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本文利用2015年黑、豫两省976个农业规模经营主体样本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考察了信贷配给下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经济和土地生产率。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特殊的农地产权制度下,扩大经营规模对单位产量成本和单位土地面积产量的影响受到信贷市场不完善的制约:一方面,对于受到信贷配给的经营主体,其单位产量成本伴随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增加,而未受到信贷配给的经营主体则能够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受到信贷配给,扩大经营规模会降低经营主体的亩均投入强度,进而降低单位土地面积产量。进一步,本文估计出对于受到信贷配给的经营主体而言,信贷配给使其单位产量成本提高21%,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减少26%。同时,相对于自我信贷配给,数量型信贷配给对单位产量成本和单位土地面积产量的不利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试论农业规模经济的技术经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规模扩大后,由于节约成本、增加产出所增加的收益叫做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在生产规模逐浙扩大过程中形成的。规模经营是取得规模经济的必要手段。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充分地、经济合理地利用拥有的生产资源,最佳地完成生产经营目标的规模,就是适度经营规模。当前,我国应走适度规模的集约经营道路:土地适当集中,建立和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扩大资金、技术投入规模,提高生产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衡量土地经营规模的指标,我认为应该是规模效益的高低。所谓规模效益是指扩大投入规模后所能增加产出的效益,即产出投入比。就土地经营规模而言,产出投入比的具体指标是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投资产出率。三个指标综合反映在产出[产值(产量)]和投入[土地、劳力、投资(资金、技术)]上。土地、劳力、投资三要素同外部条件[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块规模经济及其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从地块层面考察规模经济及其来源,探讨要素不可分性对农业生产规模经济的影响。本文以小麦、玉米和水稻三种粮食作物为例,利用来自全国8省的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地块规模对农机使用、劳动投入、土地投资、粮食单产以及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地块规模变量并非在每种作物的各方程中都显著,但总的来说,扩大规模会降低农机作业成本、提高农户使用机械和进行土地投资的概率,同时也会降低亩均劳动投入量。从成本方面看,水稻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随地块规模的扩大而递减,即存在地块规模经济;小麦和玉米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与地块规模则呈"正U型"关系,表现出由地块规模经济向地块规模不经济转变。从产量方面看,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与地块规模呈"正U型"关系,小麦和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则随地块规模扩大而递减。成本方面的地块规模经济意味着地块合并整理、地块规模扩大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而单位面积产量随地块规模扩大而递减意味着处于撂荒和非粮化边缘的地块应该成为土地整理政策的重点对象。此外,除了地块合并整理外,"联耕联种"等也是地块规模经营的重要形式和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5.
《江苏农村经济》2010,(7):25-25
一、目前兽药连锁经营存在的问题 规模经济效益不明显 降低经营成本、实现规模效益是兽药连锁经营的主要特点与优势。但目前兽药连锁还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在降低采购成本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方面作用相当有限。据有关资料显示,兽药通过生产者、省市县级代理商、连锁店等一系列中间环节到达消费者手中,其价格要增加3-10倍,主要是经营管理成本、仓储物流费用提高,各级损耗增加。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开创了农业发展的新局面,促进了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进一步振兴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要靠科学经营和技术进步,需要增加物质能量和技术装备的投入。 投入多 产出高 效益好 农业生产是一个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过程,遵循着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产所投入的各种物资和资金,在不同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下,随着投入量的逐步增加,其产出可表现为递增、递减或不变等多种现象,这些现象是农业生产经济效果的“指示剂”。在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中,经济效果的大小,是通过各种生产资源的投入和使用价值(或价值)的产出之间的比率来反映的。本文拟采用边际分析法对江苏省滨海县近二十年来的农业生产费用投入效益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8.
(一) 我国农村经济正经历着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农村经济的各个方面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必然会遇到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农村合作经济中的经营规模问题就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我认为所谓经营“规模”至少应包括基础规模、技术规模和效益规模三个方面。 基础规模,即一个农业经营单位拥有的土地、人口、劳动力等生产力因素的数量。 技术规模,即一个农业经营单位拥有的技术装备和有关资金状况,主要反映企业的  相似文献   

9.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是一组相互对应但不对立的概念,企业规模经济揭示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其生产潜力不断释放的经济过程和状态;而范围经济则体现了企业由于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出现了剩余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成本节约的经济过程与状态。在企业经济活动中,规模经济具有普遍意义,而范围经济则具有条件性和特定性。当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企业的规模经济均衡被打破,而开展多元化经营则要受到从单一经营向多元经营引起的转换成本的限制,尤其是受到技术转换成本的最大制约。所以,企业通过技术关联,不断地降低转换成本,从而获取范围经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内在关系是:规模经济是范围经济的源头经济;范围经济是更大范围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是对规模经济的剩余利用;范围经济是规模经济的条件经济。  相似文献   

10.
基于DEA方法的广东林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了DEA分析方法,对广东21个城市的林业4个投入指标和3个产出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各个城市的林业投入产出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规模效率值和规模效益,进而对广东林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区域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林业投入可以有效提高广东林业投入产出效率非有效城市的林业投入产出效率,而对于清远、韶关和梅州3个城市来说,提高其林业投入产出效率的主要手段应为提高该城市的林业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由于生产要素的价格稳步攀升,新疆棉花生产成本过高,加上新疆棉花销售回归市场,价格不稳定,导致棉花生产风险增大,棉农种棉积极性降低。文章通过对新疆棉花成本收益及规模报酬变动趋势的研究,为棉农生产决策和政府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在对新疆棉农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棉花种植规模变动下生产要素的规模报酬。在二次函数的基础上寻找生产要素投入成本较低,收益最大的植棉规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棉花生产要素投入对植棉成本的影响,以及不同植棉规模下生产要素对棉花产量增加的贡献程度。结果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的单位面积成本和收益随着户均种植规模的变化呈二次曲线变化;单位面积成本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先下降,超过一定规模后上升,成本最低植棉规模为3.56hm2;单位面积收益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先增加,超过一定规模后下降,收益最高的植棉规模为4.67~5.33hm2。研究发现,户均种植规模在2.5~4.5hm2时,土地费用、机械作业费、水电费、雇工费用投入对棉花产量的贡献较大,规模在7~10hm2时,化肥投入对棉花产量的贡献较大;农药、地膜、滴灌带等物质投入未体现规模趋势。结论 新疆农户棉花生产的成本和收益随着种植规模不同而变化的趋势符合规模经济原理,存在最优种植规模;在不同种植规模下,各种要素投入对新疆农户棉花产量的影响差异明显。因此,要引导棉农合理投入生产要素,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12.
从农业的长期发展进程来看,主要存在两种发展模式:一是粗放型农业经营发展模式。即通过扩大耕种面积和追加资源投入来增加农作物的总产量,从而提高农业收入水平。二是集约型农业经营发展模式。即通过改进生产管理技术、更新品种,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劳动生产率来扩大农业经济收入,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逐步采用这种增长方式。一、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中国需要扩大农业产出来满足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农业产出的增加可以通过扩大耕地面积实现,也可以通过改进农业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3.
国外农业经营规模及其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正在推行“规模经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根据规模经济的理论,“在某个部门处于一定的技术条件之下,在该部门经营的企业规模同生产与分配可能达到的最低平均成本之间存在着一种系统关系,以该企业使用的生产设施的设计生产率来衡量企业规模的话,生产规模的扩大通常会降低平均成本,可以达到最低成本的最佳规模。即  相似文献   

14.
一、如何正确理解经济效益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目标的中心是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正确地理解“经济效益”的概念是实现这一中心要求的理论前提。本文对如何正确理解经济效益以及其与经营效率、资金周转和现代会计、审计之间的关系谈谈浅见。从我国经济学界和实务部门的情况看,对经济效益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和做法。一种认为经济效益是投入产出间关系的概念。少投入,多产出,效益就高;多投入,少产出,效益就低。在此理论指导下,采用反映投入资源产出产值关系的投入产出率(产出产值/投入资源)或产出投入率(投入资源/产出产值)作为计量…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奶产业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国际竞争力低,奶价长期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影响了产业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荷兰是传统的乳品产业强国,其主要的经营模式是家庭牧场,平均每家牧场管理80多头泌乳牛。本文将2007-2013年荷兰牧场成本收益数据与我国四种规模牧场相关数据对比后发现:我国各类型牧场均获得净经济利润,荷兰牧场则处于经济亏损状态,但两国牧场均获得了正向会计净利润和毛利润。我国牧场在这一期间的牛奶价格持续上升,至2014年,中大规模牧场的每吨牛奶价格已经超过小规模牧场和散养农户超过80欧元,超过荷兰牧场100欧元以上。我国各类牧场的各项成本在这一期间上涨趋势明显,荷兰牧场只有经营成本增加。从成本结构来看,我国各类牧场的饲喂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达到65%以上,而在荷兰牧场,这一比例只有25%。另外,我国中大规模牧场中,家庭投入要素成本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16.
均分地权条件下的农业规模化经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的“集体所有个人使用”农地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也造成了农地“细碎化”经营的规模劣化。在满足生存基本需求和非农就业机会增加的条件下,农产品剩余不断增加,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和增加规模效益,客观上形成了对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追求。具有实力的大企业通过变更土地使用权的模式,将农户的经营行为纳入企业内部管理,能够有效实现农业由分散经营的规模效益劣化走向集中经营的规模效益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上海市郊2004-2006年1887个监测点数据的分析发现,水稻生产投入不断增加而产出的年度差异较小,种粮农户的经济收入出现逐年下降趋势,如何增加水稻产量和提高水稻的经济效益成为政府与种粮农户共同关注的焦点.无论是从产出还是成本收益的角度,水稻生产的规模效益均不明显;现有条件下的水稻生产总成本应控制在8000~9000元/公顷以内,若考虑到政府的粮食补贴,总成本的控制区间可以上升到9000~10000元/公顷;一味地增加生产成本不能明显提高水稻单产,盲目追求水稻生产的高投入和高产出其经济效益也不明显;可以通过保持合理的投入结构、完善粮食补贴制度、推广农业保险、提供技术支持等方法有效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并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江汉平原354个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分别从产出水平、产出利润以及生产成本3个方面研究了水稻的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在考虑土地细碎化和耕地地力的影响后,目前生产模式下江汉平原水稻生产规模报酬不变,且不存在规模经济现象,但经营规模大的农户"理性经济人"特征表现更明显。江汉平原现阶段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与传统农业生产存在差异,其中劳动力生产要素对水稻生产的重要性相对凸显,资本投入则过剩,土地产出弹性则变化不大,但土地细碎化会减少粮食产量,提高单位面积成本,而耕地地力对产出和利润均存在正向影响。因此应适当扩大水稻规模经营,不断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在实现现代农业生产的同时,注重耕地整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9.
农地流转是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提高农业生产收益的手段,而流转后能否产生规模效益将直接影响农地流转的推进.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DEA模型对玛纳斯县下属5个乡镇进行农地流转规模效益分析.结果显示其中4个乡为DEA有效,1个乡为非DEA有效,并对非DEA有效决策单元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建议DEA有效乡镇继续适度增加投入,而非DEA有效乡镇节约成本和内部挖潜,以期规模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实证检验土地细碎化对仅从事粮食作物经营的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研究方法:采用半对数模型,利用全国范围内776个家庭农场和1 166个专业大户的微观调查数据。研究结果:土地细碎化对仅从事粮食作物经营的"规模农户"单位产量总生产成本具有稳定的正向影响,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地块数量每增加1块,从事粮食作物经营的"规模农户"单位产量总成本将上升1.03%。从分项成本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地块数量每增加1块,单位产量化肥成本增加0.86%,单位产量种子成本增加1.23%,单位产量机械作业成本增加1.01%,单位产量其他成本增加0.94%。研究结论:相关部门在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过程中应更多关注耕地的细碎化经营问题;未来需在明确土地权属的基础上鼓励并开展土地细碎化整治行动;应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适度规模经营,在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时科学确定合理的规模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