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建筑行业的良好、可持续发展往往需要兼顾各影响因素,尤其是现代住宅设计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下的建筑设计工作面临着更多高标准、新要求,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为此,设计者要不断更新设计理念,突破创作瓶颈,创新设计思路,让现代住宅建筑更具艺术特点,风格鲜明,质量优异,结实耐用。基于此,文章主要围绕现代住宅设计中传统建筑设计的运用展开探究,首先剖析了现代住宅设计中传统建筑设计的运用价值,然后介绍了现代住宅设计的要点和常见问题,最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现代住宅设计中传统建筑设计方法的运用对策,如合理筛选和选用传统建筑设计元素、保证传统设计理念与现代住宅设计理念的高度融合、借鉴传统建筑设计理念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东南置业》2007,(1):85-91
水,一直以来是生活的象征,人与生俱来都有一种亲水情结。有水才有灵气,以傍水而居、亲近自然为居住理想的人越来越多。国内外绝大多数有一定规模的城市都是凭水而立。“围水住宅”成了许许多多城市当中前卫又时尚的住宅生活方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亲水”而居,这是因为水岸住宅已经成为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大部分购房者二次置业都选择了水岸住宅,就是想从他们市区当中普通的居住型式向水岸住宅的享受型式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3.
弄堂建筑     
弄堂建筑:上海独有的产品 弄堂建筑是上海人所特有的一种居住样式,弄堂式住宅占上海居住建筑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五左右,其中为数较多的是老式石库门住宅和新式石库门住宅。干百万上海人生于斯,长于斯.祖孙数代繁衍生息居此屋檐之下。上海弄堂式住宅建筑的数量,据五十年代初的统计居全国之首,总数约有九干多处,住宅单元约二十万幢以上,其中拥有二百幢住宅的大规模弄堂约有一百五十余处。  相似文献   

4.
现在,美国人已经不满足于像英格兰乡间别墅那样的小型住宅。房屋内墙消失了,人们对空间的追求远近胜过了简单的舒适感:高度相当于传统住房两倍的走廊。超大面积的车库.以及功能齐备、能够容纳多人进餐的厨房,这些无不体现着人们在住房观念上的变化。长期被禁锢在封闭如小盒子般的公寓中的都市人渴望的是开放、自由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智能住宅走向前台 信息时代的到来 ,使在家办公成为可能。发达的现代通讯科技 ,使就业方式丰富化、多元化、个性化 ,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支配时间 ,房子不再是一种束缚 ,而是一个可以产生生产力的地方。SOHO族的出现正在带来家庭和建筑业的全面更新 ,传统的建筑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套上班和下班都可利用的房子 ,这类建筑正好以低成本和高效率而被现代人誉为时代与个性的体现。生态住宅前景看好 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人们忙碌了一天后 ,怎样住的舒适便成为现代人关心的首要问题。生态环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在建筑设…  相似文献   

6.
自然通风作为改善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和空气品质的重要手段,在热压、风压作用下形成空气流通,是一项古老而重要的通风方式,对于减少室内消耗、改善空气品质、提高人体舒适性具有重要作用。住宅建筑空调等设备的大量使用造成建筑能耗快速增长,如何有效利用自然通风降低建筑能耗已成为我们设计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文章将对住宅建筑自然通风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进行探析,并提出了改善室内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是万物之源,水的文化是最古老的文化,在人类历史上,水与文明一起喧哗。 佛山因水而生,因水而生,无论是住宅建筑、公共建筑,还是功能性建筑,从实用与审美上都充分体现出水与建筑的和谐之美,散发着浓郁的岭南水乡气息  相似文献   

8.
陈峰  陈峰 《新疆审计》2004,(1):52-52
在祖国西北部新疆境内的阿尔泰山上,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喀纳斯湖。喀纳斯,蒙古语美丽富庶神秘莫测的地方,是我国唯一具有欧洲自然风光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楼市》2012,(Z1):136
十多年前,德加公寓、桂花城、新金都城市花园、紫桂公寓、江滨花园…这些精致的、风格独到的舒适型多层住区,展示了杭州人对建筑美的深刻理解和创造能力。2011年,相江的白房子,携带着来自波罗的海的清新之风,实现了低密度住宅的又一次浪漫革新和升级。从轻盈到高贵的厚重,郡原再续白房子传统"白,白房子,湾流上的  相似文献   

10.
“几个月不见,北京就会魔术般地展示出更清新的面孔,这个古老都市的现代化旋律让人着迷。”一位外国人这样感叹道。 一位北京市民也有着一番感叹:“北京的绿地也越来越多了,我家住在奥运村,原来的平房和庄稼地,现在已经是漂亮的森林公园了。” 筹办奥运会,一座座标志性的奥运工程和新型建筑正在迅速改变北京的面孔,北京这座千年古都正经历着一场嬗变。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面临一个高速的城市化进程,随之而来的大量地产生着耨的建筑,同时,中华民族耗费几百年上千年积累的那种曾经吸引了世界目光的古老庄严底蕴也渐渐地消失了。中国建筑师们或许正面临着难以解决的难题:重技术而轻艺术。本文在对国内外城市建筑住宅从现象及发展程度上进行比较的前提下,对建筑和文化思想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低碳住宅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建筑需求,也更能满足现代居民的居住需要。低碳住宅建筑理念在建筑学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更大程度上满足住宅建筑的功能性需求,还能最大程度上实现低碳、环保、节能。文章阐述了低碳住宅建筑的基本概念,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建筑学设计中低碳住宅建筑设计理念的具体体现,旨在发挥低碳住宅建筑理念优势,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东南置业》2008,(7):100-105
在中国几千年的建筑史上,始终贯串着一种精神,即“天地人合一”。可以说住宅是调节阴阳平衡的关键,关系到居住者的生活、事业与幸福等方面。人与住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统一体,从现代生态学分析,人与住宅构成了一个基本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单元,居住环境对于人的生长发展、健康问题以及事业发展影响巨大。而别墅又不同于一般的家居住房,它受到天地山水的影响更为强烈。不仅要求与周围环境紧密相联,而且室内家居物品的选择与摆设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影响住宅市场发展的几个金融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宅金融,是对与住宅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有关的货币资金的筹集、融通、借贷、结算等各种信用活动的总称。我国的住宅金融是伴随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住宅市场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当前主要是以政策性住宅金融为主体内容,所以住宅金融又表现为房改金融。这种状况在改革之初,对推动公房改革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住宅市场全面建立起来之后,这种住宅金融体系就面临着诸多的问题。目前,我国居民住宅市场化程度低,交易规模小,居民购房自有支付能力不足,制约着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一)商品房房价较高。多年来…  相似文献   

15.
老北京人中多年流传着一句老话儿:“礼儿多人不怪。”的确,无论从北京传统民俗来看,还是从和老北京人打过交道的历代人的感受中,都能体会到:老北京人是“礼儿多”!老北京人在举止言谈、行动坐卧、与人交往等各个方面,都讲究一个“礼数”。具体到老北京的商家来讲,  相似文献   

16.
大力倡导绿色生态住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卫  张颖 《上海房地》2006,(1):27-29
一、绿色生态住宅的内涵 所谓绿色生态住宅,是根据自然环境,综合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化科技手段,对住宅、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合理安排组织,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序地循环、转换,并与自然、建筑和人三之间的高度和谐统一,创造出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以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活质量。显然,绿色生态住宅不仅仅是指绿化率,  相似文献   

17.
客家土楼     
黄禹康 《上海房地》2006,(12):58-59
闽西永定土楼建筑,历史悠久。据档案史料记载:西晋以后,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就在永定聚族而居、世代相传,逐渐形成有“客家”独特形式的山村土楼住宅,直到今日仍在继续居住,客家土楼因此也成为中华民族古代建筑文化的活化石。土楼主要有圆形、方形两种,但以圆楼最为优美,仅闽西永定县就有方楼4000余座,圆楼360多座,其中又以圆形土楼最富有客家传统色彩,远远望去如同从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古老圆形土楼,楼上有楼,环环相套,整座楼占地几千平方米,全楼有数百个房间,居住着几百人,楼房厅堂、仓库、畜圈、水井、卧室等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土楼…  相似文献   

18.
CRIC  克而瑞 《东南置业》2013,(7):83-86
近年来,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存款利息变得微乎其微;股票、期货市场波谲云诡,投资者获利艰难;加上国家对住宅市场的投资越来越严打,“高利润、高回报”的商业地产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们眼中的“香饽饽”。投资商铺本身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民间早就流传着“一铺养三代”、“家有一间铺,三代摇钱树”等说法。作为一种比银行利息回报率高,比金融投资风险系数低,长线相对稳定的投资渠道,商铺正成为时下福州越来越多人的投资新风向。  相似文献   

19.
目前,住宅建筑设备正处在发生较大发展的时期,其中变化最大的是供暖。首先,由于能源结构变化引起供暖热源的多元化;其次,传统供暖方式的缺陷日益突出,新的供暖方式不断涌现,又形成供暖方式的多元化。这就使住宅的开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住宅的购买,都面临着较多选择又难以选择的处境。下面,我们对各种采暖方式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20.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遍布城乡,它是中国古老的农耕文化保留下来的景观独特的乡村消费方式,它体现着那个时代简单而有效的社会分工:一部分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事着农业耕作,让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部分人把田间地头之物,加工成为可口美味的佳肴——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在延伸着耕作成果的同时,拓展了另一种社会需求与谋生方式,滋养着一方水土一方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