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危险的赵     
谈论一个人或一件陌生的作品可能经常要冒着过度阐释的危险,好在"工作坊"这个栏目更多的还是为了呈现一个艺术家阶段性的工作状态。赵赵很少跟人解释自己的作品,我们所了解最多的只是作者对作品制作过程的一般性描述,在另外两篇与秦思源、王兴伟的谈话也能看出来,对于艺术赵赵多半都是隐而不发的,对于生活方面却是津津乐道。或许这正是他的别有用心之  相似文献   

2.
艺术家问卷     
在发起、组织和策划工作坊:艺术家是如何工作的展览过程中,策划团队出于研究目的,向受邀参展的28位(组)艺术家提出了8个问题的问卷调查:1.作为艺术家,你在创作中所关心的是什么?以一件作品为例,分享你的创作过程。2.如果你是一个批评家,你会从什么角度来阐释和讨论你自己的创作?3.在你的创作和思考中,什么书籍和艺术家曾经或正在  相似文献   

3.
"纸上美术馆:12位华人艺术家",是《当代艺术与投资》继"工作坊:艺术家是如何工作的"、"工作坊:传播的图与转译的像"之后的组织、策划的第三个展览项目,邀请了来自居住和活跃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地的12位艺术家参加。展览将于2011年1月6日至3月6日在北京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4.
草场地工作站,位于机场辅路边的草场地村。2008年的5月,这里聚集起一些和纪录片有关的年轻人,他们来这里,和青年纪录片训练计划有关。这个被命名为青年纪录片训练计划的训练并不是一种学院式的专业授课,因为这里根本没有什么专家或高手滔滔不绝地大讲理论。它仅仅是给那些希望以个人方式独立制作纪录片的人提供聚合的平台,即给他们提供交流和讨论的场合。5月的训练计划是以工作坊的方式来展开的。所谓工作坊方式即参与(包括动手创作)和分享(交流讨论)两部  相似文献   

5.
采访小记:2009年5月7日,在纽约的中国广场所展出的10件蔡志松的作品,是美国民众第一次很有系统的认识蔡志松十几年的创作历程。回看这位从1999年就开始致力于雕塑创作与教学的蔡志松,频繁受到多项大奖肯定,例如,刚松家族基金奖、巴黎秋季沙龙泰勒大奖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等。而其本人坚持不懈的创作精神和古朴的艺术风格,一直是学界和收藏家关注的焦点。这次的采访设定,主要是希望通过艺术家本人来讲述他个人对于创作、收藏、艺术、教学等,与艺术家本人直接相关的问题来呈现蔡志松这位勤恳的艺术家与他的艺术观。  相似文献   

6.
肌理在油画创作中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语言,反映出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巴洛克时期,甚至到现代,肌理从来不被艺术家抛弃。艺术家通过在油画中对肌理的制作运用,创作出独特而又具有视觉美感的作品。肌理在审美中存在其特殊的表现符号,并且运用广泛。  相似文献   

7.
"收藏"对艺术家就是一种支持,一种欣赏,一种认同。艺术家更能专注去创作和关注生存的内外世界。 我居住在香港,开始参与摄影展览始于2007年,大学毕业后曾任传媒工作,起初对于摄影作品的收藏并没有了解。  相似文献   

8.
简介:2007年9月,劳拉·巴拉迪(Lara Baladi)与格拉德·马特(Gerald Matt)的对话。艺术家参加了2005年维也纳艺术大厅的展览一些故事。劳拉·芭拉迪,1969年生于黎巴嫩贝鲁特,现工作生活于开罗。杰拉德·马特:你在我们这次名为有些故事(Some Stories)的展览上展出的作品是《羊肉串》Shishi Kebab,谈谈创作这个作品的灵感  相似文献   

9.
《回家计划》将会以延续的方式在北京的伊比利亚艺术中心重现,我把它分"影像式"和"概念式"记录两部份。今次是以工作坊的形式由志愿者代替艺术家执行,我的思考重心是如何把这件概念及行动式的作品记录、传递及延续下去。完整概念请见《回家计划》(台北)。  相似文献   

10.
《致富之友》2011,(8):80-83
蔡影茜在普列托的这篇采访当中,艺术家对他2006年在加拿大创作的一个特定场域作品《静音》背后的创作理念进行了陈述。尽管这位艺术家的作品看起来常常带着某种漫不经心的幽默或机敏,但是他的陈述却精要得令人惊讶。这不禁令人想到"为什么要像一个创作者(艺术家)一样思考?",就像我们之前谈到的,策展人固然要向艺术家学习(他或她  相似文献   

11.
近几十年来,加拿大媒体艺术在国际盛会中频繁展出。这一成就不仅归功干加拿大艺术家所完成的艺术项目那无可否认的高质量,也归功于有利的创作环境,在制作和发行上给艺术家们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事实上,当艺术实践在新媒体领域发展时,整个媒体领域也通过借鉴其他学科中的现有体制,支持着目益增加的艺术项目的发展和实现。创作中心、展览厅、艺术节、私人画廊、培训机构以及新形式艺术财政专款等的大量出现,都是为目前日益高涨的加拿大媒体艺术及其传播而服务的。  相似文献   

12.
刘品毓 《致富之友》2009,(11):32-33
泰康空间是由泰康人寿保险公司于2001年创办的非赢利性机构,也是国内第一家由国有大型金融企业设立的艺术机构。从设立之初就秉承"鼓舞"的理念支持鼓励优秀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进行实验和创作活动,2007年开始着重展出年轻艺术家关于新绘画和新摄影的实验性创作计划,以一年10个个展的方式陈列出当代艺术的现状。此次借由泰康空间从798迁入草场地红一号艺术区B2处举行"1942-1976-今的收藏展"的机会,采访泰康空间的策展人唐昕,来说明泰康空间的收藏观与未来的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3.
<正>展期:2010年1月22日至2月28日地点:深圳美术馆策展人:俞可展览展出了15位以不同媒介进行创作的艺术家的作品——油画、装置、雕塑、影像以及观念摄影等。这些作品的集结呈现,用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俞可的话说,是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逐步游离于西方的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14.
如果要罗列20世纪中有关艺术家精神权利保护的重要案例,那么美国马萨诸塞州当代艺术博物馆(Mass MOCA)诉艺术家克里斯托夫·布切尔(Christoph B(u|¨) chel)一案当位列其中。这一诉讼先后经过了地方法院和联邦上诉法院的审理,其中涉及的争议也引起了艺术界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如《纽约时报》2007年9月16日文章《这是艺术吗?  相似文献   

15.
概述1、课程设置作为国内最早设立的新媒体艺术系科,从2003年建系以来,中国美院新媒体系的创作课程一直贯穿着本科教学的始终,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拓展学生得思维宽度,最终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提升。在此过程中,新媒体系一直聘请国内当代艺术家为客座教席,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如艺术家徐震、施  相似文献   

16.
佩吉·古根海姆博物馆从5月29日开始"伊莲娜·索纳本德:意大利肖像(lleana Sonnabend-an ltalianPortrait)"展,带来一系列现当代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像安迪·沃霍尔、劳森伯格等。展览主题源于纽约索纳本德收藏的关于意大利的创作,包括意大利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以及其他国籍的艺术家创作的涉及意大利文化、传统和地理风貌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空白是形态,存在于思想活动的间隙,是最初的声音。——丽达·阿普杜尔2007年8月杰拉德·马特【Gerald Matt,维也纳艺术大厅(Kunsthalle Wien)馆长】采访丽达·阿普杜尔(Lida Abdul)。艺术家本人当时受邀参加2007年维也纳艺术大厅举办的Ursula Blickle影像展。  相似文献   

18.
实践感     
8月15日,王音在鄂尔多斯是王音最新的一次展示项目。说是项目,是因为这是鄂尔多斯美术馆自2007年建馆以来的第一次邀请艺术家驻馆在地创作项目,而非常规意义上的展览;就这点而言,远远独立于中心之外的鄂尔多斯美术馆,已清晰或果敢的明确了自身的研究系统与展示方向,值得尊敬与重视。  相似文献   

19.
<正>"另一种电影"的提法.来源于法国学者雷蒙·贝洛(Raymond Bellour).意指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涌现在欧洲和美国众多艺术机构及美术馆中的诸多大型展览.这些展览都毫无例外的聚焦、展示"艺术家的电影".即艺术家使用现成电影为材料"创作"或"改装"的影像作品及装置。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原刊于《二十一世纪》二○○七年八月第一○二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九七前后,香港的视觉艺术家集体性对政治、社会文化议题作出响应,他们从九七至今足走了十年的光景。究竟这段历史对当时及日后的艺术家带来了怎样的关注、讨论和行动?假设九七是香港艺术史一个重要转折点,为香港艺术家带来一定的创作体验和认知的话,对这段历史论述的延伸、再读及反思,或许能为我们当下对应过去、面向未来提供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