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6,(10):262-263
借助Rost content minning软件,对泉州市旅游宣传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高频词进行网络文本分析,对比挖掘二者的异同点,总体来看泉州市旅游宣传形象与游客实地感知形象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游客对泉州市旅游景区(点)的感知印象深、满意度高,泉州市应注重继续强化泉州市旅游形象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游客对旅游环境的感知和态度,对景区旅游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太原市晋祠风景区为例,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获取游客对旅游环境质量感知的一手资料,以此为基础数据对晋祠风景区的旅游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得出晋祠风景区旅游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游客对晋祠景区旅游环境总体环境感知持保留态度;游客对晋祠风景区的自然环境呈正面、积极感知;游客对晋祠风景区的各项人文环境要素的感知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对景区内的物价和环境设施负面感知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张峻侨  王林  余桂芹 《江苏商论》2023,(12):57-61+69
全域旅游要求旅游景区的发展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而加强旅游服务,提升满意度指数是落实好全域旅游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本文以5A级景区光雾山为例,通过重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下的景区服务质量测评体系,并对游客在景区服务质量水平上的期望-感知差距分析发现:(1)总体来看,游客对景区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感知低于游客的期待值;(2)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游客对景区的服务人员意识、技能、智能化建设和志愿服务等14个指标的期望-感知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对此,本文利用IPA分析工具探讨全域旅游背景下景区服务质量提升的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4.
盖玉洁  韩飞 《中国市场》2012,(40):59-60
本文以顾客满意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对天涯海角旅游风景区的游客满意度情况展开实证研究,并运用TSI指数对天涯海角旅游风景区的游客满意度进行测评分析,计算得出TSI指数为62.9,表明游客对天涯海角景区的整体满意度状况不容乐观。旅游者总体满意度主要受环境感知、价格、游前期望、游客个人特征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三亚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基本思路和改善景区旅游服务质量的建议,以期能够为三亚景区的发展和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康绘宇  白晓亮 《商业研究》2005,(16):201-204
旅游景区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和载体,是旅游业的经营实体。旅游景区的价值以游客感知为基础,管理中要以提高企业的系统价值目标进行价值创造,以旅游景区价值链构成为主线,对景区价值链中重要的价值节点进行价值分析,最大限度降低景区的经营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旅游厕所是旅游景区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广大游客的核心诉求之所在。以青秀山景区为例,利用IPA方法统计分析游客对旅游厕所感知指标。结果表明,游客在厕所环境、布局、管理、和男女厕比例等方面的重要性感知高,对旅游厕所满意度总体表现一般;旅游厕所在数量、比例和布局上的存在重要性高、满意度低的问题,未来需要重点改进。研究结果有助于从游客感知的角度为供给侧下厕所革命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7.
景区是游客旅游行为发生的主要空间载体,有关景区游客行为的研究是多层次的,游客行为及感知满意度是检验景区服务管理质量的重要参考。以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浅析了遗址公园游客行为规律,并根据游客对各因素评价结果及感知满意度提出景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不断提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是满足游客需求的必然要求,文章以学界有关服务质量理论为前提,以西柏坡红色景区为例,通过景区主要服务供给要素的观摩调研与游客问卷调查,对西柏坡景区服务供给质量的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西柏坡景区在停车场、服务价格、旅游厕所、内外环境、购物餐饮等主要服务供给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由此导致游客游览期间的红色文化感知与期望值间的差距增大,不断提高景区服务质量,深化景区红色文化内涵,是西柏坡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杨永德  李玲  李琼莹 《市场论坛》2015,(2):83-84,89
游客在山岳型旅游地景区的游览体验由可感知的山岳自然风光、基础设施、服务质量等要素共同构成,因此旅游景区的游客满意度提升需要完善游览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游客满意度与景区的重游率、景区形象的口碑传播以及潜在客源市场的开发有着密切联系。从发展政策上来看,提升山岳型旅游地景区的旅游满意度,应主要从科学合理的规划、基础设施的完善、特色品牌的打造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几大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0.
探索景区高质量发展路径对满足游客高品质旅游需求和实现旅游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大数据,从供需匹配视角,运用扎根理论、内容分析与百度指数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游客对民族村寨型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感知。实证显示:在提升竞争力路径方面,品牌形象以省级区域品牌为主,游客对景区门票半价促销政策感知明显,对景区关注度不断上升,但景区宣传促销、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水平有待提高;在产业体系完整性方面,旅游产业体系较完整,并形成闭合循环圈,但商品购物、智慧出行及标识信息感知不明显;在产品与服务质量路径方面,游客对产品与服务质量感知总体较好“,商业化”感知远高于“原生态”,内部交通服务“方便”,餐饮美食、商品购物感知较好。由此,提出建立旅游大数据平台、加大创新力度、制定可持续发展公约、补齐产业体系短板等路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