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国家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国家审计风险的特征,认为形成国家审计风险的有:审计人员的素质因素;审计机关的管理水平;被审计单位的影响;外部审计环境的影响四个方面。提出了控制国家审计风险六方面的对策:强化风险意识,提高国家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健全法制,尽快充实和完善国家审计准则;加强宣传力度,树立审计权威;加强和完善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制度;重视后续审计,增强审计严肃性;建立审计风险外部监控制度。  相似文献   

2.
市场恶性竞争,客户的不配合,政府的不当干预,现行审计规范的不完善,监督乏力等原因,影响了审计报告的真实性,造成了审计风险。要防范审计风险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完善审计方法,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并可采用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保险等措施以尽可能减少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3.
CPA在执业时,应首先评价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以确定审计程序和方法,降低审计风险;并在执业过程中,发现公司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除鉴暑适当的审计意见,还应向公司管理当局提出管理建议书,以有助于明确CPA的审计责任。促使公司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社会审计文化是我国社会审计人员长期审计实践活动形成的经验、知识积累的系统总结.审计文化与审计质量关系的研究,对规范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行为,提高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促使会计师事务所更规范地从事审计业务,完善我国资本市场,恢复目前我国股民对上市公司审计披露信息的信心,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缺损的原因及完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灵魂,在审计过程中不能保持独立性的根本原因,有存在于不完善的执业环境的外部因素,也有存在于注册会计师自身的职业素质及其在审计业务中的角色等内部因素。针对制约审计独立性的因素,我们应从培育市场环境、执业质量评价、加强监管、限制服务范围等方面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影响CPA审计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CPA审计要对被审单位的会计报表的“三性”向全社会负责,要发挥其应有的社会综合经济监督作用,需要社会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理想的执业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关注,理解与支持,需要对影响CPA审计风险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7.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分析了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来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文章分别从被审计单位、注册会计师职业环境以及注册会计师自身素质和执业水平几个角度分析了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建设、法制建设、公司治理结构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技术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社会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许多内在、外在因素的影响,使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执业过程存在诸多矛盾,严重影响审计质量。因此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必须正确处理这些矛盾,社会各界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审计执业环境,以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经济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独立审计存在审计法律责任制度缺失、审计职业道德失范、审计风险意识缺乏、审计监督机制失效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重构独立审计的法律责任制度,增强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构筑独立审计职业道德体系,加强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建立政府监管机制,重塑独立审计的良好形象;完善行业自我监管机制,规范独立审计的执业行为。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15日中国财政部正式发布了48项CPA执业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准则全面、实质趋同的CPA审计等执业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中国CPA审计实务将由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转变。本文从审计模式演进的角度论述了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原因,说明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突破了传统审计模式的局限,以期说明我国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不能保持独立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驱动、“混业”经营以及社会缺乏对高独立性审计服务的迫切需求等。针对制约审计独立性的因素,我们应从培育市场环境、执业质量评价、加强监管、委派审计等方面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相似文献   

12.
审计风险在审计活动中普遍存在,表现为评估审计风险、可接受审计风险和终极审计风险三种形式,改善审计执法环境,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规范审计工作并努力完善审计方法体系,可以最大限度防范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3.
审计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灵魂,在审计过程中不能保持独立性的根本原因,有存在于不完善的执业环境的外部因素,也有存在于注册会计师自身的职业素质及其在审计业务中的角色等内部因素.针对制约审计独立性的因素,我们应从培育市场环境、执业质量评价、加强监管、限制服务范围等方面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环境审计尚处在探索阶段,它在理论研究、审计范围、内容、技术、人员的素质、环境法律法规等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环境法律法规的建设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加强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拓展审计范围、对象、内容和深度;建立审计的行业标准、规范等;开展全国范围的审计联合;探索审计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创新审计形式;建立健全审计信息披露制度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接连发生的公司破产、会计舞弊、审计失败等事件,无一不涉及注册会计师,各种针对注册会计师职责的指责纷纷而至,注册会计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基于此种形势,在归纳总结国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对我国独立审计执业环境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对导致独立审计执业环境低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导致独立审计执业环境低下的原因,提出了较完善的执业环境的各项建议,并最终认为根治审计失败、治理舞弊行为,应从全社会、全方位着手净化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  相似文献   

16.
审计人员在执业时,按会计业务循环控制审计过程,分类识别高风险因子,关注各类风险预警信号,有所侧重,合理分配审计资源,可以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8条及第10条对重要性与审计风险、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界定为: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笔认为此种界定尚不完善,拟就此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进行了理论探讨,明确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从而为注册会计师规避审计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提高执业质量等提供针对性建议,实现防范于未然。  相似文献   

19.
王敏 《新智慧》2000,(10):30-31
独立审计准则是规范审计行为的权威性标准,其建立目的是促使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地按统一的执业准则执行审计业务,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执业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对促进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开展,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并不完善,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智慧》2008,(3):79-80
一、证券公司应当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在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应当认真分析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减值迹象,足额计提各项风险准备和减值准备。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认真执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06》,按照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完善审计执业规程,督促证券公司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