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华北地区煤层底板受奥灰承压水威胁,充分改造煤层底板至承压含水层间隔水层性能,是实现安全采掘的一种有效的防治水技术.河南义煤集团孟津煤矿11011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奥灰水严重威胁着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文章通过注浆加固实现了"充填裂隙、加固底板"的作用,构造了复杂高承压水区域设计,实施了底板注浆改造,将奥灰含水层改造...  相似文献   

2.
姚彦松  兰艳辉 《魅力中国》2013,(13):271-271
文章分析了首山一矿井田的充水因素,包括主要含水层及其特性、主要隔水层及影响其隔水效果的因素、充水水源及导水通道。通过底板采动破坏带深度及突水系数等水文参数分析矿井发生突水的水源、导水通道以及可能发生水害的危害程度,对以后安全生产提出可行的水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晓平 《科技和产业》2024,24(4):262-267
针对煤矿开采导致矿区水资源破坏的严重问题,开采深度逐渐增大,其底板灰岩承压水一直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重大隐患。基于承压矿井地形地貌、水系统环境、地质结构类型、覆岩层结构组成及煤层赋存条件。以“三等效”保水开采理论,化矿井水害防治为矿井保水开采为切入点,将矿井浅表水、顶板水及底板水进行整体统筹考虑,紧紧围绕“浅表水保质保量、顶板水资源化利用、底板水原位保护”这条主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承压矿井保水开采模式系统,形成一套适合类似矿井的“安全、高效、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保水开采技术体系,实现矿井安全开采和保水开采双重目标,打造承压灰岩水矿井绿色开采(保水开采)工程示范基地,为我国矿井保水开采提供可行性指导。  相似文献   

4.
童康益  付栋 《科技和产业》2021,21(10):367-374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是典型的冲积平原,地表以下70 m区间普遍为第四纪软弱黏性土沉积.而在这一深度范围,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又相对集中,工程建设施工容易引发地质灾害,从而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非常必要.结合上海城区某电力隧道和管线工程项目特点,分析拟建工程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对拟建工程范围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分析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边坡失稳、地基变形、水土突涌、地面沉降、砂土液化等地质灾害问题,并进行危险性评价分析,提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以减少、避免本建设项目和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护城市生态地质环境,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煤层底板灰岩水害区域超前探查治理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底板灰岩水害防治新技术,该技术具有探查治理时间超前、探查治理空间范围大、水害隐患整体消除效果好等特点。本文分析了新集煤矿底板灰岩水害基本特征,研究了1煤组煤层底板灰岩水害区域超前探查治理的技术方法。针对煤层底板发育厚层非完整隔水层的矿井,应用定向水平孔钻探和注浆探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水害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矿井水害一直是煤矿生产的一项重大安全隐患,本文基于法地煤矿沙子岭井田地质勘查资料,对井田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明确了井田内岩层含隔水性及断层带水文地质特征;对井田充水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充水水源;对顶板充水和底板突水进行预测,明确了矿井充水途径。最后,笔者对矿井突水带进行了分析,可为今后矿山开采过程中水害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滇东能源白龙山煤矿矿井建设的全面展开,通风、辅助运输和行人问题,成为制约C7+8煤层底板胶运大巷和辅运大巷中井底车场掘进的因素。为了解决这一瓶颈问题,公司及矿领导决定综掘队通过一个联络巷进入一号C7+8煤层底板绕道,进行反掘,温州二建公司进行正掘。双向掘进,以便早日贯通,解决通风、辅助运输、行人问题。  相似文献   

8.
某煤田煤系基底为巨厚的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煤层开采时,底板岩溶水往往以数倍以至数十倍于矿井排水能力的水量涌入矿井,严重危及着矿井安全生产及工人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介绍了俯采工作面底板出水后,根据地质条件、突水通道、突水水源等相关因素分析,采取措施降低工作面内的水量,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0.
张天录 《发展》2012,(1):66-66
窑街煤电公司四对生产矿井中有三对是瓦斯和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矿井,一对矿井为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矿井,以风定产,生产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尤其是三对双突矿井目前均已进入深部水平开采,垂直深度达450~1000米,  相似文献   

11.
徐峰  马利伟  徐国顺 《魅力中国》2014,(16):328-328
矿井应急控水系统属防治矿井水灾的减灾系统,以建设新型应急控水墙为主要措施,超前在矿井采区及采掘工作面建立应急控水墙基础并配备相应防治水材料。以备发生大量突水时,实现快速封闭突水巷道、控制排水量,为后续水害治理工作赢得时间,最大限度减轻突水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以大同煤田同忻矿为研究对象,以矿井基础地质资料为基础,共采集62口钻井共214个瓦斯气样,以实验测试为手段,以理论分析为方法,得出了瓦斯气样成分特征;划分了各个煤层的瓦斯带类型;分析了断裂、褶皱、陷落柱、埋深、岩浆侵入、煤化程度等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探究了各因素的影响机理;并预测了瓦斯突出危险性。结果显示:瓦斯成分以N2、CH4和CO2为主,山4#煤为N2-CH4带和N2带,2#煤层中包括N2-CH4带和N2带,3-5#煤层中包括N2-CH4带、N2带和CO2-N2带,8#煤层中包括N2-CH4带和N2带,9#煤层中包括N2-CH4带和N2带,将矿井鉴定为高瓦斯矿井;研究区断裂性质多为正断层,利于瓦斯气体的垂向运移和散失;向斜轴部、背斜鞍部、鼻状构造的倾斜端及“S”型背斜转折端等构造部位易于瓦斯的富集保存;封闭性陷落柱为瓦斯赋存提供储集空间,而与导水裂隙带联通的陷落柱则有助于瓦斯气体的散失;瓦斯含量与煤层埋深呈正相关关系,与岩浆侵入区煤样挥发分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而无岩浆岩区,挥发分与瓦斯含量无明显相关性,煤层埋深越大,突出危险性越高;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结果显示研究区突出危险性较小。  相似文献   

13.
智能模块化全向流矿井水井下处理系统,特别是煤矿井下水处理系统,主要用于水体中悬浮物的去除。其具有体积小、耗能低、操作简便等特点。主体设备——全向流悬浮物分离器。是集絮凝、沉淀、沉淀分离于一体的水处理装备。该系统对于丰富我国煤矿井下水处理工艺、提升矿井水处理水平、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应对发展的需求,煤矿资源被不断开采,与此同时由采矿产生的高盐水成为极为严峻的环境问题。传统的高盐水处理办法虽技术稳定且拥有成熟的法律法规,但面临着处理成本高、处理方法难度大等缺点。深部地质封存作为在国内创新的高盐水处理办法,其可行性在鄂尔多斯盆地得到验证,并以每小时100 m3的处理量解决煤矿高盐水污染处置的问题。本文亦基于煤矿高盐水深部地质封存项目进行其技术经济性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数据分析深部地质封存技术其施工及运营成本、后期利益及对环境和社会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水压致裂原位强度测试方法在煤层强度测试中应用的适用性,并在安徽省淮南市新集煤矿断层防水煤柱强度测试试验中取得了成功,参数获取方法较实验室更为合理,该参数使得防水煤柱宽度大为缩小,显著地增加了煤矿的可采储量。  相似文献   

16.
基于近年来煤矿瓦斯事故与人因可靠性的分析,发现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人的行为对安全生产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结合多种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弥补传统方法的缺陷,提高人因可靠性在煤矿瓦斯事故应用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济宁煤田某矿区是山东省主要煤矿之一,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但地质勘查程度较低。因此通过地质补充勘查,并结合以往勘查和开采获得的地质资料,分析了该矿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得出了矿区供水水源和导水性,以供矿区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煤层含气量直接决定了煤层气资源开发的潜力及井下煤炭开采的安全程度,为直观准确地表征煤层含气量空间分布特征,指导下一步工程部署并探索地质工程一体化思路,选取寺河井田西区3号煤层,以28口井的含气量测试、煤样工业分析数据及125口地面井分层数据等为基础,首先建立多元回归含气量预测数学模型,然后借助地质建模软件建立深度、水分、灰分、固定碳三维属性模型,经过模型数值运算,最后生成含气量三维模型,并与气井排采10年内日均产气量的分布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学预测模型可信,以此建立的含气量三维模型内平均含气量为19.95 m3/t,含气量分布受深度控制较为明显,与常规模型相比,其与实际产能分布特征一致性更高,在高含气区域形成了连片的日均产气量大于4 500 m3/d高产井,模型可靠,对下一步井位部署及数值模拟预测剩余含气量分布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传统数值法和软件仿真法求解变压器励磁涌流存在模型参数固定、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将响应面拟合计算方法运用在换流变励磁涌流的计算中,实现考虑到主心柱在不同剩磁的条件下的励磁涌流峰值随合闸角变化的高效计算分析。理论分析变压器励磁涌流的产生机理,提取出关键影响因素,采用参数建模建立换流变压器模型,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拟合绕组初始电流、合闸角和励磁涌流峰值之间的响应面模型,并验证响应面的精度。研究成果可为变压器励磁涌流快速计算分析、电力变压器数字孪生技术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丹 《科技和产业》2011,11(1):89-90,98
通过对煤矿企业安全人才进行定位,分析安全人才资源现状,借鉴ERG理论思想,提出经济福利激励、价值满足激励和企业文化激励的三层次结合的激励策略,对于缓解我国煤矿企业安全人才资源短缺的局面和煤矿企业安全人才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