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与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互联网金融在热议中不断升温,交叉性金融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消费权益纠纷与保护问题凸显。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金融消费的现状及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不断创新发展的中国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提供学术支持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作为经济新常态下的产物,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给大学生带来融资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概念和运作模式。其次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大学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较为单一、风险隐患大、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促进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稳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诞生了很多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消费方式,随之而来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安全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互联网金融作为一项新生的事务,其相关的具体制度还不完善,应通过完善相关立法,完善消费者信息保护制度和咨询投诉渠道来保护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如今在信息时代与大数据时代都高速发展的趋势下,互联网金融也在不断地发展中,在它为消费者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本文结合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现状,对互联网金融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探讨和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金融是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行业借助互联网的资源平台在发展中与传统的金融业相比具有较强的优势。互联网金融在蓬勃发展的态势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近年来社会各界讨论比较多的问题就是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互联网金融在支持创新的情况下如何保障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含义和模式入手,根据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并针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有关完善法律、完善监管机制、加强企业自律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余隆炯  杨静 《消费经济》2003,19(6):53-54
金融消费是社会成员享受金融服务,满足金融需要的一种行为。近年来,金融消费的范围与内容不断扩展,个人金融消费已成为社会成员的一种重要的消费活动。但是,在金融消费领域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尚有许多新的问题有待解决。一、金融消费中消费者主权缺失的表现从整体上讲,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机构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金融消费中的消费者权益的保障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勿庸讳言,在我国目前的金融消费中,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金融产品的生产者即金融机构在金融活动中处于明显强势地位的根本性质并未改变。金融消费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商》2015,(20)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还处在初级阶段,亟需完善监管理念和监管手段。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存在许多的困惑与缺陷,忽视了金融消费者保护。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消费者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金融消费领域的矛盾不断显现,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刻不容缓。分析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金融服务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金融的消费群体在不断的壮大。对金融消费者利益进行切实的保护,能够有效地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保证金融行业稳定可持续发展。但是我们国目前对于银行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存在的这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金融消费者作为金融市场的消费主体,其权益保护的完善与否,不仅涉及的是金融消费者个体的权益,更关乎金融市场能否稳定、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存在法律缺陷、制度缺陷等不足,致使相关问题较为突出。如何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成为我国法制建设、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如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整个社会的经济也不断增长,而消费金融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融资滋生了一种新的支付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效率。相比于传统的金融方式,这种互联网金融更加便捷、快速,从而迅速积累了客户群,对传统的金融方式造成了冲击。根据目前的状况,本文对互联网环境下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并阐述了消费金融的作用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互联网背景下消费金融的特征,最终通过自身的理解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当前,俄罗斯、巴西、韩国、澳大利亚等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已经基本形成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一个整体框架,涵盖了法律保障、专职机构、金融教育和争议解决等诸多方面。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之一,在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金融消费环境及权益保护等方面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具有相似性。为此,有必要借鉴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推进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金融消费越来越深入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与此同时,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却屡遭侵害,因为金融服务而引起的纠纷与矛盾也日益突出。本文从厘清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出发,分析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最终提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路径和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导致金融消费权益受到侵犯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介绍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内涵,具体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影响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了将信息不对称消除,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后,美国建立了新的监管机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并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卓有成效的检查工作,确保了美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当前,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和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步伐的加快,金融机构网点逐渐增多、金融市场产品日益丰富,银行破产条例、存款保险制度等政策也将相继出台,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愈发明显,尤其需要一套健全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检查机制来规范和引导金融机构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对美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检查机制进行了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姚戈 《现代商业》2014,(26):17-18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逐步的深化,市场经济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尤其是金融消费方面,消费者的意识以及观念都与过去大不相同,权利意识在不断的增强。文章便针对当前我国金融行业中,有关侵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消费者权益的角度上分析侵害引发因素,并再次寄出上提出了相关建议,用以提高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质量。  相似文献   

16.
《商》2015,(45):246-247
2014年3月15日,新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实施。随着新法和一系列配套金融监管政策的出台,金融机构已无可争议的成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前沿阵地。但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的行为还时有出现,使得纠纷不断,随之而来的监管处罚和法律诉讼给金融机构也带来了声誉风险甚至直接财产损失。为避免这种两败俱伤的局面继续出现、打造一个公平、诚信、安全的金融消费环境,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郑昕旭 《商》2014,(37):201-201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金融事业快速发展,金融制度不断演进,对金融消费者的重视也不断提高。金融监管部门在审慎监管的原则下不断提高金融制度的有效性,促进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从我国金融事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亟待改进的方面。在金融事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思考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对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商》2015,(35)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壮大,伴随而来的第三方互联网支付问题应运而生,近年来,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呈越演越烈之势,如何规范第三方机构的互联网支付行为,是当前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发展现状出发,分析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中的消费者权益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商》2016,(8)
互联网金融给金融行业诸多细分子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作为金融行业细分领域的消费金融也具有了许多新的变革。一方面,互联网公司正在大力拓展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应对来在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挑战,纷纷推出自己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全新服务方式。在当前的形式下,研究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将很有必要,本文将主要研究总结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消费金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前科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非常迅速的进步,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借助互联网技术的金融模式是非常常见的,网上支付以及P2P等模式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业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相信互联网金融模式会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互联网+金融为很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可创新空间,能够将金融和数据信息融合在一起。基于此,我国应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框架,加强互联网金融监察能力建设,建设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对消费者的保护,以此来促进互联网+金融的模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