伍的主体,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80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与出生于60年代、70年代的员工相比,有明显的差异,以往的很多管理方法、技巧,已经不适应管理80后的需要。企业管理者们只有正确认识80后,改进管理方式方法,甚至把以前的管理经验清零,从新开始,才能应对80后所带来的管理新挑战。  相似文献   

7.
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要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普遍采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其质量管理体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逐步改进。  相似文献   

8.
1999年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质量工作会议时,强调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的一轮质量培训和质量教育。当时提出这一设想主要是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第一次较大规模的质量培训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行的,重点是针对全国82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普及质量管理的知识,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达标。当时企业的决策者和从事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已陆续退出第一线,新上任的管理者需要补这一课。二是切实贯彻落实1996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振兴纲要》中相关内容的需要,即:“切实加强对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教育,积极开展职工劳动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9.
尹哲 《质量春秋》2005,(3):36-38
企业通过宣贯ISO9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得到管理者重视。相反,全面质量管理(TQM)越来越被更多的管理者遗忘。通过多年的实践,全面质量管理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作用也不容忽视,运用TQM基础理论和方法将获得更大的管理效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与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完美结合,奠定优秀企业管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在现场质量管理中是以质量控制点为管理的主要对象,这种管理存在的主要缺陷是仅仅管理了某一个质量控制点的运行状况,也就是某一台设备或系统、工艺中的运行参数,而没有把影响该控制点质量状况的所有因素加以考虑,包括运行状况出现异常情况下的处理程序和对策。作为工程技术服务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