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仲 《活力》2009,(9):49-49
图书馆是一个面向大学、辐射社会的知识资源信息系统.主要为读者和一定的社会领域提供文献信息服务。随着图书馆开架借阅服务的普遍实施.图书的丢失和损坏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图书馆的藏书建设。为此.我们必须搞好读者的教育管理工作,减少图书的丢失和污损。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交流中心,还是大学生寻求知识、寻求理想的良师益友,图书馆被称之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因此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手段,是图书馆管理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图书馆正向着信息化、网络化发展,信息社会对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结合图书馆工作,就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分析,对改进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一些思考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项利男 《活力》2010,(19):60-60
1.思想素质。图书馆员将社会中零散的文献信息搜集.通过有序整理后,传递给读者。是文献信息生产者与利用者之间的“二传手”。每一位成员都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热爱图书馆事业,以满腔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读者,积极进取,甘愿为图书馆事业无私奉献;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做好读者的服务工作,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曾文君  颜涉  叶青 《民营科技》2007,(11):99-99
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部是图书馆对外窗口.图书馆员的素质决定图书馆工作的事业,做好图书馆工作,需要每个图书馆员要“以书为本”.做好书库管理工作;“以读者为中心”,做好流通服务工作;要加强个人综合素质,提高为读者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大课堂,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她不仅是“知识的宝库”,而且也是“信息的中心”,在知识“浩如瀚海”、“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中外文书、刊、资料的急剧增加,传统的操作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使用计算机管理图书馆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书刊资料的借还工作是图书用整体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计算机管理这方面的工作,是以工作服务作为基础的,本文针对图书馆实行借阅自动化后,遇到的许多细节问题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的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的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图书馆必须做好读者需求的调研工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做到读者服务创新的目标,让图书馆更好的为社会和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7.
张妩婵 《活力》2008,(12):41-41
近年来.图书馆学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文视野.提倡以理性的思维模式.分析图书馆事业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交叉学科不断出现。知识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要求中专图书馆必须强化管理,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说:“一个图书馆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于图书馆工作者。”列宁也曾经说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构建高校图书馆和谐互动的以人为本服务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图书馆界存在的“以读者文本”和“以馆员为本”两种观念进行评析的基础上,认为读者和馆员作为服务的接收者和服务供给者,是图书馆服务过程中两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图书馆服务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既是读者也是馆员,二者缺一不可,更不能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9.
杨敏 《民营科技》2009,(8):57-57,102
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事业的永恒主题。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必须始终跟上时代发展,坚持“读者第一”的理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打造优秀服务团队,逐步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提升服务层次。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是“以科教为中心,以服务育人为根本,以读者满意为目的”的办馆理念,在新时期、新环境、新特点下,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无法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要寻求新的服务模式,新的方式,新的理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也才能更好的为高校的科研和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夏亚华 《活力》2006,(3):211-211
一、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1.读者工作是图书馆的中心内容。 2.读者工作是衡量图书馆工作质量的尺度。 3.读者工作是连接图书馆与读者的桥梁和纽带。 二、高校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 1、读者对象的专一性。高校学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学生和研究生,其次是其他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2.
王冬梅 《活力》2010,(23):81-81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尤其是进入21世纪,更是一日千里,深刻地改变着当代社会的经济生活和世界的面貌。图书馆作为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文化教育重要场所,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带着现代信息技术气息步人了21世纪。正如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岗纳赞在“图书馆五定律”中指出那样,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一个图书馆要持续发展.必须要考虑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未来社会科技发展的适应性,应随着新技术、新潮流而随时调整。馆员作为图书馆发展的主体,也必须有新的思维,新的思考模式。  相似文献   

13.
徐志英 《企业导报》2011,(21):248-249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的图书馆是虚拟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相互结合的混合体。高校图书馆如何发展,如何积极主动地满足读者、社会的需求,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审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姜文丽 《活力》2006,(4):194-194
如果将图书馆的服务环境划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的话。“硬环境”是指图书馆的标准的客观条件,而“软环境”是指图书馆中客观存在的、主要由工作人员控制和把握的、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为读者利用图书馆提供的条件,那么“软环境”则是它的大脑和灵魂。  相似文献   

15.
郭仲 《活力》2009,(17)
图书馆是一个面向大学、辐射社会的知识资源信息系统,主要为读者和一定的社会领域提供文献信息服务.随着图书馆开架借阅服务的普遍实施,图书的丢失和损坏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图书馆的藏书建设.为此,我们必须搞好读者的教育管理工作,减少图书的丢失和污损.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针对高校图书馆读者特色,发现图书馆工作中的问题,探讨更好的服务读者的工作方法和途径,开创一切以“读者为本”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张晶 《活力》2010,(8):367-367
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变化 1.通过网络的虚拟构建,将使图书馆及其藏书打破传统的物理边界,服务突破本馆的局限性,使用户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知识共识.所以.今后图书馆的发展只有纳入网络,其馆藏才能由有限扩大到无限.其读者才能从狭义的社会读者群扩展到无限的网络.在信息社会,任何一个图书馆尤其是中小型图书馆,不可能拥有用户所需的所有文献,文献量、用户需求与购书经费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且日益尖锐.而解决矛盾的途经必将借助网络,网络可共享的信息资源库。  相似文献   

18.
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读者服务是图书馆联系读者的桥梁.读者服务直接反映图书馆的社会效益,读者服务可以促进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因此,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只有围绕读者工作这中心环节,才能目标明确,生动活泼和富有朝气.进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普及,图书馆传统的信息采集、传递和处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其服务内容也从“提供给读者馆藏文献”变为“读者获取馆内外信息”。图书馆服务方式也由面对面变为可通过网络或其他通讯工具进行。这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面对新的信息环境,确保图书馆知识转移成效的图书馆服务工作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是目前图书馆发展的一种趋势,图书馆无论是对读者还是对馆员都要处处体现出“人性化”,因此,图书馆加强对读者和馆员的人性化关怀的管理,对图书馆的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