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提问能力的培养、提高。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激发兴趣,让学生“想问”;创设条件,让学生“有问”;启发引导示范,让学生“会问”四个角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有一天晚上,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走进实验室,看见他的一位学生仍然在做实验。他很不高兴地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这做什么?”学生回答说:“我在工作。”“那你白天干什么呢?”“我也工作。”学生答道。“那么你早上也在工作吗?”卢瑟福问。“是的,教授。”学生自信地回答。卢瑟福更加不高兴了,皱了皱眉头,说:“你这样一天到晚地工作,有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相似文献   

3.
前段时间,上海似乎是一夜之间流行起“谁动了我的奶酪?”这一说法。尽管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是约翰逊所的一本书名,不知道书中有嗅嗅、匆匆、哼哼和唧唧在迷宫中寻找奶酪的故事。作为一名职业指导员,我总在想:如果我们的求职朋友也能经常问问自己:我的职场“奶酪”在哪里,也许对我们获得求职成功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4.
丑话先说     
陆琪 《劳动月刊》2012,(12):53-53
有一次上班迟到被经理逮到了,我辩解说道路整修,所以堵车。 经理问:“知道堵车为什么不早点儿走?”我说:“早晨起来要洗脸吃饭,怎么可能走得旱?” 经理问:“为什么不早点儿起床?”我说:“晚上在公司加班到那么晚,怎么可能早起床?”  相似文献   

5.
过去,有个叫刘大的人,家里很富有。当时有钱可买官做,刘大就花钱买了个官当。上任以后,去谒见上司。上司问道:“你管辖的那个地方,风土怎样?”刘大说:“我们那儿并无大风,尘土就更少了。”上司问:“春花怎样?”刘大答:“今年春天的棉花每斤二百八。”上司问:“百姓怎样?”刘大答:“白杏只有两棵,红杏倒有不少。”上司有些生气,说道:“我问的是黎庶。”刘大说:“梨树很多,结果子却是很少。”上司火了:“我不是问什么梨杏,我问的是小民!”刘大忙站起来说:“是,大人!我的小名叫狗子。”刘大谒见上司  相似文献   

6.
张秀娣 《活力》2009,(25):151-151
一个星期五的早晨,我照例去教室巡视,看到学生都在有感情地朗读,一只大蛋糕在讲台上特别醒目。我随意问了一句:“谁的生日蛋糕?”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沈伟”。那个天资愚钝、肮脏邋遢、学习懒惰、上课走神,下课喜欢追追闹闹的讨厌鬼的生日蛋糕?一股莫名的浮躁、厌烦之心油然而生。但是,几十年的工作经历及理智,马上促使自己冷静下来。  相似文献   

7.
《冶金企业文化》2008,(4):36-36
一天,圣日公司派韦伯去一个农场送资料,农场主是一位40多岁的男人。办完公事后,两人散步时,这位黑人大叔问韦伯:“小伙子,你在公司干得怎么样啊?”韦伯苦笑着回答:“不是很好!公司里像我这样的人有上千个,就算我再努力,也不会有什么辉煌的业绩!”黑人大叔“呵呵”一笑,问:“小伙子,你回头看看。能不能找到我们走过的足迹?”  相似文献   

8.
史菊然 《活力》2004,(11):107-108
还记得《红灯记》中李玉和有一句台词说:“有了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语文教学究竟该给学生们垫一个怎样的底。才能使学生们从容地走向未来?”审视自己“注重双基、强调训练”的教学,我突然有了罪魁祸首般的自责与内疚,我身边大多数学生的语文成绩不错,  相似文献   

9.
每次去县城乡镇行走,总会问当地人一个问题:“你们到底需要什么东西下乡?”我听到的回答大同小异。在这篇专栏中,我把答案放到最后一节揭晓。  相似文献   

10.
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乃至整个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是政治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英才》2009,(5):10-10
苏东坡喜与佛印斗禅,有一次他问佛印:“我像什么?”佛印恭敬地回答:“学士像尊佛。”东坡喜在心头。佛印也问:“那我像什么?”东坡玩笑道:“你像一堆牛屎。”佛印微微一笑,继续打坐念佛。东坡洋洋自得,向苏小妹自夸斗禅取胜,苏小妹笑道:“哥哥输惨了,世事本无别,你心中有佛,所见皆佛。你心中有屎,所见皆屎。可见佛印比你修行高。”东坡惭愧。  相似文献   

12.
王海全 《活力》2005,(7):146-146
一、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的最基本的工具,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对于大量的生字,我注重培养求异思维,突出字形的教学。如“教”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要记住它的字形有一定难度。我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记住“教”这个字,大多数学生用分析字形结构的方法,有的学生用数笔划的方法。但这些都不是最佳的方法。这时,我出示字卡:“老师、孩子、文化”,让学生议一议它们与“教”字有什么联系,  相似文献   

13.
问题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手段,是体现教师教学艺术与教学机智的核心。针对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无效问题”现象,历史教师要深入把握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合理设计提问点,激发学生兴趣。设计问题要符合学生实际,遵循科学性、真实性、新颖性、启发性的原则,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双语”教学是指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简言之,“双语”和“双语教学”的界定是:将学生的外语或第二语言,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使之能代替,或接近母语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5.
徐瑞文 《活力》2005,(5):172-172
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发现: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这就充分说明教师如讲究提问艺术,就会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思维潜能,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吴昊 《活力》2009,(3):59-59
《市民议事厅》《绝对现场》两个大型互动直播栏目开办之初,经常会有人问我:“今天.你们直播了吗?”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一些朋友、同事见到我总是在问:“明天,你们直播什么?”这个问题提的人多了.我也在问自己:“明天,我们怎么直播?”  相似文献   

17.
幽默三则     
惯偷:“不,有一元钱例外。上次选举,我投了你一票,得了一元钱。”●记者问俄克拉荷马大学足球教练布得:“足球对体育锻炼有什么贡献?”“绝对没有。”布得立刻回答。“绝对没有?”吃惊的记者问,“你能说的详细一点吗?”“当然”,布得说:“我认为足球是22个需要休息的人在场上拼命地跑,而4万个需要运动的人都坐在那里幽默三则@木子  相似文献   

18.
在一次面试中,面试官问应聘者Annie:“如果你是一种动物,你会是什么动物?”这个问题让Annie感到很奇怪,她花了几分钟时间思考,最后她回答道:“也许像一只狗。”结果面试官的结论是“狗会忠于一个错误”。哦,天哪!  相似文献   

19.
简单 《人力资源》2005,(12):6-9
在一所大学的课堂上,教授拿出一个大大的广口瓶.将准备好的大石块放进瓶子,直到再也被不下了。他问:“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都说:“满了!”然而他又将一小桶碲石倒进瓶子。“现在瓶子满了吗?”有学生说:“可能没满。”他又将一桶沙慢慢倒进瓶子。“满了吗?”教授问。“没满。”只见他又拿起一瓶水……  相似文献   

20.
笑口常开     
X饭后一支烟某公患有心脏病,医生劝他戒烟,并且说,如果不能一下子戒掉,可以先改成每天饭后抽一支。一个月后,他又去看医生,医生检查后发现他又有了胃病,大惑不解,问:“这是怎么回事?”“可能是因为我为了遵守您饭后一支烟的建议,每天吃饭次数过多而且不规律吧。”开药箱某人妻子生病了,请来医生为其看病。医生检查了一下,问道:“有螺丝刀吗?”“有的,给您。”过了一会,医生又问:“有锤子吗?”“有……不过,我妻子得的是什么病?”“没什么,我总得先把药箱打开。”戒酒一日,一个男子步入一间酒吧,叫道:“来两杯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