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有人问:日常生活中听到最多的一句服务问候语是什么?我敢肯定就是:“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呢?”从大公司的顾客呼叫中心到小餐厅的服务员.从大商场的导购小姐到时装店的售货员.见到顾客进门的第一句问候语.清一色都是“有什么可以帮您”。天哪!顾客初次进入贵店.他只知道自己需要更好的服务.哪里会知道你有什么可以帮他呢?你这不是把顾客当作“赶考的秀才”,强人所难吗?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讶地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如果我有钓竿,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相似文献   

3.
“牵犬人”是什么行当?如果您参加了上海国际名犬赛,就会对这种新职业有所了解。在各类“名犬选美大赛”上,都有气质优雅的靓女牵着宠物犬“走台”。展示名犬风采。她们就是时尚的“职业牵犬人”。  相似文献   

4.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崔晓红 《新财经》2010,(11):31-32
在本期选题执行过程中,有同行问,“你们杂志这期重点关注什么?”当我告诉他是房地产时,他显得有些不屑,说:“房地产不就那些事,还有什么可说的?”相信很多人都跟他有一样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在人们固有的意识中,能成为道德楷模的人,一定是个苦行僧式的圣徒。如果一旦他要戳破这个神话,人们就会认为自己受骗了,他们就要愤怒,因为他”超出”了常人对他的想象。 洪战辉,这个因在求学期间(高中、大学均如此)想尽各种办法挣钱养家的自立、自强的人,一旦上榜“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过去一些惯常的做法就不再被人肯定,甚至引来一片指责。 4月7日,在郑州市外国语中学做完报告后,洪战辉告知听众:他带来了自己写的新书,每本15元。卖出一本他有1.5元的提成。于是,在报告中给了他连连掌声的听众,反过来又指责他:“原来是推销书赚钱啊!” 洪战辉辩解说:凭双手赚钱到底有什么错?!继而他又提出疑问:“如果道德跟苦难、贫穷等同起来,道德还有吸引力吗?”他很明确地说出了一句许多人藏在心底深处不敢说出来的话:“我不能只做个道德符号!” 那么,市场经济下的道德楷模,究竟应是怎样的一个形象?他是常人都能模仿的,还是只供人在某种特定时候祭拜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张宝琴 《魅力中国》2010,(31):354-354
大家可能都读过这样一则故事,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有位教师问学生,冰溶化了变成什么?有同学说变成了水,有同学说变成了小河,只有一个同学回答说变成了春天。结果回答成“水”和“小河”的同学受到表扬,回答成“春天”的被老师斥为“胡说八道”。  相似文献   

8.
脱贫六难     
贫穷这条毒蛇,人人厌之惧之,谁也不想被它缠住,即使被它缠住,也不是由于什么“安贫乐道”,或是相信什么“越穷越光荣”的鬼话,实在是由于不得已也。导致贫穷的原因颇多,自然条件、地理环境、错误政策、天灾人祸……都会使人陷入贫困的境地。然而,上述种种原因都是客观上的,有些人之所以被贫穷的毒蛇缠住,死活不得脱身,或是脱了身又被缠住,还有种种与自身的观念、素质相关的原因:一是安于现状,怕担风险。囊中无钱,东借西贷何愁?稀粥常喝便可;破屋陋室,四壁空空何惧?能避风雨就行。你说他这是得过且过,他说这叫“知足常乐…  相似文献   

9.
沟通     
《广西经济》2009,(1):61-61
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著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相似文献   

10.
赌命的梁山     
真相如果能大白于面前,“挨一刀”和“以死相搏”都是极端的选择。 当一个人被误解了,他会不停地说,我“跳到黄河洗不清”,这仅是无奈的抱怨。当一个人被逼急了,他要是绝望地说,你不信我“死给你看”,这是以死作为底限的抗争。连死的心都有了,还怕什么?“开胸验肺”,最坏的结果不就是手术失败,死在手术台上吗?  相似文献   

11.
魔鬼理论     
某权力人物由于贪污受贿东窗事发,有人问是什么思想导致他迈出这一步的,他回答得十分干脆:有权的人谁不贪啊!某干部参与嫖娼被公安人员捉获,有人说他太下流了,他反唇相讥:男人有几个不这样“潇洒”的?某头面人物由于“一时疏忽”引进报废设备而使国家几千万元资金打了水漂,有人指责他这是犯罪行为,他却漫不经心地说:谁还没点错,交点学费嘛。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现在的一些腐败分子确实不同以往,不少的犯罪分子不但不思悔改,反而“理直气壮”,认为被抓是自己倒霉,好像是大家都贪了,别人没抓到,就抓了他,他冤屈,这世界不…  相似文献   

12.
《海外经济评论》2008,(15):16-17
中国人当前除了西藏问题外,最关注的大概是两个问题:“A股何时才能见底”,“政府是否会救市”。为什么,因为大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股价一个阶段来泄了几乎一半。3月26日,中国股市收于3600点上面一点的地方,这是在连续大泄后一个小小的徘徊。这是在开什么玩笑?中国股市为什么这么不讲道理?为什么两大银行及整个中国银行业成绩那么好,股市却不予理睬?为什么中国股市这一个阶段来持续大泄?  相似文献   

13.
朱红利 《魅力中国》2011,(21):339-339
韩国的古书,说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时,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他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那一头更棒一些呢?”农夫看了看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那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悄悄的低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嘛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呢?”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心和人却是一样的。我如果大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就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我对它们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还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的……”  相似文献   

14.
A股20年     
张勇  黄利明 《东北之窗》2010,(15):44-46
今年是中国证券市场建立20年,如果按照人的成长来算,A股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已经成长为风华正茂的青年了。既然“成人”了,就要有“成年礼”,那么A股的“成年礼”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总是问我什么是‘潜规则”我真的没法回答,我能够跟他说‘这其实就是说大人们表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而且暗中还有不可告人的交易’吗?”在北京某公司担任领导的王俊先生对记者诉苦说,“但我无法跟孩子否认这一现象,他毕竟生活在一个‘潜规则’存在的社会之中,迟早会知道事实。我真希望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涤荡掉‘潜规则’尘埃,使未来的孩子们有纯净的社会空气。”  相似文献   

16.
人,都是平凡的,天生都拥有智慧、才能。但却只有少数人能成就不平凡的业绩,为什么?一万发勇,这个才及而立之年的小伙子已成就了一番若大的事业:成功地首创了江西省集良种兔、良种葡萄生产加工、贸易和出口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化企业;一举实现了我省没有肉兔规模生产和肉兔出口零的突破;成功地实现了当年栽培当年结出爽甜可口的“藤稔乒乓”葡萄,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大王”;成功地做到了70天育肥幼兔,又被人称为“兔王”。万发勇成功了,虽然他前面的路还要走,他还有更大的理想。但,终究一个平凡的人能够在不平凡的事业上起步…  相似文献   

17.
变是永恒     
如果问,中国的创新城市是哪个城市?回答只有一个:深圳。已连续举办13届中国国际高交会后,创新这一“内核”已深深被植入到深圳这座城市的血脉中。美国艾默生电气公司不远万里连续参加“中国科技第一展”,是机缘也是必然。  相似文献   

18.
黎权 《走向世界》2010,(23):62-62
《唐山大地震》的确是一部具备了“感人情怀”的好电影。如果非要我说出影片的不足来,那就是片子既然拍成了,如果有自信的话,干嘛还要浪费那么多的人力财力,就像证券公司推销股票似的到处去搞“路演”呢?不过,这也恰好反证了一个事实:即便是中国电影工业龙头企业的华谊兄弟公司,即便是中国影片制造领军人物的冯小刚导演,他们面对市场都是没有底气的,  相似文献   

19.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积极做好新时期学生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鸣 《发展》2008,(6):87-88
一、以党的学习十七大精神为契机,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主线,继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十七大报告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之路,关键在于我们教育战线能否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既是党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重大政治命题,也是教育界回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问题的理论延伸和逻辑必然。回应这一命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高等教育必须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根主线不动摇,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摆在突出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20.
《启颜录》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汉地有一个人到吴地去,吴人给他准备了竹笋做的菜。他问这是什么东西,吴人回答说:“这是竹子。” 汉人回到家里,便拿了他床上的竹席子去煮,煮不熟。于是对他的妻子说:“吴人诡诈,竟这样欺骗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