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克服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的弊病,新准则基本采纳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这既解决了我国企业在所得税核算方面的现实问题,也做到了与国际准则保持一致。新准则在核算方法、账户设置及计算步骤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所得税的核算及账务处理也成为了新准则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新准则充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在会计术语、所得税费用核算方法、会计科目设置及确认、计量、弥补亏损的处理方法、列报与披露等方面都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所得税会计处理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相似文献   

3.
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里所得税会计核算变化较大,本文分析了新旧准则在核算时的异同,进而分析这种异同之处对新准则核算的影响及新准则核算方法,最后分析了企业所得税核算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新准则下,所得税的核算由旧制度下的利润表债务法或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费用确认和计量的原则、方法也有较大变更。本文以新准则的规范为依据,结合所得税会计的一般原则,介绍新准则下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与企业目前适用的旧准则(<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94]财会字第25号)及{995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相比,新会计准则在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时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新准则对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以及对企业的影响和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会计人员掌握新准则时存在操作困难的问题,笔者采用逐层分解的方法,对所得税费用进行逐层分解,得出所得税费用核算的总公式.笔者认为:通过从当期应缴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方向展开对所得税费用的分解,能更清楚地向会计人员展现所得税费用核算的各个环节,便于其在新准则下的进行所得税核算.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所得税准则)与原所得税准则比较,所得税的核算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所得税准则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代替了原准则的利润表债务法。为便于学习和掌握,笔者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并结合实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新所得税准则对国有企业带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丽娟 《现代商业》2008,(14):231-232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是我国所得税会计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新准则实施后对国有企业的所得税核算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实施新所得税准则面临的一些问题来阐述新所得税准则对国有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准则")摒弃了过去的处理方法,在差异分类、核算方法、亏损处理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新准则主要在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与旧准则相比,会计重心由原来的以损益表为重心转向了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从而使新准则中计税差异、会计处理方法等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0.
新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关于投资性房地产规定上的差异,对所得税费用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诸多影响.笔者结合准则、税法和相关文件规定,对投资性房地产在计量、转换、处置等方面的所得税核算及纳税调整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对读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新所得税准则取消了以前的会计核算方法,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并引入了资产、负债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等概念,明确了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本文将从所得税会计的定义出发,分析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将所得税核算方法确定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顺应了所得税会计发展的国际趋势。本文具体探讨了所得税核算程序、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等会计处理问题。最后,本文还分析了执行新准则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理论以及实务处理都发生很大变化,体现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实质性趋同。我国所得税核算方法的演变以及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的最终确定是在当前企业重组及合并大量出现,资产重估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制订,第一次把所得税作为具体会计准则明确规定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本文就其优点及缺点以及改进意见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张卓 《财经界(学术)》2013,(10):238+258
自2000年机构重组以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就所得税相关问题多次开会讨论,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一直选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只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核算,实现了与国际通行会计准则的趋同。本文是我学习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心得体会,该准则对电力企业的影响在本文也有涉及探讨。  相似文献   

15.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与原所得税准则比较,会计处理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新旧会计准则关于企业所得税在会计确认、计量、核算方两、亏损处理及减值确认的差异,以及递延所得税的特殊处理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指出新准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自2006年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调整了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缩小所得税处理原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本文对新会计准则体系下所得税的核算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执行新准则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金霞 《财经界(学术)》2011,(16):252-252,25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所得税作为经济杠杆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越来越突出。然而,所得税会计仍是我国会计的一个薄弱环节。为了适应中国国情,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这个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在所得税核算上新准则与旧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解决所得税核算的问题有实际意义。这也是一个新突破,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丁书华 《致富时代》2009,(11):73-73
针对自2007年1月开始上市公司适用新会计准则,所得税准则与以前相比变化较大,其会计处理方法逐步与国际化接轨的世界情况,新准则要求上市公司一律采用国际上惯用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这与旧准则有一定的差异,研究探索在新准则下上市公司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赵月  张黎  王娟 《商场现代化》2007,(12):371-372
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摒弃了过去的处理方法,在差异分类、核算方法、亏损处理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本文对新旧准则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新准则中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姜艳琴  秦毅菲 《华商》2008,(14):53-54
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摒弃了过去的处理方法,在差异分类、核算方法、亏损处理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新准则的会计重心由原来的以损益表转向了以资产负债表,从而使新准则中的计税差异、会计处理方法等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