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船舶安全综合管理能力和事故预控能力,江苏省镇江市航道站航标船在安全合格班组的基础上,开展标准化安全作业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许多水上交通事故表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人们违反操作规程、劳动纪律以及未排除事故隐患。镇江市航道站维护的航标里程达132. 6公里,共设重要标志26座,涉  相似文献   

2.
长江支汊裕溪口水道上段开通为公用航道意义重大。裕溪口水道上段航标配布涉及众多因素,情况复杂,文章对长江支汊裕溪口水道上段开通为公用航道的航标配布方案进行探讨,旨在提高从裕溪口上段进出船舶安全系数,降低船舶航行成本,提高航行效率。  相似文献   

3.
江苏地方海事部门研制开发的“海事行政执法计算机辅助系统”是目前国内领先的新科技项目,用于全省重点水域现场执法后,提升了海事监督管理水平,规范了船舶安全管理,维护了航道安全畅通,并缩短了船舶留港时间,提高了船舶航行率。为制止船舶违章违规运输,确保航道安全畅通,主管全省水上交通安全工作和船舶检验职能的江苏省地方海事局,通过多次深入调查,决定研制开发“海事行政执法计算机辅助系统”,采用高科技对过往船舶实施现场检查。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于2001年10月顺利完成该系统的研制开发,并在苏南和苏北运河等通江口门用于现场执法…  相似文献   

4.
航标作为船舶安全、经济航行的重要助航导航设施,对我国水上交通运输、海洋开发、渔业捕捞、国防建设和维护国家主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如何加强财务管理,促进航标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航道是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因素。航道设计是否满足船舶通航要求,航道布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船舶的航行安全。文章在对航道通航环境特征了解、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航道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实现对航道优化方案的比选,给出科学、合理的航道优化方案,为航道设计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长江航道水位变幅大,河床自然演变剧烈,航标异动频繁,长江航道部门应通过各种媒介发布航道信息、最大限度为航运船舶提供优质服务,使船舶更安全,经济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航道养护费(以下简称航养费)是对行驶在内河航道上的运输船舶征收的规费,属国家行政事业性收费,是全国各省市航道管理部门可以自主使用的用于维护、整治航道的最重要的经费之一。收好航养费,对提高我国内河航道维护质量、保障航道畅通和航行安全,充分发挥水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航养费征收和使用办法。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交通部、财政部、国家物价局联合发布了(内河航道养护费征收和使用办法),规定营业性运输船舶按运费收入的8%计征航养费,非营业性运输船舶比照营业性运输船舶择大者计征…  相似文献   

8.
随着《"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的实施,交通部加快了对长江航道安庆段太子矶水道和东流水道的整治进程。长江航道安庆段安庆水道和官洲水道50公里本实行船舶靠左航行,笔者提出三种满足安庆段全程实行船舶各自靠右航行航路改革方案。其中,取消或者调整钱江嘴横驶区和吉阳矶横驶区,开通黄石矶水道和安庆南水道为最佳方案,以确保船舶在该航段航行安全和快捷。  相似文献   

9.
航标是维持水上交通运输畅通,保证船舶安全。经济航行的重要设施,对发展我国水上交通运输事业,支持海洋资源开发和渔业捕捞,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加强国防建设和维护国家主权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航标管理,提高效益,促使我们着手从转变财务体制做起,推进航测事业单位的单标核算。本文试就单标核算的成因及今后的工作设想作如下简述。一、我国航测事业单位单标核算的现状我国现有航标近2000座,根据各海监局现行管理航标种类划分为11类19级。“八五”之前,航测经费计划缺少足够的分解依据,而未能体现各基层单位真…  相似文献   

10.
分析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建设期间航道航标被碰原因,述评长江芜湖航道管理处采的取优化航标配布、标志大型化、提高标志高度、加强桥区监管等措施,旨在提高施工桥区航道维护管理质量,以保障桥梁建设和行轮的双重安全。  相似文献   

11.
长江航道局隶属于交通运输部,是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从事长江干线航道规划、建设、管理、养护和航道行政执法等工作。长江航道局的各项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资金,不足部分通过对外工程经营来弥补:经费支出主要包括生产性公用经费开支,即航道维护成本和人员经费。航道维护成本在总预算支出中占有很大比例,并且随着原材料的上涨逐年上升,其实际使用者是基层航道管理处,支出种类主要有:航标器材购置费及维护费,航标工作船艇运行费用,航道疏浚、测量作业船燃油料消耗,等等。  相似文献   

12.
航标是集辅助引导船舶航行、船舶定位、标示碍航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助航标志,保障了各种水上活动的安全进行.航标也为渔业发展、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些年,自然环境的改善带来鸟类数量的增加,一些灯塔、灯桩、导标和立标等固定航标逐渐成为鸟类喜爱的栖息地,但也给航标系统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特别是鸟粪污染了太阳能光板这类电源设施,进而导致蓄电池无法正常充放电,严重制约了航标效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州航道局经过整顿改革,综合治理,发展较快,已成为华南沿海港口、航道、航标建设的最大综合性施工企业。目前有职工近6千人,有各种类型的挖泥船20艘,辅助船舶147艘,总功率为13万余马力,年疏浚能力近3000万立方米,能够独立承担港口、航道疏浚、吹填造地、航道勘察设计、水下炸礁、船舶修造、航标布设等工程任务。1973年以来,完成了黄浦、湛江、仙头、海口、三亚、北海、防城、厦门等八大港口及航道疏浚维护和基建工程任务共363项,工程量达1.5亿万立方米,为华南八大港口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航道的通航安全是船舶安全航行和沿岸港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航道通航安全的研究中,影响航道通航风险的相关影响因子较多。为了避免出现信息重叠,本文通过分析航道通航风险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筛选,结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建立全面、科学的航道通航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太湖湖区由于暴风雨、台风、枯水、洪水、封冻等自然灾害影响,苏州市地方海事局所属城区地方海事处太湖海事所对太湖实施预控预警封湖措施高达60余次,实施救助40余次,救助遇险船舶100余艘,救助船员40余名。因此,如何更好地实施太湖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一、太湖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现状太湖水域范围内可供船舶实际通航的航线共有15条,通航里程200多公里。按照通航条件及通航船舶的密度大小依次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有航标指示的航道有2条;第二层次:无航标指示而船舶习惯航行的航线…  相似文献   

16.
述评长江支汊太平府、裕溪口水道首次转为公用航道的航道航标配布方案及航道维护措施,析论开通后长江航道维护需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长江电子航道图中,等深线是保证江上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依据。由于长江电子航道图数据生产平台功能限制,同时缺乏《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JT/T765-2009应用经验,水深点和等深线匹配关系一直是制约电子航道图数据生产效率以及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数据质量,结合长江电子航道图数据预处理平台和源数据生产平台的优势,基于不同程序语言研发一套点线匹配关系自动检查工具。通过智能化的处理方式,实现跨平台检查和错误回溯,在确保数据质量的同时,提高点线匹配关系的检查效率,从而提高数据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航道是水运的基础,是水运生产的四大基本要素之一。要发展水运,首先必须加强航道的管理和养护,而航道养护费是维护和改善航道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因此,加强航养费的征管工作,研究和探讨航养费的征管方法,确保航养费“应征不漏”,这对航道养护费的征收和航道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航养费按费额计征的优劣按费额计征,即按船舶功率、吨位每月按一定标准征收,其优点:l二手续简化,征收方便。按费额计征,标准统一固定,伸缩性小,计算方便,易于操作,克服了现行按“费率”计征的繁琐,而且可以借船舶年度检验或船舶年审之机…  相似文献   

19.
<正>GB5863—86《内河助航标志》和GB5864—86《内河助航标志的主要外形尺寸》这两项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原“国标”)经修订,于1993年12月4日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为强制性标准,其编号、名称分别为GB5863—93《内河助航标志》和GB5864一93《内河助航标志的主要外形尺寸》(以下简称新“国标”)将于今年9月1日起实施.原“国标”同时废止.原“国标”自1986年2月发布以来,对统一航标制式、加强航标管理、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国标”是在原“国标”基础上完善和补充,并使其更加趋于规范化、合理化,使船舶安全航行有了更可靠的保障.新“国标”在内容编排和格式上根据国家标准GBl·l—87的规定,增加了“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交通企业管理》2006,21(1):53-53
2005年12月29日,2艘船舶代新航标的指引下,顺利通过长江航道白沙沱水域。当日,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长江航道局的航运专家,深入重庆娄西沟至四川合江段长江航道,检验所有新建航标的建设质量,现场征询江上过往船舶驾引人员的反馈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