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5,(19):240-24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日益突显,未成年人犯罪率呈逐渐上升,这个问题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未成年人犯罪有一些显著的特点,通过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可以找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清楚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源,便可以对症下药,采取有力的措施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2.
时代进步,未成年人犯罪的方式多种多样,为了减少未成年人的犯罪频率,需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犯罪干预。做好未成年人犯罪干预,不仅能减少他们的犯罪率,而且社会治安也能够得到提高。如何做好未成年人的犯罪干预,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学校管理、社会风气、新闻媒体四种方式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已然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据统计,未成年人犯罪已经占到了我国每年所发刑事案件的三分之一。未成年人犯罪居高不下,对维护稳定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个未成年人犯罪影响五代人的说法毫不夸张,作为司法工作者务必高度重视,切实认识到未成年人犯罪对社会和家庭造成的深远影响。本文拟从司法实践角度出发,对未成人犯罪的特点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对解决未成年人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商》2015,(8)
<正>未成年人犯罪在目前的社会犯罪中愈加凸显,未成年人群体的有关触犯刑法的现象层出不穷,并且有关未成年人尚不在刑法规定的负刑事责任范围内,但行为确实侵犯刑法保护的犯罪客体的案例有着上涨的趋势,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关注程度越加增高。一、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意义(一)什么是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尚未达到法定成年年龄的人实施的违反刑法和有关相关刑事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然而,未成年人概念的划分在国际  相似文献   

5.
徐国栋  ;任梦琪 《商》2014,(37):260-260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为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政策,但是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却始终不容乐观,特别是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期,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涉财产型犯罪多、共同犯罪情况突出、犯罪手段趋于成人化等一系列新的特点。本文对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检察院2012年-2014年上半年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调查,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特征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预防与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提出建议,以期对解决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是国家在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目的的直接推动下,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各种方针、原则、策略以及措施的总称。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分析,指出了目前我国刑事政策存在的不足,并为完善和丰富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对未成年人犯罪比较盛行的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进行了再认识。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而现在未成年人犯罪事件频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发展历程中必然的事实。未成年人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因此要认真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分析其中的特点、原因,找到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源,无疑对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成果将给社会、家庭、学校的现有的教育方式、方法以借鉴和警示,并针对其中的不足加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包扬川 《商》2014,(17):161-163
未成年人犯罪、毒品泛滥、环境污染被认为是世界性"三大公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普遍存在、不断发生和日益升级,越来越困扰着家长、学校和社会,严重地影响了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不安定因素,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担忧。因此,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十分必要。本文将以德阳市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司法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恢复性司法通过被害人和犯罪人的沟通对话来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对化解矛盾和维护被害人及被告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审理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未成年人再次犯罪是人民法院参与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这一系统工程的首要任务。针对未成年人的生理特点及未成年犯罪案件特点,将这一司法理念引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判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已是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刑事犯罪的一个特征和趋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从而为禾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未成年犯罪在我国刑事犯罪中所占比越来越高,并且逐渐呈现出团伙化、低龄化的发展趋势,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发生,不仅与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息息相关,同时也将会影响到目前的社会进步与发展。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与形式的角度出发,针对刑事责任年龄、刑罚种类及执行、社区矫治等方面对未成年犯罪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未成年人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关心,他们的法律意识状况以及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民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民族和国家未来的命运。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逐渐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和新的特征,因此,认真的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并且积极的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是尤为重要的。本文详细的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征,简要的论述了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并且对防范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措施作了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翟婷 《华商》2008,(20):83-83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是国家为预防、控制未成年人犯罪,保障未成年权益为目的而制定、实施的方针、指导原则及其操作措施的总称。本文通过对中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分析,提出了其中的不足及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入手,重点分析了犯罪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关系到农村未成年人的成长和新农村的真正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农村经济停滞,社会转型导致两极分化,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形势恶化。预防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应建立健全社会防控体系,改革农村社会保障,促进社会稳定,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农村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普遍程度,推动户籍制度和迁移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16.
闵芳 《商》2014,(21):211-212
未成年人犯罪是长期以来困扰社会的顽疾。传统的刑事司法制度在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上显得力不从心。在崇尚轻型化的现代刑法制度下,诞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恢复性司法制度逐渐走进我们的视野,其对待犯罪人的特别处理程序契合了未成年人犯罪治理上"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商》2016,(9)
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我们国家应该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尤其应该着重体现在刑事法律的各项制度中。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不断上升趋势,对于如何从司法制度层面预防、控制和治理未成年人犯罪,做到真正的惩罚未成年人犯罪及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提出比较符合未成年人自身条件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完善我国未成年刑事司法制度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在一般指的是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由于心智不够成熟,家庭教育不当等多种因素,处于该阶段的未成年人极易做出违法行为,触碰法律,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原因的探讨,旨在提高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9.
《商》2015,(27)
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也日益突出,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以及暴力化等诸多特征。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下限的讨论也一直为学界所关注,本文从历史、域外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特征等多维度对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下限进行论证,并从必要性及完善路径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但未成年人犯罪却成为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社会问题.14~18周岁的未成年人伴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进入青春发育期,虽然个头长高了,体格变大了,但是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这就决定了未成年人理智欠缺,意志薄弱,当遇到外界不良影响时,他们往往容易感情冲动,难以抵御诱惑.所以,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心理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