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金融时报》2006年1月9日】“给你写这封信,主要是想,如果有机会也许你可以谈谈中国的税务问题.我一直不明白为何中国的税务改革进展如此缓慢。我在西方生活了十几年,最近回来中国陪小孩学中文,闲暇便介入朋友的公司搞融资。对于我这个接受公平社会太多渲染的人来说,看着每一个‘企业家’中饱私囊,真的是为中国的经济担忧.所有的的公司都有两本帐,一个税前5千多万的公司,上税只有1百多万人民币。”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那么人们就无法与他打交道了。郑州市大伟远东科技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大伟说.中国的祖先们历来重视信用,做人要重信用,那么我们今天要想在这个社会上做点事.就更应该讲诚信了;也可以说.在我的事业中“诚信”是灵魂,是贯穿事业始终的准则。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学界的知识分子应该清醒了: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不断向着善的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生活在有狼的世界上;生活在有狼的世界上,我们又一时还无法消灭狼,就必须有一套“与狼共舞”的本领。“和狼在一起,就要学会狼叫”,“学会狼叫”,不能只讲“公故’,只讲“正义”,还得有维护“公理”与“正义”的武器。否则,要么被狼咬,要么被狼吃掉。科索沃战争尤其是“5.8”事件以来,包括经济学界在内的中国知识分子都在考虑一个问题: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中国人该如何自处。(-)一般来说,中国经济学界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受自由…  相似文献   

4.
《广西经济》2009,(5):61-61
中国人是很讲人情的.遇到别人有事.不去关心一下,总觉得自己的礼数没有到位.内心里会生出一种惶恐。然而,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不愉快的经历往往会在当事人的心里留下阴影.能够少让当事人回忆一下痛苦的往事.客观上就是对他的关心。人们接受关心和安慰是有底线的.如果你跟当事人关系特别亲密.关心一下他的生活、安慰一番他的失落.当事人会非常感激;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的边缘地带,生活着一些四处流浪的大篷车部落,他们被称为“中国的吉普赛人”。这些来自社会底层的民众,用自己的努力改善着生存的状况,在娱人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了民间的传统文化,他们让中国的艺苑变得多姿多彩。可是,没有人关注、关心过这一群体,没有人留意过他们在市场化过程中的挣扎与奋斗,没有人赞许过他们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他们真的是一群江湖中人,一切的行状,只能在野史轶闻中寻找?!  相似文献   

6.
李鹏 《改革与开放》2008,(12):35-36
在刚刚结束的由人民网、中国工会新闻网联合开展的“中国职工十大期待”调查中.20个备选“期待”中,“实现协商涨工资.工资年年涨.要赶超过物价增长”拔得头筹.83%参与投票的网友都选择了这个选项。由此可见,老百姓当前对工资增长问题极度关心,这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我国目前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没有真正反映职工的贡献,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相比还有差距,离老百姓的心理预期还有一定距离。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的问题成为了当前工资分配领域的一大焦点。  相似文献   

7.
粮食问题,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是一个绝对不能忽视的问题。中国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曾经说过,虽然目前中国粮食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产不应需的态势依然存在,国家粮食安全仍存在隐忧。有句古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国不可一日无粮,这不是危言耸听。人无法万事都胜天,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忧虑。  相似文献   

8.
目前,电视节目形式不断创新,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本文试图从电视观众欣赏的一般心理规律入手,探讨有关电视节目创作的几个问题,达到提高收视率的目的。1.选题与制作的观众意识电视节目选题范围广泛,不同题材适合不同的观众对象,在选题和制作中,把自己放在观众的位置上考虑问题,这就是观众意识。同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电视观众,你关心的焦点是什么,就要在这个焦点上下大功夫去处理。电视节目选题首先必须是自己所喜爱的。才有信心挖掘节目内涵。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时刻把自己置于电视观众之中,在电视节…  相似文献   

9.
“温总理说,要让我们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对我来说。有没有尊严不重要,但一定要有希望。”河南籍进京务工人员王程(化名)说,“我在北京不关心房价,就关心教育,因为教育是我们底层老百姓的最后一条出路,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好好解决,希望就没了。就完了。”  相似文献   

10.
刘艳涛 《环球财经》2010,(5):120-120
“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头牛,那就是欲望.我们这辈子不都是为了这个忙活吗?而这头牛越喂它越壮.越壮它越拖着你跑,直到把你拖得筋疲力尽,气竭人亡。要想愉快地生活,我们就应该越快地把它放掉,这样我们才可以快乐起来…”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报道》2008,(6):71-71
四川大地震再次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在关切中国,中国在感动整个世界。感动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国人在面临灾难时所显现的民族精神,是赈灾过程中不同的角色所写下的一个个有关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正在形成一个大写的“人”字。正是这个“人”字,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  相似文献   

12.
处理业绩与员工之间的矛盾历来是CEO们工作的核心所在。公司既是一个经济性组织——它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能否在这个残酷竞争的全球化市场中提供卓越的价值,又是一个社会性组织——它深刻地影响了员工们的生活。然而,有太多领导人是单向思维。很多CEO迫于资本市场的巨大压力,会把关注的焦点全部放在股东们身上,这种一边倒的倾向,势必让员工们失望,并降低员工创造长期价值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蒋德嵩 《新财经》2004,(5):22-24
这是一个可以预料的结果,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所有的人——理智的人,冲动的人;所有的心态——幸灾乐祸者,心有所系者,都在观望一个共同的事实:一人巨人倒下了。一个巨人倒下了,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巨人倒下了,代表庄股时代的终止符,抑制代表一个庄股的新生,这是一个众的关心的问题。德隆“三驾马车”,在长期死水微澜,在长期阴跌下,一齐纵身跳水,是生德隆的无奈,也是德隆庄股的自救。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产业》2006,(7):49-49
1.语言沟通(含倾听)。语言沟通,排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2.时间与压力管理。怎样合理分配时间,让自己的时间价值最大化,也一直是成功学探讨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合理的规划。远到一年,近到一天、一小时,都要有个规划,这样才能保证时间效率最大化。同时,如何对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压力,将压力变为动力,或者将压力转移等等,确实需要一个人花费心.愚.  相似文献   

15.
懿文 《西部人》2005,(2):40
“压力瘾君子”自述:我最近一直觉得累、失眠,需要咖啡和安眠药,有了这些东西,我想我可以再坚持一下。就这样坚持了几个月,终于有一天,我挺不住了。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外,为什么有人允许自己处于高压之下?心理学家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秘密——有一种人用压力调节心情,他们就是“压—力瘾君子”。人的身体里有种被称为压力荷尔蒙的化学物质,当你着急、生气或焦虑时,压力荷尔蒙就会集体出动。在它的作用下,人对饥饿、孤独甚至痛苦的感觉都可以变得模糊不清。“压力瘾君子”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让自己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他们对压力有一种心瘾,喜欢…  相似文献   

16.
据央视 《发展》2003,(4):26-30
在3月18号刚刚闭幕的十届人大和政协会议上,有一个数字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在与会的代表和委员提交的全部议案当中,有关“三农”问题的议案数量排在了首位,农民收入的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心的焦点议题。陈锡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能够有机会一起讨论当前的“三农”问题,我觉得一定能够碰撞出很多思想火花。那么这些思想火花我想不仅反映了每个人的一些思考,而且可能其中还有很多能够成为党和政府制定政策中的一种重要的参考依据。我有幸做农村工作,跟农民的直接接触就比较多。现在仍然以土地为生的那些农民,从他们这个角…  相似文献   

17.
声音     
在中国做一个企业,七嘴八舌的话太多了,没有一条现成的路可以走,这时候需要强有力的权力,这个强有力的权力告诉你这样做就是对的。 ——搜狐公司总裁张朝阳说。 硅谷的房价降了,但精神病人却多了! ——网络泡沫的破裂导致无数美国.com公司的破产。硅谷的精神病患者因此大幅增加。于是有人发出此慨叹。 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新经济,互联网只是一个传播载体和互动平台。既然是媒体,就应该能够按照传媒的规律来生存和发展。门户网站完全可以靠网上广告养活自己,目前之所以做得不理想,是因为网站自身没有做好。 ——信息技术及互联网…  相似文献   

18.
一次,在一位名企业家的婚礼上,某名经济学家对一位单身女嘉宾开玩笑说:“你要是也想嫁一个名企业家,就去找那些刚刚到海外进行了收购的中国企业老总。”女嘉宾问为什么,经济学家不慌不忙地说:“他们出去收购后的一两年一定有一大堆烦心事,压力特别大,这时候最需要安慰和关心。你这个时候出现,十拿九稳。”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企业家说过:"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互联网企业,因为所有企业都将依靠网络生存"。另一个经济学家说:"这个世界也不存在信息产业,因为所有的产业都将成为信息产业"。网络经济早在网络出现以前就已经产生了,网络经济是信息经济和服务经济的统一。在现代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怎样面对快速发展的网络给网络经济带来的变化,怎样把握网络经济的特点,促进网络经济的发展,是现代中国发展网络经济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就将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从而浅析中国网络经济的特点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朱镕基副总理谈当前热门话题最近,朱副总理就当前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一、关于“三角债”问题他说,现在再用“三角债”这个说法就不准确了。当前不是原来的“三角债”问题,主要是旧病复发,投资规模失控。二、关于通货膨胀问题他说,去年的一个失策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