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现代服务业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其他产业的生产率。越来越多的服务产品已经作为现代制造业生产的中问投入要素,服务业通过专业化和高效率的服务,进一步助推了工业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服务业是一个促进其他经济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是经济的黏合剂。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初级阶段,市场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正发生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在新的"十三五"时期,提出了将工业主导型经济转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由传统产业主导型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型经济,由投资主导型经济转向消费主导型经济的要求.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增长最迅速的产业.伴随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城区经济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城区经济繁荣.本文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现代服务业发展如何促进城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电信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徘徊在三分之一左右,明显低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但是,我国电信服务业在同期却以高于国民经济增长数倍的速度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起着较好的支撑与拉动作用。电信服务业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仅在总量上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同时对经济结构的形成也有深远的影响。因而,积极发展服务业是发展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健康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健康产业同其它生产要素一样,促进了经济增长。健康产业关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新增长动力,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加快健康产业发展,必将对我国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体育产业的结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考察经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状况,发现体育产业已经成为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体系行业排名中已名列前茅,并且每年都以较高的增长率快速成长。体育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其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结构效应,通过产业关联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为经济服务化做出了贡献,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学者和政府强调应该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该文基于苏沪两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性影响的差别,认识到生产者服务业已经是制造业发展的"短腿",江苏省应扎根先进制造业,发展生产者服务业,积极发挥生产者服务业对于制造业正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金春  黄敏 《生产力研究》2011,(10):169-170,173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知识密集性、产业融合等特点,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创意产业必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政策意义上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被提升到足够的高度,文章通过对创意产业形成机理进行分析,探讨了政府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强力驱动下,世界产业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后,已迈向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推手.近年来,宁德市服务业实现了持续较快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但服务业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仍面临诸多困难.本文针对宁德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经济新常态下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加快服务业发展,增强经济拉动力的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可能只是为了自身服务,而是要为整个区域经济服务,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体现于区域产业之间的竞争。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一种必然趋势,其竞争力的强弱直接体现了一个地区现代服务业的综合发展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11.
外国直接投资、技术许可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以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努力向发达国家通过FDI(国外直接投资 )和LICENSING(技术许可 )的渠道进行技术引进以达到自主技术创新从而推动本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为背景 ,建立了一个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的扩展模型。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LDC)而言 ,技术许可比FDI所带来的技术外溢更有效 ,LDC或者依赖FDI,或者依靠技术许可作为其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没有相应管制时倾向于依赖FDI。考虑制定何种政策以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优化时 ,人力资本的水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竞争优势必须具备国际水平,这关系我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分析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本质联系,阐述了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唯一途径;并指出企业技术创新和选择必须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为前提,这样的活动才有持续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在文献梳理基础上,对技术创业和技术创新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理论和实践辨析,分析了创业和创新、技术创业和技术创新的联系与区别,并分别A以公司技术创业和B公司技术创新两个案例说明技术创业和技术创新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15.
技术选择、技术替代与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创新是目前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要在技术选择和技术替代中,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企业自身资源优势,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战略,推动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月 《经济地理》2012,32(6):92-97
科技发展战略要符合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中国台湾运用"后发式"科技发展战略,短期内达到了大陆2020年的科技发展指标目标,实现了经济赶超。此后,由于科技战略的惯性,台湾继续"后发式"发展战略,而此次带来的却是经济增长低迷与科技数据"繁荣"的悖论。一则体现了科技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必要性,一则给大陆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标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技术能力的高度化发展:技术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企业技术能力”研究范式为基础,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企业技术能力的高度化——中国企业技术创造的行为机理。分析表明:中国企业的技术创造具有国家推动型的行政色彩或个人知识的英雄色彩,其技术创造的机制具有线性与非线性双重机制,与发达国家以企业与政府共同为主体的市场模式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8.
The pac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a construct that has evolved from technological change theories. Although the construct is well described, it lacks a valid objective measure. Measuring the pac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believed to be important for both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forecasting. A newly-developed objective measure of the pac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called the Technology Cycle Time indicator (TCT) is evaluated. The TCT indicator was used in two comparison analyses: (1) assessing the pace of progress of superconductor and semiconductor technologies; and (2) assessing the position of various countries patenting in the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field. The TCT assessments were then analytically compared with specialist assessments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The findings revealed that the TCT provided a valid assessment in each situation. The TCT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forecasting research.  相似文献   

19.
Cristiano Antonelli 《Empirica》1997,24(1-2):137-156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has become more widespread in recent years. Percolation processes have been studied in physics as the outcome of four classes of forces termed as density, external pressure, connectivity and receptivity.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ology of percolation processes has been adapted to interpret the dynamics of knowledge flows within innovation networks a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among firms both within and among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