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晓星 《活力》2011,(8):173-173
报纸重视编辑功能,激发编辑的创新意识,是报纸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的一种必然选择。所以解决编辑的创新意识问题,应引起报人的极大关注。一、解决创新意识的关键在于为编辑体制注入活力传统报业是个什么样的编辑体制?是一种“重记者,轻编辑”的体制,还是一种“重编辑.轻记者”的体制?在这个问题上,多年来一直存在意见分歧,即“编辑主导”还是“记者主导”的问题。提倡“编辑主导”的人主张采纳高素质的编辑人员.在报纸编排、新闻稿件处理等出版流程中,让编辑起主导作用,吸引编辑主动参与办报:提倡“记者主导”的人则主张采纳高素质人员充实新闻采访第一线,以提高原创新闻质量,编辑在报纸出版流程中仅起到“把关”作用,编辑的被动参与办报。记者素质高低是决定报纸质量的关键。以“记者主导”的编辑体制,就提高原创新闻质量而言。有它的独特优势,但在这种体制下编辑的创新意识无法谈起。实际上报人忽略“编辑主导”体制由来已久.由此也导致出现一些问题,如没当过几天记者却当上了编辑.当记者抓不好新闻或写不出好稿.却被调整到编辑岗位上,因此本应由编辑承担的业务职能.即报道策划、选题选材等主要出版流程被忽略了,作为编辑仅仅局限于“安排版面”、“文字删改”的功能.编辑功能因此而弱化。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报纸编辑工作岗位也是一样他们也需要根据工作的性质做出合理的规划。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新闻工作岗位的要求逐渐提高,使得传统的编辑工作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新闻编辑工作者应该不断创新思维和工作模式,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闻的传播进入品牌化的经营,这就要求新闻编辑自身要具有创新的能力,因此对新闻编辑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闻行业中的新闻编辑必须要有创新意识,还要注重提高新闻编辑能力,通过提高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提高新闻编辑水平.  相似文献   

4.
高鹤 《科技与企业》2014,(3):200-200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网络的基本普及、生活节奏日益快速化,人们希望通过最快捷的方法来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从而知道都发生了什么,这就导致了新闻媒介之间的新闻争夺战。随着竞争的产生,也使得新闻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和发展。但是,要抓住群众的眼球,必须进行创新来提高行业竞争力,这就对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本文就现在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电视新闻编辑怎样培养创新能力进行一个小小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杨国栋  王默 《活力》2013,(3):53-53
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由于新闻信息的海量.而网络媒介的页面空间有限.从而使得网络新闻标题必须做到凝练、生动、有趣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然而,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也必须要符合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不能过度追求高点击率和网站的经济利益而丧失了新闻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6.
尚雪鸿 《活力》2012,(10):213-213
晚报中的时事版是深受读者喜爱的一个新闻版面。作为一名时事版编辑,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办出有水平、吸引读者的好版面来。要办好办活时事版,我认为应该做到三个创新一思路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时事编辑要具备敏锐的政治观察力,把好出报前报纸质量道关,使发表的新闻作品政治立场鲜明,舆论导向正确,内容精彩。在这个前提之下,要使时事版出“新”,使报纸时事新闻好看,就必须不断增强时事版编辑的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常艳芬 《活力》2010,(2):143-143
我们面临多元化的时代,新闻编辑力求突破,力求创新,节目才能更加丰富多彩.这样就对新闻编辑的基本素质、专业能力、思路整理能力提出了细致、专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姚艳春 《活力》2013,(11):37-37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何在海量信息中选择适合自己媒体刊发的稿件,是新闻编辑的一项关键性工作。戈公振先生曾指出.新闻是“发生事件之报告,但于报学之处置上.有散漫而不明显之憾”。任何一家新闻传播媒介都因为自己特有的隶属关系、办报目标而有各自的编辑方针.这也就决定他们对每天发生的新闻事实不可能全部收录选用,必须要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从众多的稿件中,选择出具有高质量的稿件,这对编辑来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庞海江 《活力》2014,(13):60-60
在日常新闻编辑过程中,如何发挥新闻编排的最大优势,人们总结了很多办法,比如归类编辑、对比编辑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然而,随着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新闻编排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新闻编排的技巧已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目前,打破正常新闻节奏,完全根据编辑意识,从新闻价值、受众需求出发,对各类新闻进行“菜单”重排,已经成为体现编辑意识,追求创新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秦岭 《活力》2011,(11):196-196
面对目前国内日趋激烈地报业市场竞争,和加入WTO之后传媒将面临“与狼共舞”的时代.报纸重视编辑功能,激发编辑的创新意识。是报纸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的一种必然选择。过去,我们一直讳言报纸的商品属性.往往过于看重报纸的宣传功能,而很少顾及报纸的生存问题,或没有把报纸自身的经济活动作为一个产业门类来发展。正因如此,有人把编辑功能作用的发挥,仅仅局限在把握“办报导向”上,忽略办报观念、报纸编排、新闻资源整合等多方面的创新,编辑的创新意识因而受到局限。所以解决编辑的创新意识问题,应引起报人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1.
徐力军 《活力》2011,(3):204-204
按照通常的分工.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两部分,其一是外采,其二是编辑.于是就有了前期和后期之分,有了记者“冲锋陷阵”,编辑“坐收渔利”的说法。传统新闻理念中,编排是后期工序,是对前期新闻采访被动态的有序化。当今的新闻编排已被赋予主动形态,位置也往往处在前期采访之前。也就是说早在新闻策划阶段就已经有了新闻编排的身影。特别是预发性新闻事件,新闻视角是编排的基石,找到切人视角,  相似文献   

12.
马庆平 《活力》2013,(4):117-117
新闻编辑是新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新闻刊播的重要筛选者和把关者。一般来说,新闻编辑都是有多年新闻采访经验的记者,编辑工作对从业者的职业素质有很多的要求。一个优秀的新闻编辑一定要知道所编辑的新闻具有多大的新闻价值,价值大的新闻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价值小的新闻放在不重要的位置或者不要。一位优秀的新闻编辑到底要有什么样的职业素质呢?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张金磊 《活力》2011,(12):184-184
电视新闻编辑以新闻素材与新闻稿件为基础,通过组稿、优选、组合等综合性的脑力劳动.获得一个新闻集成.并通过电视传播给受众。既然编辑工作是从组稿到编排的综合性脑力劳动,同时又是一个精神生产过程,所以编辑过程就是一个创作过程。那么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嫱 《活力》2011,(11):234-234
我国“记者”一词最早见于1898年《清议报》,可见,编辑记者也算是古老职业了!那么,要想做一名合格的编辑、记者,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要求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做以探讨。 一、编辑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新闻编辑基本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思想品质。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导向,大力宣传健康、先进的思想文化。做到不搞特殊、不谋私利,敢于揭露和批判社会不公正现象,真正把舆论监督落到实处。2.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新闻编辑对涉及的相关学科专业知识不能浅尝辄止,应及时察觉稿件中存在的错误和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杨尚峰 《活力》2009,(9):99-99
网络新闻采访是网络新闻传播实务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是从事网络新闻传播实务的起步环节。它主要以因特网作为新闻素材采集的环境,用搜索、采访、下载和编辑加工等方式采集素材及相关资源。网络新闻采访直接从传统新闻采访和计算机辅助新闻学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6.
廖玉秀 《活力》2014,(17):57-57
时代在发展,新闻业也在发生着变化,作为新闻出版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新闻编辑工作也在发生着变化。那么,作为新时期的新闻编辑,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来应对这种变化,充分发挥新闻编辑的作用,实现与时俱进,从而做一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合格的优秀的新闻编辑呢?  相似文献   

17.
杨国栋  王默 《活力》2013,(1):54-54
网络采访是指是以互联网作为新闻采集的环境。用搜索、采访、下载和编辑加工等多种方式采集新闻信息及相关资源的新闻传播活动。网络新闻的采访是网络新闻传播实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从事网络新闻实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孔晓黎 《活力》2010,(8):337-337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知识创新。传媒产业作为创意产业,不断创新是其发展永恒的定律。对于纸媒来说,除了在内容产品上有所创新外.还必须加强版面的创新。版面从传统走向现代,不只是版式上的革新.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创新和版面风格上的创新。但不能一味地创新、胡乱地创新而脱离了实际、脱离了新闻的基本要素,应在新闻的写作手法、编排版面的过程和思维上创新,且不能只停留在固定的思维模式上和条条框框里。  相似文献   

19.
韩业宏  于靖 《活力》2005,(7):221-221
当代新闻传播进入图像传播时代,“带你走进新闻现场”的新闻呈现方式已经成为不仅是具有影像优势的电视传媒全力追求的境界,而且报纸等平面媒体也纷纷提出“读图”理念,扩大视觉新闻版面、提高图片编辑水平,营造可以使人“一见钟情”的魅力,在争夺受众有限的“初始注意力”的竞争中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于是,在讲究视觉冲击力的阅读需求下,新闻组照脱颖而出,以其全方位、多角度、生动回放“新闻进程”,具有强烈现场感的特色,受到报纸编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齐艳艳 《活力》2004,(7):159-159
求新、求异、求真、求知是编辑创造性劳动的具体体现 求新,是编辑在审稿中刻意追求的准则。稿件是否有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观点、独特的发现,都是编辑需要在审稿中注意的问题。所以,编辑必须具备新思想,并尽量掌握有关领域的知识,才能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稿件,也才能有胆识和敏锐的洞察力选择创新稿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