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一、南斯拉夫农业生产概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南斯拉夫,是当时欧洲经济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全国解放后,南斯拉夫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经历了较为曲折的道路。但是,总的说来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仍然是比较快的。1947——1982年,南农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3%,显著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1946——1950年,南谷物年产量平均只有615万吨,肉类32.5万吨。1981——1983年,谷物年产量平均为1,664万吨,肉类为127万吨,与1946——1950年比,分别增长171%和291%。1948——1949年,南斯拉夫按人口计算的谷物产量仅为470公斤,肉类为29公斤。而在1982——1983年,按人口计算的谷物产量为773公斤,肉类为67公斤,与  相似文献   

2.
入世后 ,我国农业将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在这场国际市场的竞争中 ,我国在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这些产品主要是肉类、蔬果和加工食品。然而长期以来 ,这种成本优势并未成功地体现为产品优势 ,进而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我国农业的成本优势和产品优势在大豆、油菜籽、植物油、玉米、棉花、食粮等农产品生产中 ,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我国。发达国家每个农业劳动者一年可以生产1 0———2 0万公斤谷物 ,肉类 3——— 4吨 ,我国2 0 0 1年农业劳动者人均生产粮食低于 2 0 0 0公斤。所以 ,这些可以广泛使用大型…  相似文献   

3.
昌图县位于辽宁北部,现有耕地面积406万亩,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七五”期间粮食平均年产13.5亿公斤,农业的总产值每年约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60%左右。粮食的丰欠和效益的高低,直接左右县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高产高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怎样才能达到高效,我认为应采取如下几项措施: 1. 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素质。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好的农业新成果和配套技术,只有通过农民,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农民科学种田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效益的高低。据我们1989年至1990年对农民素质的调查,全县有中低产户12万户左右,户均占有耕地22亩,共占有耕地260多万亩。其中中产户6万户,粮食平均亩产比高产户亩产低40—60公斤,可少收粮食0.52—0.78亿公斤;低产户6万户,平均亩产比高产户亩产低100—150公  相似文献   

4.
现在我国9.7亿人口中,8.1亿是农民,4亿多劳动力中,3亿多在农村,而我们的耕地只有15亿亩,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只耕种5亩地。这样多的劳力,种这样一点地,理应是种得好、管得好的,但事实不然,不仅我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单产也很低。1978年我们粮食平均亩产才548斤,低于日本、法国、西德和匈牙利、丹麦、荷兰等国。棉花平均亩产56斤,低于苏联、美国、危地马拉、墨西哥、土耳其、希腊等国。我国名义上有那么多劳动力在农村,实际上真正参加农业生产,特别是参加田间管理的却很少,而且不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建湖县近湖乡有36个村,16700农户,75400亩耕地。1984年实行大包干责任制,1985年获粮棉双丰收,粮食亩产814公斤,棉花亩产72公斤,均创历史最好水平。1986—1987年粮棉生产在徘徊中下降。1987年粮食亩产764公斤,棉花亩产61公斤,分别比1985年下降6.1%和15.3%。  相似文献   

6.
一、青浦农业现状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 农业是青浦经济建设的基础。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并取得了注目的成就。2000年,粮食常年亩产715公斤、油菜籽亩产148公斤,比建国初期分别增长3.9倍和6.7倍;蔬菜亩产93.6担,是建国初的12倍;生猪出栏量和存栏量分别为56.43万头和20.07万头,比建国初增长10.86倍。家禽、鲜蛋、水产品、鲜奶和瓜果等农产品也蓬勃发展。2000年,全区农业创增加值8.655亿元,每个农业劳动力年均增加值达到12604.1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简讯集锦     
玉林市成为全国最大的吨粮市1997年,玉林市以平均亩产粮食1006公斤率先成为广西第一个吨粮市;1998年,又以平均亩产粮食1042公斤,所辖7县(市)区平均亩产吨粮而成为全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吨粮市;去年以来,“万元田”又开展得如火如荼。近几年来,玉林市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每年都在1亿元以上,全市一直保持有3500余名农科干部和技术人员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也保持在区内的较高水平,1998年已达42%。“吨粮田”目标实现后,玉林有了更新的目标,在农业生产问题上由过去偏重于“量”的提高变成了现…  相似文献   

8.
一、过去十年中食物生产和消费的发展与变化 (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工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特别是农业生产出现了高速度发展的局而,1984年粮食产量已达历史上最高水平,粮食总产量达4.073亿吨,粮食人均占有量396公斤,主要食物的产量也持续增长。1988年与1978年相比,粮食的人均占有量由318.5公斤增加到364公斤,油料人均占有量由5.5公斤增至12.1公斤,肉类人均占有量由9公斤增至20.2公斤,水产品人均占有量由4.85公斤增至9.7公斤。1978年至1988年间的增长速度与1952—1977年间比较,粮食高12.5%、油料为11.5倍、猪牛羊肉为2.75倍。近十年来的主要  相似文献   

9.
一是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23亿斤,比上年增长6%;水稻亩产548公斤,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蔬菜生产供应保持稳定,全年郊菜上市量超过357万吨,占全市上市量的5%;生猪、奶牛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温县是国家小麦种子产业化试点县、商品粮基地县、粮食高产县和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2004年以来,该县依靠科技,粮食单产和总产连创新高。2008年,50亩小麦超高产攻关田亩产达728公斤,刷新全国最新记录。万亩核心区平均亩产602公斤,20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589.8公斤,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20万亩示范区小麦单产560公斤的产量指标,共增加效益3084万元。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96年,我国粮食生产又获得了大丰收。目前,中国粮食总产量居世界之首,人均占有量387公斤,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肉类41公斤、水产品21公斤、禽蛋14公斤、水果35公斤、蔬菜198公斤,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一 1949~1986年的37年间,我国粮食总产量增加27880万吨,增长2.46倍,每年平均增加750万吨;播种面积增加1460万亩,增长0.9%,每年平均增加39万亩;粮食亩产增加166.5公斤,增长2.43倍,每年平均增加4.5公斤。  相似文献   

13.
保护耕地的两个法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由来我国“八五”和2010年远景目标要求,到2000年粮食需求总量必须达到4900亿公斤,力争S000亿公斤。1996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到201O年粮食总产量要达到5400~5600亿公斤。而我国1990年~1995年平均粮食总产量4492.31亿公斤,按详查耕地面积ZO16亿亩计算,平均耕地粮食亩产222.8公斤,年平均增长速度2.2%,据此速度推算,到ZOIO年粮食耕地亩产可望达到313公斤,届时需要耕地18亿亩。据有关报导,我国今后15年内,每年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严格控制在300万亩以内(指净减数),到ZOIO年全国耕地将减少4500万亩。又为了…  相似文献   

14.
清代四川粮食亩产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邦君 《中国农史》2005,24(3):59-69
四川是全国著名的稻作区之一,清代四川粮食平均亩产约为222.58千克/市亩,平均每个成年农业劳动力一年约可生产原粮1423千克,可养活连其自身在内的4口人。18世纪中期,四川一个普通农民全年所得,大约表现为银13.04两,或钱10400余文。清代四川农民以“过密化”为代价,使粮食总产大幅度增长,而清末粮食亩产急剧下滑,折射出重大的社会危机。当时四川余粮、粮食消费、农村基本生活情况,与粮食亩产、劳动生产率紧密相关,并为后两者的合理估测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对我省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现状与发展前景作简要分析,通过对制约因素的探讨,提出一些相应对策,以祈对增创我省农业经济新优势有所裨益。 一、现状 1.农业生产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农业生产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近4年来粮食连续4年增产,1997年粮食总产量达1966.75万吨,比1994年增长18.29%,粮食亩产量达382公斤,比1994年提高47公斤,实际上,粮食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海安在大力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进程中,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任务,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单产稳步提高,连续5年持续增产,2008年全县54万亩小麦平均亩产432公斤.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银川地区实现农业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起来,从1987年起,我们在永宁县王太六队、银川郊区八里桥八队、贺兰县习岗九队开展了生态农业优化模式试验。 1987年试验前,三个队共有131户、664人、347劳动力,耕地面积1403亩,人均耕地2.11亩,劳均耕地4.04亩。农业生产处于中等水平,粮食平均亩产300~350公斤,人均收入水平500元。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资源利用不充分,复种指数仅125.2%,剩余劳动力高达1/3;(2)生产结构单一,长期实行种植业生产为主的经营方式,在种植业内部  相似文献   

18.
世界发达国家中,法国农业近20多年的变化引人注目,它已成为西欧和世界上的主要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近几年平均每个农业劳动生产力生产谷物31000公斤,肉类3400公斤,奶类21300公斤,蛋类500公斤,供养的人口由1946年的5.5人增至目前的30人。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与法国政府极其重视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合作社已成为法国经济一大支柱。合作社收购农民70%的谷物,42%的葡萄酒,40%的水果,50%的猪肉,47%的牛奶等;农民购买化肥的一半,农药的35%,农用物质20%是由合作社提供的;农产品出口中,合作社占谷物出口总量的40~50%,占鲜果的70~80%,占肉类的35%。  相似文献   

19.
刘玉清 《农业经济》1989,(3):20-21,17
近几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正陷入一种徘徊状态。1978~1984年,粮食产量从30,477万吨增加到40,731万吨,平均每年增长4.23%。1987年粮食总产量为40,473万吨,比1984年下降了253万吨。很明显,1984年后粮食生产徘徊不前。引起粮食生产徘徊的原因众说纷纭。笔者认为,目前粮食生产出现的迟滞绝非偶然,追根溯源,倾斜式工业化战略是导致粮食生产徘徊的重要原因。倾斜式工业化战略,其实质就是加速农业部门的资源向工业部门转移,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保证工业及城市社会的优先发展。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化一般是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0多美元(1965年价格)开始的,此时农业劳动力份额占60%左右。而我国195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50多美元,农业劳动力份额高达83.5%,就是说,我国开始实行工业超前发展战略时,人均产值水平很低,农业劳动力份额却很高。要在如此低水平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唯一有效的办法便是提高国民的积累程度,进而保持较高的投资率。而做出这方面牺牲和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一、准确把握实际,制定开发方案 湄潭县协育乡粮食生产具有较好的水平。1989年,水稻平均亩产450公斤以上,玉米亩产400多公斤,冬小麦亩产超过150公斤。但由于长期单纯地抓粮食生产,农民增产不增收,经济收入不高,1989年人均收入仅有360元,制约着协育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一状况,我们从本县土地制度建设和大搞开发农业的实际和经验出发,对发展协育农村经济的各种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认真的论证分析,统一了认识。认为协育实验工作应着眼于:1、要抓住农民收入低这个主要矛盾,选准开发项目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以重新启动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2、着力改变农业生产的单一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商品生产;3、建立新的支柱产业,在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