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围绕农业产业化,调整优化经营结构第一,以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突破口,深化供销社改革,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逐步把基层供销社建成若干个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社。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和规模效益,推进产加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二是大力兴办以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加快龙头企业建设,特别是以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兴办龙头企业要与实施农业"增、转、化"紧密结合起来,以农民增收,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兴办龙头企业要走以内涵为主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坚持"大、高、外、强"的要求,建一批高科技、外向型、规模大、辐射力强的现代化、高效益的龙头企业。兴办龙头企业要与专业合作社和建立生产基地结合起来,通过签订合同、契约,实行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三是全  相似文献   

2.
沧州市供销社系统于1995年底开始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较快发展。目前,全系统共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92个,入社农户8184户,吸收农民股金489万元,供销社投入资金4393万元,专业合作社盈利276万元。发展龙头企业26个,销售收入53290万元,企业创利888万元,为农民增收7784万元。涌现出了一批与农民联结紧密、辐射范围较大、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在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两个根本转变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以突出特色主导产业、市场和良种体系的规划布局与区域经济定位为重点的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已被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供销社必须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寻找新的出路和办法,大力促进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建设的发展。一、充分认识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重大意义近年来,石家庄市各级供销社,抓住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和主导商品优势,以基层社和直属公司为依托,立足农村,强化服务,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截止到目前,全市共办成专业合作社720个,入社农户23.8万户;龙头企业ll5个,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带动农户93万户,为农民增加收入5600多万元。实践证明,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千家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莘县供销社围绕全县的瓜菜、食用菌、畜牧、禽蛋、林果等五大支柱产业,通过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各类市场,找到了供销社在新时期的经济增长点。 一、发展优势,建好载体 全系统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紧紧围绕全县优势资源、种植基地和供销社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全系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总数已达到28处,在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依托资源优势建载体。充分发挥供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目前正在我国农村以强劲的势头兴起,这是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河北省衡水市供销社把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供销社自身改革的突破口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到98年8月全市供销社系统已兴办专业合作社175个,涉及种植、养殖、建筑、保险、加工6大门类,20个行业,入社农民100578户,吸收农民股金891万元,从96年至今,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为农民增收5314万元,专业合作社实现盈余1011万元,向农民二次返利292万元。同时,兴办龙头企业36个,连农户63348户,带基地175个,累计实现销售收入7.6亿元,为农民增收3997万元,企业实现利润3205万元。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实行"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6.
盐城市供销合作总社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全系统现有9个县级供销社、130基层社、135个企业、1所中专学校。盐城市供销合作总社坚持“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凝聚系统力量,整合系统资源,着力构建新型的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和农村社区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服务“三农”,农兴社旺的新路子。目前,全系统多形式培育流通龙头企业15个,兴办日用品超市235家,农资超市66家,农资连锁配送网点1800多个,建办乡村为农服务社1245个,覆盖了全市60%的行政村,兴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个,专业合作社281家,建办农副产品…  相似文献   

7.
随着山东省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省供销社因势利导,主动参与,通过领办专业合作社、培育龙头企业、市场开拓等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领办专业合作社,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组织基础 山东省供销社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遍布农村的经营网络和与农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独特优势,积极领办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在发展商品生产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保护和自我服务。到目前,全省依托供销社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1236个。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全省构筑农村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创新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环境。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农民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初步形成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生产基地。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近年来北京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2003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70家,其中固定资产亿元以上的15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具有一定规模、发展比较规范的组织有1473个,其中5个合作经济组织列入农业部试点,农产品行业协会66个,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在市场营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针政策,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来抓,积极制定扶持措施,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利益机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5618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2284家。现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3家,省重点龙头企业128家,区域性重点龙头企业480家,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覆盖全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体。一、提高认识,制定政策为农业…  相似文献   

10.
中央5号文件下发和全国总社成立以来,我省各级供销社抓住农村经济向专业化、产业化发展的大好机遇,围绕着把供销社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和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推动农业产业化这一目标,把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作为深化供销社改革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省社专门召开了发展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方向,井把发展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列为全省供销社系统八项主要任务之首。同时,研究制定了《河北省供销社关于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的意见》、《河北省供销社关于加强专业合作社管理的几项规定》、《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关于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考核办法》等几个文件,编辑出版了《兴办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1.
江苏坚持把农业产业化工作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以"五个一"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通过引导集聚发展、推进科学布局、调整优化结构、强化科技支撑、加大财政扶持等举措,有力有效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健康发展。全省县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977家,其中国家级61家、省级382家,2011年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总额达到3937亿元,创建了6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57家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专业技术研发分中心(创业基地、示范基地),总数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针政策,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来抓,积极制定扶持措施,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利益机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发展现状(一)龙头企业形成群体。根据近期统计调查结果,我省符合农业部调查标准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5618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的2284家。现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3家,省重点龙头企业128家,区域性重点龙头企业480家,形成了不同层…  相似文献   

13.
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统一思想,增强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的自觉性“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所需原料要有一定的质量和数量,而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原料,很难达到企业的要求,其结果是龙头企业办不下去,农民受损失,产业化经营也就中断了。只有组建专业合作组织,由专业合作组织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组织农民生产,才能为企业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足够的原料,使企业越办越好,反过来企业又带动农民扩大生产,从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载体建设不断加强,利益分配机制不断完善,已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推进我省农业产业化,必须妥善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的关系,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关系,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的关系,让农业龙头企业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更大作用。推进我省农业产业化,还必须着力把龙头企业打造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社会化服务的主体、农产品加工流通的主体,积极争创一批名企、名牌、名区,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工作指导服务,更大力度地推进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浙江省磐安县委、县政府把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作为推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着力培育了以中药材、食用菌、茶叶、蔬菜等主导产业为依托的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2家、示范性合作社5家.2002年,联接基地2.64万亩,带动农户3万多个.农业产业化的实施,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27元.  相似文献   

16.
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供销社”)作为发端于农民自愿入股联合的一种合作经济形态,由于具备历史和自然因素形成的植根农村、服务农民、设施广布、渠道通畅等内在优势和外在条件,在服务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组织引导角色。到2004年底,全国供销社系统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包括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已达到4万多个,带动农户2200多万户,帮助农民实现收入150多亿元。但是,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好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关系问题。以供销社为依托,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是组织农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供销社深化改革,谋求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为此,我们要站在战略高度来理解依托供销社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重要意义。第一,依托供销社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是解决农业生产流通不畅的必然选择。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流通不仅促进生产、影响生产,而且还可以制约生产。当前,一些农产品出现局部性、暂时性的过剩,甚至出现"卖难"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流通不畅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联合起来的专业合作社是农产品流通的一个新渠道,在组织农民进入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中一定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第二,依托供销社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是推动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应运而生,这就是农民为抵御市场风险,自愿联合组织起来的包括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研究会、部门牵头兴办龙头企业等在内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它在不改变农户独立生产和市场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把农民组织起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支持,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专业化、产业化程度,维护和发展农民的经济利益.实践证明,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兴起已成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9.
最近,笔者对清苑县供销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听取了县社的情况汇报,实地考察了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基本情况清苑县供销合作社下设19个基层社,截止1998年底,全县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40个,其中农资专业合作社22个;种植类10个,养殖类2个;加工类1个;其它1个。在这些专业合作社中,年盈利在10万元以上的1个,占2.5%;盈利5万元以上的2个,占5%;盈利5万元以下的37个,占92.5%。兴建龙头企业3个,建庄稼医院22个,农资服务站82个。全县普遍开展了联村包户活动,通过指导农民科学种田,为科技兴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沪郊动态     
《上海农村经济》2012,(12):47-48
浦东新区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浦东新区自两区合并以来,坚持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牢牢把握龙头企业这个主体。3年来,共评定产生了52家区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4家市级示范合作社和1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规范化管理,带动更多农民就业,促进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