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廉春慧 《浙江经济》2005,(21):32-33
近两年来,在我国很多城市大面积持续发生“电荒”、“煤荒”和“油荒”,三大支柱性能源几乎同时出现大范围紧缺,给我同的经济运行和白姓生活带来了很大冲击。于是有人认为,我国已陷入“能源危机”,也有业内著名人士不赞成“能源危机”的提法。他们认为,当前出现的电、煤、油的紧张,是阶段性、地区性、结构性的“能源短缺”。笔者认为,到底是能源短缺还是能源危机,不应是讨论的关键,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一种危机意识,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
2002年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启动以来,中国陆续遭遇“煤荒”、“电荒”、“油荒”及“气荒”等能源危机。与此同时,社会对能源的关注越来越多,国家对能源产业越来越重视。2006年,3月14日《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草案》获得通过,中国的“能源新政”全面启动。而《中俄联合声明》和中哈石油管道一期工程的胜利竣工,则是中国政府大力推行石油外交的结果,同时也是中国能源战略的一个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3.
2003年“电荒”、“煤荒”、“油荒”接踵而至,能源形成了“瓶颈”,我国作为一个能源并不富裕的国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抓好能源综合利用与节能降耗工作,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的增长新模式,实现特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总体资源永续利用,打破传统经济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和低利用,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模式,使经济活动生态化。  相似文献   

4.
梁小民 《新财经》2005,(10):63-63
广东等地“汽油荒”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是什么引起了“油荒”呢? 石油供给有限,需求增长迅速而引起的供求失衡当然是“油荒”的原因。但这是浅层的解释。石油短缺是世界性现象,为什么在中国出现了这么严重的“油荒”?于是有论者将之归因于石油行业的垄断,是垄断者有意制造“油荒”。垄断是石油市场结构的特征,但与石油的供给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垄断并不会引起短缺。世界各国的石油行业都是垄断或与垄断接近的寡头, 但并没有引起“油荒”。中国的通讯等行业也是垄断的,但也没有短缺。中石油和中石化对石油行业的垄断的确在改革的进程中应该打破,以后也会逐渐打破,但这对解救迫在眉睫的“油荒”没有什么帮助。  相似文献   

5.
《浙江经济》2004,(22):1-1
“电荒”、“水荒”、“地荒”……这些资源要素短缺的“关键词”,似乎从来没有与浙江人如此接近,缺水、停电、少地,给城乡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增添了许多苦恼。  相似文献   

6.
从“技工荒”现象透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守宝 《乡镇经济》2006,(10):45-47
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和技工短缺并存的矛盾已成为影响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瓶颈.从“技工荒”现象的出现,透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矛盾,分析“技工荒”现象产生的体制性因素,在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解决当前我国技工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7.
持续一个多月的广东“油荒”,终于在国家发改委作出“自8月23日起全国油品提价”的决定后而告一段落。但这场在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短缺品种多等方面均破历史纪录的罕见油荒,给广东乃至全国的影响和思考并未因此结束。  相似文献   

8.
众多能源投资机构从尚未结束的“油荒”、“电荒”中嗅出了机会,替代性能源中最具备商业化条件的风能发电,在走过多年曲折道路后,开始迎来春天。  相似文献   

9.
从长三角的“电荒”到涉及东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的“煤荒”、“缺油”无不昭示中国的能源紧缺问题,城市居民是如何看待这个能源危机呢?零点市场调查公司作了一项有关《中国城市居民对中国环境与能源问题的看法》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电荒”、“煤荒”、“油荒”、“水荒”是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几种极不安定因素,而且也无情地改写了中国“地大物博,矿产丰富”的历史标签,中国的能源底牌因此大白于世。  相似文献   

11.
去年以来,我国“煤电油运”全面告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煤荒、电荒和油荒,随之而来的大大小小的矿难事故不绝于耳、触目惊心!能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大到国家,小到家庭,包括你我,“没电了”,能行吗?然而,我国的能源供需  相似文献   

12.
何林 《科学决策》2001,(8):36-38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需求快速增长,人口增长与土地、淡水、能源等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起来,给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人口对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  相似文献   

13.
浙江对外来能源的需求将长期存在,要坚定“走出去”战略,不断拓展省外能源合作渠道,以清洁、高效、低价、可靠为基点,加快区外电源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4.
陈逵 《福建经济》1991,(9):16-18
70年代以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台湾经济发展很快,对劳务的需求与日俱增。自1986年开始,台湾开始出现“劳工荒”。据统计,1986年向各公立就业服务机构登记的求职者,平均个人就有1.7个就业机会可供选择;1987这一比例提高到2.7个,而1990年第一季度高达3.7个,今后5年,台湾“劳工荒”问题将更趋严重,劳力短缺约在百万人以上,平均每年至少短缺20万人。  相似文献   

15.
炎炎夏季,接踵而来的“电荒”、“水荒”,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品尝到资源短缺的苦涩。此时此刻,节约这个话题自然而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而6月下旬以来,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在中央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正在各地得到迅速落实。  相似文献   

16.
问题的提出:中国面临“能源危机” “电荒”“煤荒”“油荒”“水荒”是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几种极不安定因素,而且也无情地改写了中国“地大物博,矿产丰富”的历史标签,中国的能源底牌因此大白于世。  相似文献   

17.
国际能源署10日表示,中国长期存在的电力短缺问题可能影响中国的经济奇迹,除非中国对它的能源工业进行改革。有关能源专家说,中国需要从只注重经济增长转变为兼顾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能源政策。  相似文献   

18.
需求增长过快,有效资源供给不足,部分地区运力紧张,再加上自然灾害……今年上半年先是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成品油短缺的“油荒”问题,入夏后一些地方又出现了电力供应的“电荒”问题,煤电油气运供应总体偏紧,主要是受需求增长过快,有效资源供给不足,部分地区运力紧张,自然灾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是世界“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特别是资源能源消耗量大,不仅加剧了我国资源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形势,而且还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绿色贸易壁垒。近期公布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提出,要通过实施“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重大项目,力促“中国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相似文献   

20.
能源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焦点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能源现状入手,探究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基本原则,指出应分别着手从制度、市场、开源节能、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等方面有效地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