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王文阁 《商》2014,(7):211-211,201
shift-share分析方法在国外是一种在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本文以2001和2010年甘肃省各市州三次产业数据为基础,运用该方法对其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并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计算完全消耗系数将工业行业划分为基础工业门类和高端工业门类,将第三产业划分为基础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在对三次产业划分层次的基础上,分析齐齐哈尔市三次产业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计算三次产业贡献率和拉动率,从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以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分工层级、调节市场需求结构等角度提出优化齐齐哈尔市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战略指导下,甘肃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经历了复杂的变化。甘肃产业结构经历了调整期、合理化演进期和高级化时期,甘肃省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省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远远多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性相对严重。这种情况主要是由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历史因素造成的。提出改善投资结构,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提高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优化和调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等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4.
张佩 《商》2014,(32):255-255
产业结构的发展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到现在,甘肃的产业结构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合理现象。本文对2000-20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甘肃省二、三、一的产业格局现状和产业结构现存的问题;然后运用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和线性规划模型进行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分析,最后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甘肃省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毛琳 《中国市场》2012,(41):115-116,131
本文从安徽省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构成比例、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构成比例以及三次产业对GDP贡献率三个方面,对安徽省产业结构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安徽省产业结构的现状,针对安徽省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调整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向丽 《市场论坛》2016,(3):20-23
如何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获取结构红利,是西南民族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从结构红利视角,以西南民族地区的广西14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偏离度的测度,得出广西14个地级市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状况.结果表明,广西14个地级市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整体来看,Ⅰ类地区的南宁市和Ⅱ类地区的柳州市、桂林市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相对较好,Ⅲ类地区和Ⅳ类地区的大多数城市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较差,且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因此,本文建议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等方面优化各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而获取人口就近城镇化结构红利.  相似文献   

7.
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演进,本文通过对比1997年和2007年四川三次产业分别占GDP的比重和占劳动力的比重,分析十年间四川产业结构的变化。还采用1978年到2009年四川三次产业产值数据,分析三次产业相对顺序的变化。采用四川三次产业从1993到2009年数据,利用EXCEL、SPSS、MATLAB软件为分析工具,建立回归模型,找出四川产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四川今后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随着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逐渐出现各式各样的新兴产业,物流产业的发展就是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的最好体现,是社会生产效率提高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基。通过实证分析物流产业对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影响,得出结论:河北省物流产业的发展降低了第一次产业结构比重,提高了第二、三次产业结构比重,总体来讲提升了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水平。虽然物流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经济增长,提升了产业结构水平,但第一产业结构比重的显著下降说明了忽视了农村物流建设,导致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拉大了城乡经济水平差距。因此,也可以说明物流产业发展不均衡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凉山州昭觉县三次产业结构的分析,表明昭觉县产业结构仍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还较薄弱,提出了昭觉县三次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章成林  甘泗群 《商》2013,(24):331-333,315
通过对云南省10年来三次产业发展数据进行系统地分析,发现省内整体呈“二三一”的产业结构类型,二、三产业比重接近,但产业产值总量仍在低水平徘徊,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任务依然艰巨。以省内地级市县10年间三次产业变动为基础.将昆明市作为比较对象分析省内产业结构相似状况,利用产业结构相似度系数模型进行测算分析来了解各地级市产业结构特征。最后,基于结果对三次产业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加快农业服务业发展,提升工业生产效率,完善旅游及服务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通过建立计量模型,研究了成都市对外贸易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影响。通过采用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相对变化来反映产业结构,对开放经济生产函数Y=f(K,L,X)进行调整,建立对数回归方程,从出口和进口两方面考察对外贸易对三次产业的影响,得出了成都市对外贸易发展对三次产业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但对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作用比对第一产业的发展促进作用要大。  相似文献   

12.
《商》2016,(10)
海峡西岸建设一直是福建省产业发展的契机,但是如何在海西建设的大背景下把握住机会,从质的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应该引起福建省的重视。福建省共有九个地市,每个地市的产业发展情况不同,本文从产业结构入手,选取福建省2000—2013年三次产业产值,运用聚类分析,通过和国内产业结构比较,归纳得出福建省产业结构的特征,再进一步通过省内不同区域的比较,得出福建省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最后针对福建省各市目前产业结构现状,提出可行的产业发展对策。当前只有准确把握各市三次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才能合理地推进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福建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路  黄易 《商》2013,(17):292-293
在描述了1996年-2012年新疆三次产业演变过程的基础上,通过三次产业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分析了新疆产业结构现状,并结合产业结构相关理论提出了新疆应稳定第一产业的发展优势,继续发挥第二产业的主导作用,积极开拓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从而使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外商在豫直接投资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楠 《价格月刊》2009,(6):45-46,49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解剖河南省外商直接投资利用状况,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在三次产业间、三次产业内部以及地区间的分布关系,指出外商直接投资必须先形成产业资本,才能完成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5.
王娜 《商业时代》2007,(25):101-102
本文主要从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以及产业结构的内部协调角度来考察吉林省就业问题。根据1997-2004年统计数据,分别对吉林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三次产业就业吸纳弹性、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要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及其内部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力发展就业吸纳弹性大的行业,以解决吉林省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产业结构演变情况进行分析,分析三次产业间的演变规律,分析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广东省产业结构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演变,三次产业的演变历程:"二、一、三"——"二、三、一"——"三、二、一"结构,随着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未来广东省产业结构将得到进一步的调整、优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17.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分析富锦市产业结构变迁及竞争力变化情况。将黑龙江省作为参照区域,通过对2003-2017年富锦市三次产业的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分量、竞争力分量以及偏离分量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总体看富锦市三次产业结构优于黑龙江省三次产业结构,具有产业结构优势和竞争力优势;但是分别看三次产业,第一、三产业虽然具有结构优势,但是竞争力不足,第二产业具有区位竞争力,但产业内部结构亟待调整。为此提出对策建议:富锦市应把握农业强市优势,稳固农业主导产业地位,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尤其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向精深加工转型,推动富锦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结合区域特有农耕文化提升第三产业竞争力,充分发挥产业结构优势和竞争力,促进富锦市经济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缦 《北方经贸》2007,(3):109-111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经济增长方式。文章试图从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产业中信息化知识化程度的高低等三个方面来实证分析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曹诗雨  唐亚 《商》2014,(9):213-213
产业结构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及其发展的重要因素。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其本身具有独特的产业结构模式,一方面,重庆经济水平在直辖后迅猛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以及人均生产总值高度增长;另一方面,存在着想当严重的产业发展不平衡。本文通过三个部分对重庆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第一部分是产业发展分析,主要是论述重庆产业结构的演变、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演变;第二部分是提出重庆产业结构出现的问题,即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第三产业质量不高;第三部分是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三次产业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红河州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三次产业中的就业情况,并提出了改进产业结构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