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谢宏复  赵岩 《活力》2011,(12):112-112
一、刑事侦查中存在的问题(一)注重破案,忽略严密搜集证据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的侦查中.只注重抓获犯罪嫌疑人,一旦犯罪嫌疑人被缉拿归案,案件告破,就算是大功告成。只要犯罪嫌疑人供认不讳,公安机关搜集一些随手可得的证据.形成卷宗移送检察机关,就认为案件在公安环节办结。其后果是,在检察环节犯罪嫌疑人翻供,造成案件诉讼难以进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权已受到各部门法的重视,因此在刑事诉讼法领域,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问题已成为重要课题。在侦查讯问阶段,犯罪嫌疑人与侦查机关的地位明显不平等。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已经规定了犯罪嫌疑人享有哪些权利,但其规定很不完善,侵犯犯罪嫌疑人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我国司法公正形象。本文通过对我国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完善措施进行构想来进一步介绍我国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3.
杨军  杨姗 《活力》2010,(18):50-50,52
“零口供”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归案之日起.自始至终均矢口否认自己实施或参与实施犯罪行为,公安机关认定其涉嫌犯罪依据的是其他一些直接或间接证据的案件。所谓的“零口供”,不是没有口供.而是没有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供述其实施或参与实施犯罪行为的口供。通常包括两种情形:一是犯罪嫌疑人根本否认自己实施了犯罪行为;另一种情况是犯罪嫌疑人只供述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刘德军 《活力》2006,(6):126-127
本文论述了刑讯逼供行为存在的主要原因,侦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处于不公开与无法监督的状态,是刑讯逼供行为产生的重要条件,重视口供在查办案件中的作用,是侦察机关产生刑讯逼供行为的内在因素,刑讯逼供行为在实践中难以认定,使这一行为有了存在成长的空间。减少和遏制刑讯逼供行为的法律对策是建立在看守所集中提讯制度,实行审讯主体与犯罪嫌疑人隔离制度,实行禁止在看守所以外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5.
法定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作出不将犯罪嫌疑人诉至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处理决定,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的三种情况之一。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定不起诉适用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  相似文献   

6.
姚瑶 《活力》2011,(12):131-131
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公检法机关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法定强制方法。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刑事强制措施有五种: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而实际上适用强制措施的权力主要集中负责侦查职责的公安机关手中.由于强制措施都会不同程度的限制或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为了保障人权.防止强制措施的滥用。有必要对公安机关适用强制措施进行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7.
《乡镇论坛》2010,(4):18-19
福建省大田县民政局致信本刊称:群众反映该县均溪镇玉田村2009年村委会选举中新当选的一名村委会委员是县公安局2007年就在网络上通缉的犯罪嫌疑人。目前该犯罪嫌疑人已取保候审。大田县民政局认为.该犯罪嫌疑人隐瞒犯罪事实,影响了群众公正投票,  相似文献   

8.
赵明 《活力》2005,(9):96-96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活动,也是办理公诉案件的法定程序。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九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司法实践中,常常遇到因案件讯问方法不当而引起犯罪嫌疑人在庭审中翻供、拒供,影响公诉效果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对审查起诉中如何讯问犯罪嫌疑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吕雁泽 《活力》2005,(8):66-66
目前,我国的司法鉴定体制比较混乱,公检法司、社会、高校都有权出具鉴定结论,而鉴定人的素质又良莠不齐,诉讼各方出自各自的利益都想对鉴定人施加影响,导致在刑事诉讼中鉴定结论的不稳定性,多次鉴定、重复鉴定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诉讼结果的确定性,这在伤害案件中表现得极为突出。本文想探讨的是:在伤害案件中,检察机关根据轻伤的鉴定结论对犯罪嫌疑人做出了批准逮捕的决定,然后在诉讼过程中,又出现了轻微伤的鉴定结论,导致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相似文献   

10.
刘忠权  裴警东 《活力》2010,(18):51-52
当前.在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过程中,检察机关开始探索运用刑事和饵的方法来处理案件。以化解犯罪嫌疑人(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的矛盾,实现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加害人)合法权益的双向保护。所谓刑事和解是指采用调解方式对刑事案件进行结案,是司法上的非犯罪化的一种有效措施,它体现的是恢复性司法理念。实践表明,刑事和解机制对于解决轻微刑事案件、妥善处理社会纠纷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是当前司法工作者值得研究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就此谈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11.
周松 《活力》2014,(22):77-78
从古至今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法律逐渐在社会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全社会对于社会中每个个体的人身权利逐渐加以重视。在现代社会,当某个公民被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进行侦查时,他的人身权利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公权力的限制和伤害。刑事案件侦查阶段是进行刑事诉讼的基础环节,对于有效打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公安机关进行案件侦查时,如果出现实体或程序错误,都会对公民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因此,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加强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尤为重要,而其中最重要的权利就是其辩护权的使用,特别是对侦查阶段聘请律师进行相关法律帮助这一权利的保护。因此,在刑事诉讼中,保障犯罪嫌疑人等进行权利的行使,必然需要加强对律师侦查阶段诉讼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9月28日,涉嫌生产不符合标准的产品罪的犯罪嫌疑人余梓伦、方正亚被义乌市人民检察院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余梓伦、方正亚两人在义乌后宅合伙经营农机电焊修理店。2001年7月25日,义乌鑫盛彩印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谷某想在自己公司安装一部电梯,因为想节约点资金,就委托犯罪嫌疑人余梓伦帮忙,余梓伦随即找方正亚当帮手。两犯罪嫌疑人明知道自己既没有简易电梯制造、安全许可证,又没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情况下,却仍旧在市场上购买了一些铁架和钢板,依靠自己土办法制造了一架属国家严管的简易载货电梯,并在未经过地市有关部门监测的情…  相似文献   

13.
杨虹 《价值工程》2012,31(2):272-273
网上追逃措施在打击刑事犯罪、抓获犯罪嫌疑人、保证犯罪嫌疑人迅速及时到案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法律对"网上追逃"缺乏具体明确的规范,实践中犯罪嫌疑人的羁押、移交程序随意、混乱,容易侵害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本人认为应当尽快将其纳入刑事诉讼法进行规范,细化网上追逃程序,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吕贵民  曹苏梅 《现代企业》2011,(12):I0001-I0001
本刊讯 近日.逃亡7年之久的宝鸡卷烟厂特大团伙贪污案的犯罪嫌疑人李继标,结束了他的逃亡生涯,被宝鸡市人民检察院干警从广东省茂名市押解回宝鸡。  相似文献   

15.
1月6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透露.在生产、流通等环节的检测中,上海未检出一件不合格的食用油。2011年本市食品监测总体合格率94.1%,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率控制在0.87/10万,年抽检样品数达到8件/千人,本市市民食品安全知晓度得分为807分.本市食品安全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可控,稳中向好的态势。据悉2011年全年本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8593批次。共立案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8037起,罚没款5648万元,侦破犯罪案件8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0人。  相似文献   

16.
李劲松  洪爱善 《活力》2010,(12):166-166
取保候审是强制措施的一种.与拘留、逮捕强制措施相比,该措施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减少羁押场所压力等方面具有其优越性,但在司法实践中这一制度还存在不尽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银行卡的普及.给消费者带来了快捷、便利的消费方式,但各类银行卡案件也陆续发生。近日多家商业银行连续发生犯罪嫌疑人利用自助设备窃取客户资金的案件,给银行的资金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也给存款客户带来极大的困扰,严重危害了银行的信誉。现将犯罪分子作案的手段和如何进行防范的方法进行分析.便于持卡人在用卡过程中加以注意,保护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18.
孟昭华 《活力》2010,(14):215-215
职务犯罪侦查权是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通过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依法打击贪污、贿赂以及渎职等职务犯罪行为.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但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经济体制的逐渐改革.国家法制的逐渐健全,尤其是讯问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的推广,标志着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对职务犯罪侦查权的配置探索出一种更为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胡平 《活力》2005,(10):147-147
贿赂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智能经济犯罪,侦查取证难度较大,因此,审讯工作在对贿赂案件的侦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案件侦查的胜败。根据实践经验,犯罪嫌疑人在被讯问过程中,其心理活动往往经过防御、动摇、崩溃三个发展阶段,我们只要针对犯罪嫌疑人心理的上述特征,灵活地使用不同的审讯策略,及时排除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心理上障碍,就能够促使其坦白交代问题,认罪服法。  相似文献   

20.
从刑事诉讼的角度看,审讯是侦查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使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的斗争从隐蔽转入公开。审讯人员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讯问,听取犯罪嫌疑人关于自己有罪的供述和无罪的辩解,为检验已取得的侦查成果及进一步揭露和证实犯罪提供依据。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审讯过程又是审讯人员通过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地直接交往活动,对案件进行全面、深入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