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刚刚进入夏季,全国19个省市煤炭供给全线告急,各地纷纷拉闸限电!而作为中国能源消耗大户——广东省,最高电力负荷是周边几个省市的总和。广东经济的强劲走势,带来用电持续高涨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能源紧缺问题。为此,广东省适时推出预警制度:对内,加速辖区内的电力建设;对外,加紧打造“泛珠三角”经济圈及引进跨国能源巨头,借外力缓解能源危机。  相似文献   

2.
广东经济国际化的几个问题许枫广东经济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在全国经济国际化进程中应该发挥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试点带头作用,为全国经济现代化提供新的经验。一、广东经济国际化是广东二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的必要条件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今年年中公布的全国省市单位GDP能耗指标公报中,经济发展大省广东以每万元GDP仅消耗0.79吨标准煤,创下了全国最低水平纪录。而深圳作为广东经济活跃城市,今年前二季度其万元GDP能耗仅为0.59揭开面纱,是广东省内的佼佼者。深圳正在由资源依赖性经济向资源效益型经济过渡。  相似文献   

4.
山东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全社会投资总量1982年前一直位于全国首位,占全国的比重达8%以上。1982年后,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四省市先后赶上和超过山东,且差距不断拉大。对此,山东必须有清醒认识,并采取得力措施迎头赶上。这不仅是个现实问题,同时更是关系到山东今后在全国地位的重大战略问题。激活民间投资———对我省民间投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卢成达王光锋边祥慧张圣红一、我省民间投资与粤、沪、苏、浙等省市的比较山东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全社会投资总量1982年前一直位于全国首位,占全国的比重达8%以上。1…  相似文献   

5.
《上海经济》2008,(7):77
中国三大经济中心主要省市经济指标说明: 我们选取上面9大省市为中国三大经济中心(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京津冀)备自区域的代表性省市,并依据各GDP之和对之进行了排名。我们发现,江浙沪、粤港澳和京津冀在GDP总量上分别居于第一、第二和第三的位置,9大省市GDP之和占到全国GDP的46.48%,余下24个省市却仅占到了近一半的比重,说明中国经济的集中度较高,经济区域间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活力四射的民营经济是区域经济长远发展并充满活力的重要因素。而经济总量在全国居第二位的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落后于毗邻的江苏,更落后于广东、浙江。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内源性经济发育不良是我省与先进省市的最大差距所在。这无疑影响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山东是个经济大省,民营经济这一块不发展上去,是不完满的。”在10月18日召开的全省个体私营协会第五次大会上,省委书记张高丽说,“山东的民营经济起步比较慢,比起兄弟省市,差距还很大。”个私企业纳税额,我省是广东的1/32002年以来,我省将民营经…  相似文献   

7.
苏歌 《辽宁经济》2005,(8):32-32
加快对外开放是振兴我省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举措。近些年来,上海、江苏、广东等南方省份利用其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区位优势,对外开放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尤其外向型经济发展更为突飞猛进。兄弟省市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的许多经验、做法值得我省借鉴。  相似文献   

8.
7月3日起,个人征信系统全国联网迈出了具有关键意义的一步,央行力推的全国个人征信系统,即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8个省市——北京、浙江、广东、重庆、陕西、广西、四川和湖南实现了共享。这就意味着,个人信用数据库走出了地域的局限,在8个省市的范围内,有失信记录的个人在其他省市一样会遭遇信用“红灯”。而按照央行的计划,全国性的个人征信系统将在今年底铺开“个人资信大网”。  相似文献   

9.
张海梅 《南方经济》2001,146(11):42-45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对世界各国产生深刻影响。经济全球化给广东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广东只有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利弊,积极审慎,趋利避害,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才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0.
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基于索洛模型引入老龄人口因素推导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收集整理中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2005—2019年的数据并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与门槛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储蓄率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储蓄率跨过门槛值后,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得到显著减弱。  相似文献   

11.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建设新的经济增长带──广东京九、广梅汕铁路沿线经济发展战略主体报告广东省府研究中心课题组京九铁路纵贯8省市后,从广东和平县入境至龙川县,与广梅汕铁路接轨,纵横整个粤东。“两铁”将粤东的山区、沿海地区、珠三角这三种类型地区与全国连接,...  相似文献   

12.
广东如何再造新的政策优势──兼与广东经济学界部分学者商榷张谷在我国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广东的经济改革政策和经济发展的措施相对于其他兄弟省市,一直是明显超前并具有突出优势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使改革开放以来的广东经济一直处在比较显著的优势政...  相似文献   

13.
在许多老百姓眼中,低碳经济还是个新鲜词。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其目标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作为全国的老工业基地,辽宁正面临日益紧迫的减排任务,发展低碳经济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重视和抓好以下六个方面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跃洲  王瑛 《浙江经济》2006,(16):60-60
作为推动全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长三角地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与区域内的密切合作及历史渊源有着直接的关联。然而,尽管加强区域内合作推动长三角地区发展已成为各方共识,而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也在加速推进,但长三角地区的16个城市毕竟分属3省市,各地政府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政绩最大化而形成的本位主义倾向仍不免给区域一体化带来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依据全国各省市2008上半年GDP绝对值排序生成的全国十强省市,如下表2所示,这一排序与2007年度全国十强省市(上海经济2008年6月刊)排序相比,北京市赶超福建省,跃居第十,而福建省则从原先第十位降为十一位.十强中的前四位仍然被"两东两江"(广东、山东、浙江及江苏)包揽,足可见其稳定的发展势头和优势.从发展速度来看,山东省与福建省并列第一,四川省由于收到地震灾害的影响,第二季度的各项经济指标略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现代乡镇》2009,(3):46-46
上海、北京、广东三省(市)继续位居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前三甲——由社科文献出版社昨日在京推出的2009版《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显示:广东经济的竞争力依然强势明显,在10大类分项指标的排名中,稳居其中6项的前三位。  相似文献   

17.
金谷 《浙江经济》2004,(12):9-11
在浙江工业化、市场化推进到新的阶段后。重化工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与过去及全国一些省市发展重化工业道路明显不同的是,这一发展需求不仅是在人均收入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强化等阶段。陛特征背景条件下产生的,而且是浙江以加工工业为基础的产业结构演进中内在关联产业相互扩张的自然结果;与广东、江苏等省市相比,浙江重化工业发展已显滞后。应顺势应时。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重化工业。  相似文献   

18.
李金亮 《南方经济》1998,(5):36-36,6
在全国的改革开放中,广东先行一步。这种“时间差”,使广东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得以率先发生变化,使广东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也得以率先变化。正是这些变化,造就了广东经济的蓬勃发展之势,使广东成了全中国在经济上最具活力和经济实力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也使...  相似文献   

19.
依据全国各省市2008前三季度GDP绝对值排序生成的全国十强省市,如下表1所示,这一排序与2008上半年全国十强省市(上海经济2008年9月刊)排序相比, "两东两江"(广东、山东、浙江及江苏)依然稳居前四,足可见其在总量上的领先地位.四川省赶超辽宁,成为第八,湖北省追上北京市,跃居第十.  相似文献   

20.
袁安府 《浙江经济》2003,(22):60-61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掀起了一股造“购物中心”的运动。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打出“世界最大购物中心”口号的北京金源时代购物中心和广东东莞的华南购物中心。与此同时,全国共有30余个省市计划或有意向上马大型购物中心。其中不乏象浙江温州这样土地资源紧缺的城市也规划占地3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