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逸群 《华商》2008,(20):73-75
钓鱼岛历来是中国的领土,可是至今为止,该岛仍然在日本国的实际控制下。中日两国间关于钓鱼岛的争议时起"烽火",两国保钓斗争不曾间断,该争议始终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笔者主要在钓鱼岛的历史地位、先占事实、中日争议理由等方面以国际法角度审视分析,并进一步证明钓鱼岛主权归属中国这一基本事实。  相似文献   

2.
查艳玲 《商》2014,(10):179-180
中日关于钓鱼岛的争端由来已久,有关钓鱼岛的主权还牵涉到东海划界和东海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也是一个敏感又棘手的问题。不论从历史还是法律角度上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辨的主权,日方提出的关于钓鱼岛主权的主张都是站不住脚的。通过分析中日双方的主张,以及相关的历史证据和法律证据,来探讨日后钓鱼岛争端解决途径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孟迪 《市场研究》2013,(3):69-71
长期以来中日经济依赖性强,互补性明显。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引起两国间经贸摩擦,使双边贸易急剧降温,日本对华出口遭到重创。伴随着中国民众声势浩大的抵制日货运动,日本对华投资减少,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经贸摩擦的发生,给中日两国的经济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对亚太乃至全球经济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日方应停止制造紧张局势,促进双边贸易健康发展;中国在维护领土主权的同时,也应当抓住机遇,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Buzz     
狂热于领土犹如人醉于劣酒。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近日寄稿《朝日新闻》.指出钓鱼岛问题波及两国文化交流。他写道:文化交流是“供灵魂来回穿梭于国境之间的道路”,作为一名日本人.担心钓鱼岛问题会阻碍这条道路。  相似文献   

5.
"钓鱼岛风波"的激荡与升级不仅将中日之间的政治关系推入谷底,而且将两国的经贸关系打入冰冻地带。作为钓鱼岛主权纷争事件直接推动且对未来预期并不乐观所诱致的市场显著结果——日本企业撤离中国的脚步牵引了越来越多人的视线。而在关注的背后,人们思考更多的问题是,日本企业真的愿意舍弃苦心经营数十年而且依然潜力深厚  相似文献   

6.
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岛的主岛,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台湾岛面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明11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此举激起中国各地民众的抗议。日本商品和服务遭受打击,中日贸易遇冷,  相似文献   

7.
张晓宇 《商》2012,(21):171-171
2012年下半年,日本政府单方面宣布"购买"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的决定。中国政府立即做出回应,宣誓主权。在钓鱼岛事态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中日之间政治领域的较量不可避免的波及到了经济领域,中日两国的经济关系随之受到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日经济制裁的选择、原则与注意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日两国钓鱼岛主权之争大幅度升级将经贸战推上了选择的前台,对日实施经济制裁成为我国可以考虑采用的重要措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和第一贸易大国,中国是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但鉴于日本经济发展水平仍然高于我国以及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对日经济制裁应全面考虑,设定应坚持的原则、目标、领域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刘旭 《中国市场》2010,(14):137-138
东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之一,历史上一直属于我国领土。清末日本商人西泽吉次觊觎其丰富资源,不择手段侵占了东沙群岛。晚清政府为维护主权经过一系列谈判,最终成功收回。这次争端的解决,奠定了东沙群岛海疆属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董事长书架     
《华商》2013,(3):92-92
钓鱼岛海域风云变幻,乌云密布,战争似乎一触即发,这其中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玄机?钓鱼岛争端背后的操纵力量到底是谁?中日钓鱼岛之争,名为中日领土争端,不妨说是货币战争,是美国操盘全球货币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2012年最残酷的货币战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告》2014,(7):123-124
正广告主:上海汽车荣威品牌数字广告代理公司:安瑞索思(中国)有限公司2012年,在一们多事之里,"钓鱼岛"事件让无数中国人热血沸腾,情绪高涨。安瑞索思荣威服务团队第一时间洞察此次社会热点时间并与荣威中国民族品牌的品牌理念相联系,在一周的时间内就策划并执行了本次"丈量边关绝不退让"的整合营销案例。背景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国反对,签订所谓"购岛"合同,强占中国领土钓鱼岛。中日两国60多年积怨瞬间爆  相似文献   

12.
单从销售业绩上看,这一梯队的"年关"最不好过。除了处于"调整期"的奇瑞,这个梯队几乎是清一色的日系品牌。去年有人曾戏言"钓鱼岛救了日本车企",认为政治冲突只是日系车下滑诱因,产品结构、品牌形象老化等问题才是导致日系车企连年下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日钓鱼岛之争的加剧,既引发了民族情绪的亢奋,也带来了商机。最近有一本叫做《钓鱼岛背后的货币战争》的书,迅速登上畅销书的排行榜。对岛争背后隐藏的货币战争,人们应该警惕和深思。该书作者认为,钓鱼岛争端名为领土之争,实为美国主导的一场暗潮汹涌的货币战争,目的就是扰乱中日亚太经济,让投资流向美国,扼杀中国的人民《钓鱼岛背后的货币战争》之看点  相似文献   

14.
外交庇护制度是庇护制度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派遣国在接受国的使馆,领事馆,军营,军舰,军用航空器内给政治犯以庇护,即是庇护国在外国领土上庇护外国人。此做法依托于治外法权理论,但该理论并不为当前国际法所承认。且外交庇护亦有侵犯他国主权,干涉他国内政之嫌。以"阿桑奇"案为切入点,分析国际法中的外交庇护。  相似文献   

15.
<正>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却因为近代的积弱,几经波折,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应该说每一个有民族情节的中国人都会义愤填膺。随着国力的一步步增强,加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决策,这几年来形势朝着有利于我方发展。一、对钓鱼岛战略价值的理解一般说到战略价值,都离不开经济、政治和军事几个方面。首先在经济上,最主要的当属东海海域的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及其可能产生的巨大的经济价值。"二战"后日本对东海的调查证实这些海域中埋藏着足够日本消耗  相似文献   

16.
一、事件过程 (一)日本"购岛"动作过程。今年4月16日,日本石原慎太郎提出东京都将于年内购买钓鱼岛;4月17日,石原称购岛协议基本达成;4月28日,东京都发起购岛募捐活动;7月7日,日本称欲将钓鱼岛"国有";7月10日,日相称最快9月底实现"国有";7月24日,日本启动"国有化"程序;7月26  相似文献   

17.
寿小峰 《消费导刊》2009,(7):157-157
2009年2月17日,菲律宾国会通过领海基线法案。该法案将中国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为菲律宾领土。我国政府重申:黄岩岛和南沙群岛历来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任何其他国家对黄岩岛和南沙群岛的岛屿提出领土主权要求,都是非法的,无效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进入持续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能源结构的优化与产业转型升级一同成为当前我国最重要的工作重心,而油气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比例,但是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储量及开采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求,因此进行海上油气资源开发将有效解决我国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有利于我国战略安全与能源安全。由于我国海上油气资源普遍分布于争议海域,涉及国家领土与主权问题,实际操作难度大。1978年,邓小平副总理在处理中日领土争议问题时,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并在后期的实践中成为解决争议海域油气资源开发的新思路。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想,也有利于促进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海上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  相似文献   

19.
南极洲是现金世界各大洲中唯一没有被开发的"净土",也是唯一一块没有常住居民的陆地,主权归属也尚无定论。它所具有的特殊的政治、经济、科考、资源以及军事价值,使之成为许多国家的必争之地。自18世纪人类的足迹遍布南极洲开始,伴随而生的就是人类新的争端。20世纪中叶,许多国家相继对南极洲提出领土主权要求,主张南极洲的相应权利重合,导致各国矛盾与冲突进一步激化。1959年12月1日,参加南极会议的12个国家经过协商签署了《南极条约》,并于1961年6月23日正式生效。《南极条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主张领土权利的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条约所倡导的领土主权冻结、搁置争议、共同科考、维护和平,暂时平息了南极争端恢复原有的安宁,不但给世界各国提供了和平安定的科考圣地,也为它们带来了解密探索的契机,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音。  相似文献   

20.
从钓鱼岛说开去 钓鱼岛位于中国东海,主岛4.4平方公里,周围海域约17万平方公里,1972年美国将其“行政管辖权”连同琉球一起“交给”日本,历史上琉球并不属于日本。中日钓鱼岛争议由此产生。在传统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钓鱼岛周围蕴藏的丰富石油资源,无论是对面积狭小资源匮乏的日本来说,还是对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体的中国来说,都显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