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崔萍 《中外企业家》2014,(11):74-75
国有企业腐败的发生有其内在机理,只有同时具备腐败动机、腐败条件和腐败机会这三个因素,腐败行为才会发生。而任由国有企业腐败的肆意蔓延却不加以遏制,必将会严重威胁到经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稳定发展。本研究在准确把握国有企业腐败发生的机理、深刻认识其严重危害的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的特殊性,从五方面提出了治理国有企业腐败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近年来有关采购腐败控制方法研究的文献,将采购腐败控制方法归纳为四大类,即:基于采购参与人员本身;基于采购流程;基于监督体制以及基于收益、成本分析的采购腐败控制方法,详细阐述分析了这些采购腐败控制防治方法,最后展望了采购腐败控制方法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2011—2017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管理层权力诱发腐败以及政府审计对管理层权力与腐败之间关系进行调节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揭示政府审计参与国有企业腐败治理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国企高管腐败越严重;政府审计能够显著抑制由管理层权力诱发的腐败,即政府审计对管理层权力与国企高管腐败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政府审计作用于腐败治理的渠道机制,对国有企业腐败治理和进一步发挥政府审计在深化国企改革方面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立志 《活力》2010,(7):47-47
反腐败与防腐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广义上看,防腐败是反腐败的应有之义,可包含在反腐败的大范畴中。但仅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待反腐败与防腐败,就容易形成对腐败严于反、疏于防的局面。所以,我们大有必要从狭义的角度将反腐败与防腐败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5.
腐败种种     
腐败种种李畅关于腐败的概念,可谓众说纷纭,但对腐败的本质的认同则是趋于一致的,即普遍认为腐败的本质就是权力的滥用,或权力的扭曲,抑或权力的变质。一言以蔽之,腐败通常是发生在掌权者身上。腐败现象虽然形形色色,但概括起来,则通常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曰“权钱...  相似文献   

6.
中国著名的国情研究家胡鞍钢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老百姓较多地关注着官员的腐败,而对实际存在的、危害更大的各种隐性腐败,却缺乏足够认识,而中国现阶段的隐性腐败更可怕。   胡鞍钢将中国现阶段的隐性腐败分为四类,即寻租性腐败、地下经济腐败、税收流失性腐败和公共投资与公共支出性腐败。   “寻租性腐败”是指为获取纯粹转移所花费的稀缺资源,跟垄断、管制和其他相关制度及实践带来的传统净损失。在中国,其具体表现为价格双轨制,经济特权和经济垄断权、进口关税和进口配额,以及政府对某些地区或集团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7.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与此同时,腐败犯罪也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呈现出多发态势。当前,腐败的社会化与官员腐败的互动问题;因价值观错位而出现的反腐观念上的困境问题;非法制、非原则的人伦关系造成腐败链问题;官员的腐败心理与腐败行为问题;因市民意识欠发达而未形成普遍的市民意识与反腐败的艰巨性问题,均与社会文化因素相关联,与行政文化的错位相关联。因此,解决腐败问题,除了需要加强政治制度层面的管理之外,还需要加强文化层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的事最不好讲。 比如腐败。中国人喜欢腐败吗?当然不喜欢。提起腐败,中国人没有不咬牙切齿痛心疾首恨之入骨的。就连那些行贿受贿者,也未必当真喜欢腐败。如果不受贿即可财源滚滚,他为什么要冒丢官下狱的风险?如果不行贿就能通行无阻,他又为什么要拿自己的钱送人?  相似文献   

9.
政府审计腐败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淑香 《审计月刊》2006,(12):11-12
一、政府审计腐败的界定 目前,还没有政府审计腐败行为的确切定义,而关于腐败的定义比较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腐败的定义,认为“腐败是政府官员为了谋求个人私利而滥用公共权力”。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把腐败定义为“腐化(败),即公职人员为实现其私利而违反公认规范的行为”,“腐化(败)的基本形式是政治权力与财富的交换。”笔者认为,政府审计腐败是指政府审计人员利用审计权力为获取不正当的个人收益而收受被审计单位贿赂,并损害国家或公众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加大预防腐败力度,是党中央对反腐倡廉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广西南宁凤凰纸业有限公司在坚决遏制腐败蔓延的同时,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取得了一些成果,文章对此展开了探讨,并总结出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中国经济转轨的时代背景,以2008—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地区腐败对异常审计费用的影响,并探究地区腐败与异常审计费用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异常审计费用与地区腐败呈U型曲线关系,且这种U型关系具有明显的宏观环境异质性和企业特征异质性,即在十八大召开以前和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以及国有企业和固定资产占比高的企业中更显著。影响机制分析显示,环境不确定性在地区腐败影响异常审计费用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腐败成为阻碍经济车轮前进的“绊脚石”,新时期大力打击腐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审计具有天然的腐败预防与控制功能,在腐败的预防、发现和惩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提出,政府审计在防治腐败中的作用得到全面强化。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笔者认为,中国腐败现象主要是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制度缺陷、体系变动、法制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是一种制度性腐败。有了这种制度,不用说重利轻义之徒,即便一些正直善良的人一旦获得权力,也会迟早堕入腐败的深渊,成为制度性腐败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决定了金融业势必处于反腐倡廉斗争的最前沿。对金融院校学生开展廉洁教育,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才能确保金融业稳健、高效运行。本文从金融腐败案例视角,分析了金融业廉洁教育的价值;阐述了金融腐败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与意义;最后提出在廉洁教育中运用金融腐败案例教学法的策略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党内消极腐败现象的不断滋生蔓延,反对和防止腐败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人民对腐败分子及其腐败行径深恶痛绝的同时,也纷纷为反腐倡廉献计献策,试图能找到从根本上治理腐败顽症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考察在国家加强腐败治理的背景下,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的变化及异质政企纽带的作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国家腐败治理负向影响企业的风险承担,国有产权性质弱化腐败治理对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的负向影响;相对于非政治关联民营企业,政治关联民营企业在腐败治理影响下风险承担显著下降更多,说明在建立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下,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不再是“护身符”而可能成为“紧箍咒”。进一步将风险承担行为细分后发现,企业风险承担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更加谨慎的总体投资,但有利于企业价值增加的风险承担行为在国家腐败治理影响下有所提高。此外,处于政府管制行业的企业风险承担显著下降更多,同时过度投资程度降低,说明腐败治理制约了高腐败领域的盲目冒险倾向,企业风险承担的下降其实是良性谨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现阶段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都将是异常激烈的。一些既得利益者,尤其是党内隐藏很深的既得利益者,是不会轻易放弃他们手中的权益的。这样一来,执政党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如何从根源上彻底铲除腐败,使腐败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良好的环境。只有从根源上彻除产除腐败,我们才能构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腐败的根源,提出了必须规范和限制权力,阐述了法规制度预防和抑制腐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田国志 《新远见》2012,(4):85-89
廉洁风险防控是将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引入反腐倡廉工作,通过加强源头预防,规范权力运行来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达到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目的。国有煤矿作为国有企业,可以借用廉洁风险防控管理.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力度.构建惩防体系,控制和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摘     
群体腐败滋生的原因何在乔万敏冯维康乔万敏、冯维康在《领导科学)1997年第11期撰文指出,在当今世界各国,群体腐败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从实际情况来看,群体腐败在主体一般是那些拥有较大实权的公共权力部门。这些部门的本身职能是服务、管理、引导与协调。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致使这些公共权力部门发生职能错位、权力异化,以权钱交易为本质特征的群体腐败便随之产生。引发当前群体腐败广泛滋生的原因:一是公共决策价值指向的普遍性与决策主体利益狭隘性之间的矛盾,是诱发群体腐败的客观基础;二是行政升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