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舆论监督乏力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舆论监督在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但舆论监督近年来却呈现出疲软状态。新闻媒体的批评性报道数量少,监督层次偏低,对突发事件缺乏快速的反应机制等问题是舆论监督乏力的具体表现。造成舆论监督乏力的主要原因是:舆论监督的主体错位,把公众监督变成了新闻媒体的监督;舆论监督立法滞后,新闻管理体制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等反舆论监督的力量削弱了舆论监督的力度等。建立“五位一体”的舆论监督互动机制,将舆论监督的“软监督”变成具有一定强制力的监督,这是在“舆论监督法”未出台的背景下,加大舆论监督力度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针对社会某些组织和个人违法、违纪、违背民意的不良现象及行为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和揭露,以达到对其进行制约的目的,通常称之为批评报道。新闻舆论监督具有事实公开、传播快速、影响广泛、揭露深刻、导向明显、处置及时等特性和优势,能够迅速将人们的注意力聚集,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引起党委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它虽然没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却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极具影响力。新闻舆论是监督的天生利器,其监督的现状却障碍重重,大部分监督还未开始便胎死腹中,不是与被监督对象互相抵触,就是被推上被告席,据悉,已结案的全国新闻官司中有80%的媒体败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呢?笔者试从立法、机制及自身局限三个方面予以分析。一、法律缺失让舆论监督找不到依靠客观地说,目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并不具备政治、法律条件。每遇到批评报道,媒体领导总是顾虑多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新闻舆论监督方面的立法,因为除了现行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权和批评建议权外,从法律层面上根本找不到任何有关支持和保护新闻舆论监督的依据。这样就为与新闻舆论监督有关的诉权滥用埋下了伏笔。国外许多国家的法律对新闻舆论监督都有明确授权。德国宪法规...  相似文献   

3.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现行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对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制约因素有很多,所以,我们要坚持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把握它的度,取得新闻舆论监督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闻自由是新闻舆论监督的灵魂,然而“非典”再次显示:新闻媒体在权力面前的无力。将新闻自由纳入法治的轨道,实现新闻自由,切实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是制约权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舆论监督涵义、特征、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信息公开化”、加强对司法行为的制约、提高司法人员素质、立法对舆论监督进行监管等对策,对如何保证我国舆论监督良性发展,促进司法行为更加公正化、合法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新闻舆论监督的特点、地位和作用,指出了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下新闻舆论监督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应对策略减少行政权力对新闻媒体的随意性干预;建立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制度;采用隐性采访;与其它监督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新闻舆论监督作为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群众的心声,在社会和群众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最新调查显示,对于当前新闻舆论监督的状况,公众的满意度依然不是很高。  相似文献   

8.
不能“捂”新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生活中对于一些重大责任事故及舆论监督报道,“捂”新闻的事例很多,从领导的角度看,有利于稳定人心;从群众的角度看,这是欺骗,不以人为本。本让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立场上,明确提出不能“捂”新闻,并提出三条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9.
司法的独立、公正离不开媒体的监督和支持。但是,如果新闻媒体介入毫无顾忌,必将对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案件产生消极影响,如果完全排斥媒体舆论监督和社会舆论影响,可能会产生司法腐败,而媒体的司法报道若不加限制,则新闻舆论监督就可能走向"新闻审判"。  相似文献   

10.
由于证券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证券新闻舆论监督关注的重点应是那些严重违背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干扰、破坏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证券新闻舆论监督应当着眼于内幕交易、操纵股市、虚假陈述等三个突出问题,这三个问题属于对证券市场直接破坏作用大、后果严重的违法违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